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勿忘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文化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且听风吟

林周农场始建于1966年,是农林牧并举的国营农场。1988年,林周农场与彭波农场一起并入林周县。2009年,林周农场被林周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确定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1960年4月8日,西藏军区生产部正式成立,揭开了西藏农垦新的一页。1965年9月,首批117名北京支边知识青年千里迢迢来到雪域高原,投入“开发边疆,建设农垦”。1966年9月,来自河南郑州、洛阳、开封等地以及山东青岛的1800多名城镇知识青年加入他们的行列。知青的到来改变了西藏农垦队伍的结构,成为西藏农垦事业的中坚力量。

官兵们与内地支藏人员、当地群众一起,在雪域高原开荒生产,陆续建起澎波、林周、山南、易贡、米林、察隅、林芝、江孜等8个农场。

始建于1966年的林周农场,是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于乱石遍地的河滩地上创建的。农场建设在平整土地、修建梯田等农田水利基本设施中投入了大量劳动力,逐步改变了这里靠天吃饭的局面。

第一个收获季,林周农场全年共生产粮食20.3万公斤、蔬菜13.15万公斤、油菜籽2.7万公斤、甜菜11万公斤、土豆72万公斤。10多年间,农场职工团结一心,为林周成为拉萨的粮仓打下了坚实基础,为西藏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林周农场场部旧址,农场礼堂、窑洞里展示的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让人感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里,那些“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人们,那些难以忘怀的农垦记忆。

“小时候,我曾到过这里,至今还记忆犹新,当时劳动的场面很壮观,有解放军、有进藏干部、有知青,他们和老百姓一起生产生活,帮着当地搞建设、搞开发。”次仁顿珠告诉记者,在当时,整个西藏的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物资供应严重短缺、生产生活水平相对低下,也是在这个时候,来自全国各地的进藏干部和知青来到林周县与老百姓一起,齐心协力地建成了林周农场。其主要目的就是逐步开垦、扩大耕地,并开始种植冬春小麦、青稞、豌豆、蚕豆、油菜等农作物,饲养绵羊、牦牛、猪等牲畜。在那个时期,各民族的农牧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协力大搞基础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历时8个月投入37万人次,于1972年建成了库容1200万立方的虎头山水库和209米长的虎涎洞放水隧道,为农林牧业的生产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利保障,推动了林周农林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林周农场是西藏革命历史的重要实物例证,是西藏社会由封建农奴制向社会主义历史跨越的重要实物见证,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它让广大农牧民群众第一次尝到了通过自己辛勤劳动和努力奋斗创造的甜美果实,也让广大农牧民在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积极创造农牧业及生产生活条件的伟大奋斗历程中,认真践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的伟大奇迹,使“老西藏精神”不仅得到有效传承,而且注入了“特别能创造”的时代内涵。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林周农场,传承红色文化,次仁顿珠说,没有保护、保存、保有的前提条件,革命文物的利用和传承自然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017年,在驻林周县第八批援藏干部的努力下,投入1500余万元启动农场场部旧址保护工程。在开展保护工作上,该县首先牢固树立了保护文物就是传承文明、发展文化的理念,自觉担当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者、传播者、推广者的使命,严格按照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和“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复。目前,主要对礼堂大厅、舞台、设备存放间、窑洞等进行了整体的修复作业,将原来的乡卫生院用房改造成游客服务中心,新建了文化广场、餐厅、停车场、大门等配套设施。

“林周农场既是一段知青文化的记忆,又是一个对外窗口,我们要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此次保护开发我们主要围绕旅游进行发展。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发展壮大红色旅游产业,贵在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次仁顿珠介绍,下一步,林周县将进一步挖掘红色元素,既要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提高林周的吸引力和知名度,并着力打造“五个基地”,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有机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立足自身、申请援助,进一步完善和挖掘党员党性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示范基地、红色旅游基地的功能,着实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实现既可以观光赏景,又可以学习革命历史,也可以强化革命斗争精神,还可以培育新的时代精神、为大学提供发展机遇的良好效果。

林周农场的开发,还增强了辐射带动效应,林周县在已提供管理、保洁、保安、讲解等10余个就业岗位的基础上,将通过进一步完善和挖掘“五个基地”功能,为农牧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促进更多的农牧民群众进一步实现就业增收,让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更实的幸福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81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宣讲母校,荣校报国

返回高中母校向其宣传大学是提升大学学校知名度、增加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提高母校知名度,为大学学校发展贡献力量,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春筑梦,荣校报国”实践队成…… 王成晗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科普润童心,共学新知识

为了科普有趣的物理专业知识、增加儿童对物理现象的认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物韵铎声,薪火传乡”社会实践队队员们在7月25日来到了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望岳城社区进行物理实验科…… 王成晗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基层社区,共建美丽乡村

为加强社区居民环保意识,营造共建美丽乡村的氛围,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物韵铎声,薪火传乡”社会实践队队员在7月24日前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党家庄镇刘家林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王成晗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点亮科学梦想:“小科学家培养计划”志愿科普活动启航

点亮科学梦想:“小科学家培养计划”志愿科普活动启航大学生网报杭州1月19日电(通讯员蒋杰)2025年1月19日,杭州市下沙街道党…

宣讲母校,荣校报国

返回高中母校向其宣传大学是提升大学学校知名度、增加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提高母校知名度,为大学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声韵传乡情,实践续方音

(通讯员:王思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最宝贵的共同财富。在我国,许…

情暖老幼时光,焕彩社区新春

为弘扬奉献精神,传递社会温暖,曲阜师范大学青春助力文明行志愿服务队于1月8日至10日开展了一系列爱心活动。活动期间,实践…

普语搭桥,沟通无碍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普语搭桥,沟通无碍(通讯员:邢婉莹)在阳光明媚的一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言启星芒实践…

最新发布

青春之年华,当以艰苦奋斗为先
7月6日,我踏上了前所未有的旅途—支教,去体验一种全新的身份——小学老师。怀着憧憬与激动,我们一行23人于10:50坐上了开往黄冈浠水的大巴车。在车上,我们畅所欲言,天马行空,描绘着我们对支教生活的好奇…
青科大学子赴青岛党史纪念馆:回首百年风雨,初心历久弥坚
宣讲科学饮食,你我同行
科学饮食,你我同行——华中农大学子“云访”湖北麻城张家畈镇8月17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省麻城市张家畈镇暑期社会实践团按照计划,为了普及平衡饮食的相关知识,促进居民饮食健康化,…
青科大学子暑期三下乡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为传承优秀红色基因,弘扬新时代红色文化,进一步了解青岛与中国共产党的渊源,重温那段奋斗的岁月,青岛科技大学“逐梦青春行”党史学习实践团于2021年8月9日到17日在山东省青岛市…
传承红色精神 积蓄奋斗力量
胸怀千秋伟业,百年风华正茂;缔结七秩荣光,高原换了人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前,为了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为西藏人民谋幸福,四路进藏解…
“应急救灾,共筑平安”博爱青春实践团出征仪式
7月3日下午,“应急救灾,共筑平安”博爱青春实践团出征仪式在南通大学8号楼101举行。实践团团长陈雪琦、许舒雅、沈睿、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红十字分会2020届理事会李盛铭受邀出席了本次活动。活动伊始,沈睿…
“盘州古城”个人实践队追忆长征,缅怀先烈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转眼间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的光辉历程,为重温红色历史,探索弘扬革命文化,8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盘州古城”个人实践队前往位于盘州市双凤镇九间楼社区的盘县会议会址实地调研。…
学习百年党史,凝聚奋斗力量
为深入了解和学习党的革命历史,以小我之力带动集体深入学习红色思想,弘扬革命精神,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百年追梦实践队七名队员于2021年8月1日到8月4日分别在山东省、福建省开展党史学习实践活动。实践队队…
经理快乐星球队赴西安调研党史文化
为深入学习陕西家乡党史,传承红色精神,8月17日至19日,经理快乐星球队前往西安市革命公园和铜川市照金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与实地调研。西安革命公园创建于1927年3月,为纪念北伐战争前夕陕西国民军坚守西安的…
送教下乡暖童心,回乡助学促发展
2021年8月1日至8月7日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超越萤火虫小分队队员来到山东省青岛市、德州市爱尚学堂等地区进行实地考察,队员们利用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对孩子们进行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能更全面的认识目前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