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爱上小古文,让传统文化进课堂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作者:硒行志愿服务队姚

本网讯(通讯员 姚婳敏)为帮助山区孩子传承民族文化基因,在诵读、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语感,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7月18日下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肖堰完全小学分队志愿者,为襄阳市南漳县肖堰镇肖堰完全小学的孩子们开启“爱上小古文”系列课堂。

语言与文字是文化传播的媒介,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完整地保存在文言文之中。为帮助孩子们提高文学素养,在诵读、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语感,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志愿者为孩子们开启“爱上小古文”系列课堂。

上课之前,志愿者就将《千字文》选段抄写在黑板上。“老师,这根本没有一千个字呀?为什么你要在下面《千字文》呢?”“因为这只是一个选段呀,完整的《千字文》是由一千个完全不同的汉字组成的,而它的作者,是生活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古人,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周兴嗣……”一堂课从文章的创作背景开始步入正轨。

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到“云腾致雨,露结为霜。”志愿者引导学生逐字翻译理解,并从选段中了解各种自然规律与社会人文知识——“闰余成岁”中,“闰”是指古人历法上计算闰月与闰年的方法。

“爱上小古文”这门课的任课志愿者说:“选出的小古文都是一些名家名篇,脍炙人口、文质兼美,内容上能对孩子们有所启发,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志愿者通过这些文章,带领学生逐字讲解、逐句理解,从文章中引申自然规律、文学常识,进行科普,带孩子们走近传统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84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支教:艰辛的成长与收获

怀着对教育的热忱和对偏远地区孩子的关爱,我踏上了支教之路。一直以来,我都渴望为那些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方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当得知有支教的机会时,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学院在…… 陈帅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活动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化党史学习教育,4月23日,南…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最新发布

滁院学子三下乡:滁州学院经管院学生寻访蚌埠固镇县“农粮驿站”,助力电商兴农
为了解电商助农发展情况,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促进形成农村新型商业模式和发展趋势。7月14日,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学子积极前往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调研当地“农粮驿站”电商助农产业项目的发展状况。2021…
红鼻子鼹鼠实践队线上开展对面塑制作技艺的调研
为了体验面塑的传统魅力,8月24日,红鼻子鼹鼠实践队通过线上召开对面塑流亭大馒头制作技艺的调研会议,深入详细的了解面塑制作的特殊之处。会议伊始,实践队队长姜文龙简单介绍了面塑的历史,姜文龙说到:“…
红鼻子鼹鼠实践队开展流亭大馒头非遗传承调研活动
为了了解流亭大馒头的历史与传承,8月20日,红鼻子鼹鼠实践队队员范璇前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探寻闻名已久的青岛大馒头产业,追寻500年历史背后的传承故事。崂山面塑是崂山地区农村世代相传的手工…
探寻各地优秀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为深入体会美丽家乡,探索家乡文化遗产,进一步了解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8月5日至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红鼻子小鼹鼠实践队的队员吴微微来到了海南省博物馆进行了实地调研,深入了解海南省对于文化遗产…
广外学子三下乡:云峰绝笔代代传,红色显纲谋振兴
2021年是“乡村振兴”奋进之年,红色乡村依托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魅力,逐渐成为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为充分探索显纲村立足于红色资源的乡村振兴模式,2021年7月18日-8月1日,广东…
山东学子三下乡:爱洒教室,共同成长
时光如梭,岁月蹉跎,又是一路风尘仆仆,又是一夜星光灿烂,又是一味苦乐酸甜。问世间志愿为何物,只叫人百感交集。七月中旬,我作为“Cu-Zn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一员,来到了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桃墟镇的…
支教三下乡:寻根溯源,探究姓氏由来
本网讯(通讯员姚婳敏)7月17日下午,在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肖堰镇肖堰完全小学的教室里,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为小朋友们开了一堂课——“姓氏的由来”。志愿者通过提问、讲故事等方式…
山东学子三下乡:实践中学习,感悟中成长
2021年8月14日,我们踏上了支教之旅的路程,看车窗外骄阳似火、万里无垠的青空,让我们对即将到来的支教生活更加期待和紧张。第一节课让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那是我第一次真正踏进教室的讲台。这和我之前的预想…
山东学子三下乡:花果庄遇Cu-Zn,相遇难相忘
回顾自己着沂蒙花果庄村实践的点点滴滴,这半个月的难忘经历不仅赐予我一辈子受用的收获,也给我的心灵带来触动。其实,我一开始就明白,我们这些大学生来支教,并不能给山里的孩子带来多大的改变。我们实践…
山东学子三下乡: 在花果庄村收获满满
“客车载着满怀期待的团队成员们,经过一路颠簸,向着大山深处驶进”。犹然记得我们初入大山时的情景,在我们当中,有很多人是第一次与大山亲密接触,所以不停的张望着窗外,那时候的我们是紧张的,激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