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红色精神 积蓄奋斗力量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且听风吟

胸怀千秋伟业,百年风华正茂;缔结七秩荣光,高原换了人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前,为了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为西藏人民谋幸福,四路进藏解放军官兵响应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的号召,肩负使命、千里行军,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把五星红旗高高插在了喜马拉雅山上,开启了西藏历史的新纪元。70年披荆斩棘,70年成就辉煌。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殊关怀下,西藏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西藏的新征程。

70年,840个月,25550天,掀开历史新纪元的西藏,日新月异,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时代的精彩。

于蓝色星球,这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片土地;于人类历史,这里是不断创造人间奇迹的雪域高原;于巍巍中华,这里是神圣不可分割一部分;于满眼春光的神州大地,这里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发展热土。

放宽历史视界,展开社会脉络,在西藏的时空刻度上有一个耀眼的坐标,昭示着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转折。

这一坐标,就是西藏和平解放。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高擎理想火炬,照耀远大前程,由此改写了雪域高原和西藏人民的前途命运。

历史的转折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

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近代以来历经苦难斗争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一唱雄鸡天下白”,而黎明前的西藏,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页。

早就觊觎西藏的帝国主义势力,加紧了策划“西藏独立”的步伐,严重威胁着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睦与团结——西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世界屋脊”上依然完整地保存着人类社会最后一个农奴制形态最完备、受压迫人口最多的区域黑暗社会的统治——照老样子下去,整个社会就将毁灭。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严重激化,不可调和。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打碎封建农奴制枷锁、解放西藏人民的伟大使命和神圣职责,历史性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

“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在前往莫斯科的火车上,共和国的领袖毛泽东以睿智的眼光和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感,把解放西藏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1950年1月24日中央发出指示,以十八军为进军西藏的主力,青海、新疆、云南各出一支兵力“多路向心进兵”。解放军进军西藏的序幕正式拉开。

“政治重于军事,补给重于战斗”“以打促和、政治解决”“慎重稳进”……善于从政治上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在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过程中得到高超的发挥。1950年10月19日,昌都解放,打开了和平谈判的大门。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签订,宣告西藏和平解放。

“太阳啊霞光万丈,雄鹰啊展翅飞翔,高原春光无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从此,党的关怀如阳光般照耀雪域高原,藏族儿女迎来了久盼的曙光。这一历史转折,惊天动地,影响极其深远。

2011年7月19日。拉萨,布达拉宫广场。

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会上指出,“这是西藏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也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祖国统一事业的一件大事。西藏和平解放,不仅粉碎了外部势力妄想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而且开辟了百万农奴翻身解放的道路,开启了西藏走向繁荣进步的光明前程。”

胜利的进军

高山之巅,大河奔涌;群峰之上,长风浩荡。

“为了保证该协议的实现和巩固国防的需要,决定派必要的兵力进驻西藏”。《十七条协议》签订后的第三天,毛泽东主席发布进军西藏训令。

7月25日,由王其梅率领的十八军先遣支队离开昌都,经恩达、洛隆、边坝、嘉黎、太昭、墨竹工卡、达孜,9月9日进抵拉萨;

8月28日,由张国华、谭冠三率领的领导机关离开昌都,经类乌齐、丁青、沙丁、白嘎、措多、墨竹工卡、达孜,10月26日进入拉萨;

由范明率领的十八军独立支队8月22日从青海香日德出发,经唐古拉山、聂荣、那曲、旁多、林周,12月1日进入拉萨。

由云南进藏的十四军42师126团经察瓦龙,10月1日进驻察隅。

由新疆进藏的独立骑兵师先遣连,于此前的1950年8月29日进驻阿里改则的札麻芒堡。独立骑兵师后续部队经札麻芒堡、普兰,于1951年8月进驻阿里首府。

为西藏各族人民谋解放、谋幸福、谋发展,中国共产党人一腔革命热血,满腹家国情怀,用青春、热血和生命捍卫祖国领土完整、造福雪域人民。

人民解放军进藏,横穿被称作“世界屋脊上的屋脊”的藏北高原,走过高耸入云的横断山脉,跨越横亘千里的唐古拉山,翻越连绵不断、终年积雪、海拔高俊的大雪山数十座,渡过长江、黄河、澜沧江、金沙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大小江河数十条,行程千里,克服万难,终于把五星红旗插在了喜马拉雅山上。

这是解放之路,力挽高原发展之颓势,解救人民于水火,开启时代之先河。大破大立,改天换地,实现了西藏命运的根本扭转。

这是胜利之路,维护边疆安宁稳固,书写高原历史新篇,创造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西藏奇迹,必将创造新的辉煌,夺取新的胜利。

这是幸福之路,沧桑大巨变,古道展新颜,幸福美丽的动人景象,是纵贯古今最卓越的风姿,是展现中国气派中国故事的生动缩影。

这是团结之路,见证着西藏历史发展雄伟壮观的大事件,见证着政治、经济、文化、人员各种交往交流交融留下的历史记忆和印痕。

这是英雄之路,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留下了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铸就了催人泪下、千秋不朽的宏伟诗篇。

辉煌的成就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

解放军进藏路穿越雪域高原的崇山峻岭,更划破黑暗落后的历史时空,为西藏开辟出了光明宽广的社会主义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带领西藏各族人民历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

西藏,离太阳最近的地方,也是党中央最关心、最牵挂的地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亲自为西藏工作把舵定向、谋篇布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治藏方略,为西藏发展稳定制定的特殊优惠政策之多前所未有、确定的重大项目惠及面之广前所未有,为西藏各项工作指方向、明路径、教方法之准前所未有,对西藏广大干部群众关怀厚爱之深前所未有,为西藏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

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900亿元,是1951年的1473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98元,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实现了从水桶到水管、从油灯到电灯、从土路到油路的进步,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从和平解放、民主改革的改天换地,到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今日的雪域高原,正向着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奋勇前行。

“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城乡面貌今非昔比。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新西藏,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作为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亲临西藏祝贺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这在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

不忘来时路,薪火永传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眸往昔峥嵘岁月,革命历史、红色基因、英雄精神充盈在新时代的血脉,心中坚定信仰、脚下充满力量。

亲切的关怀,巨大的鼓舞。有党的坚强领导、正确指引,有的掌舵领航、亲切关怀,西藏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乘风破浪、奋勇前行,让中国光芒闪耀世界之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81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民族风采 弘扬中华精神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跨越千年时光,融汇了历史的智慧与时代的印记。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儒儒德致学实践队员走进山东省的非遗文化之地,通过深度调研与实践活动,感悟非遗传承的艰辛……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莒县抗战展览馆的数智赋能红色传承调研之旅

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员们抵达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抗战展览馆进行实践调研。这次以“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的研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让实……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年之姿,扬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指引人民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在新时代更……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智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传统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数智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成功:古韵新声,共鉴传承之光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于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是对春节深……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青科大学子赴青岛党史纪念馆:回首百年风雨,初心历久弥坚
宣讲科学饮食,你我同行
科学饮食,你我同行——华中农大学子“云访”湖北麻城张家畈镇8月17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省麻城市张家畈镇暑期社会实践团按照计划,为了普及平衡饮食的相关知识,促进居民饮食健康化,…
青科大学子暑期三下乡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为传承优秀红色基因,弘扬新时代红色文化,进一步了解青岛与中国共产党的渊源,重温那段奋斗的岁月,青岛科技大学“逐梦青春行”党史学习实践团于2021年8月9日到17日在山东省青岛市…
勿忘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文化
林周农场始建于1966年,是农林牧并举的国营农场。1988年,林周农场与彭波农场一起并入林周县。2009年,林周农场被林周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确定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60年4月8日,西藏…
“应急救灾,共筑平安”博爱青春实践团出征仪式
7月3日下午,“应急救灾,共筑平安”博爱青春实践团出征仪式在南通大学8号楼101举行。实践团团长陈雪琦、许舒雅、沈睿、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红十字分会2020届理事会李盛铭受邀出席了本次活动。活动伊始,沈睿…
“盘州古城”个人实践队追忆长征,缅怀先烈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转眼间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的光辉历程,为重温红色历史,探索弘扬革命文化,8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盘州古城”个人实践队前往位于盘州市双凤镇九间楼社区的盘县会议会址实地调研。…
学习百年党史,凝聚奋斗力量
为深入了解和学习党的革命历史,以小我之力带动集体深入学习红色思想,弘扬革命精神,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百年追梦实践队七名队员于2021年8月1日到8月4日分别在山东省、福建省开展党史学习实践活动。实践队队…
经理快乐星球队赴西安调研党史文化
为深入学习陕西家乡党史,传承红色精神,8月17日至19日,经理快乐星球队前往西安市革命公园和铜川市照金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与实地调研。西安革命公园创建于1927年3月,为纪念北伐战争前夕陕西国民军坚守西安的…
送教下乡暖童心,回乡助学促发展
2021年8月1日至8月7日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超越萤火虫小分队队员来到山东省青岛市、德州市爱尚学堂等地区进行实地考察,队员们利用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对孩子们进行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能更全面的认识目前家乡…
魅力沈阳,大美河北实践队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风雨,共同谱写壮阔的历史篇章。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为感受红色精神,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魅力沈阳,大美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