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星星之火实践小队—“晋州张氏剪纸”的美丽传承

来源:河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星星之火实践小队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星星之火实践小队本次为探寻“文化传承”,走访了“晋州张氏剪纸”的技艺传承人张清菊,倾听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州张氏剪纸”的美丽传承故事,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特色和艺术传承,学习当地技艺传承人在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艺术时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

一座小城承载了2500多年的历史,她静静地躺在滹沱河畔,孕育着57.4万勤劳朴实的人民。这里的物产丰富有着“中国鸭梨之乡”的美称,这里经济的繁荣被评为国家文明城市,这里就是大唐名相,魏征故里——-晋州。美丽的土地,总有她动人的故事和古老的风俗。剪纸刻画,就是这座城市中独一无二的历史传承。

从元朝时期,刻纸伴随着龙舟的产生和发展而演变成龙舟花(现细纹刻纸),细纹刻纸转向为首饰龙灯而制作。到清代,为追求装饰美观,老辈子艺人们就精细地选用多种彩色的纸张,剪出“五谷丰登、龙凤呈祥、六畜兴旺、梅省鸳鸯、松鹤延年、年年有余、福禄寿喜”等题材,并采用明暗对比、粗细结合的手法,构思出栩栩如生的作品。到上世纪,当地艺人们再次探讨刻纸艺术,进行素材的革新,进一步把现代生活中绚丽多姿的画面通过刻纸艺术展示给民众,创出了更多优秀作品,赢得了专家学者的称赞。

其中“晋州张氏剪纸”现已被列入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得到了关注与保护,使民间剪纸艺术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更好地实现继承和发展民间艺术的目标。

“晋州张氏剪纸”是典型燕赵风格,展现出地方特色,善用阴刻、阳刻相结合,构图主题主要有窗花、喜花、人物、花卉、鱼兽及吉祥谐音的物象,画面线条“粗中有细拙中见灵”画面幅度较大,具有优美清秀,逼真剔透的风格,突出的特点是“提得起、贴得上”以画为稿,刀法精妙入微,图案工而不腻,纤而不繁,构图细腻,线条圆润,丰富多彩,从装饰性、生活化衍变成一门独有特色的艺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左图为技艺传承人向小队赠送独特校徽的剪纸。

第五代传承人张清菊,晋州市东里庄镇里丰村人,现为河北省民俗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员,石家庄市民间艺术协会员,石家庄市“三八”红旗手,晋州市妇联执委,晋州市剪纸协会会长。她自幼受外婆的熏陶,酷爱剪纸艺术,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多年来通过不断努力,推陈出新,她的作品相继荣获省市荣誉并被授予“河北巧姐” “省会巧姐” “金牌巧姐”等荣誉。

新冠肺炎肆虐抗疫情期间,张阿姨创作了几十幅剪纸抗疫作品,受到了省市电视台媒体的采访及头条报道和河北青年日报、石家庄日报刊登等,其中部分抗疫作品已被石家庄市博物馆收藏。受市委市政府委托,为我市支援武汉抗疫的三名医护人员创作肖像剪纸作品。在“战疫情促生产我们在行动”公益作品评选活动中,作品《一定要胜利》被评为金奖。在全国妇联网络信息传播举办的“绿色生活,让家更美”创意作品活动中 荣获二等奖,得到了大众的好评。

“晋州张氏剪纸”第六代传人秦梓琛,秦梓航自幼随其母(张清菊)学习剪纸,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在学校多次参加文化活动,受到了老师的好评。“晋州张氏剪纸”不断充实其文化底蕴与创作能力,近几年来一直开展传承文化剪纸艺术近校园公益课堂与技能培训,传递爱心,开展各项社会志愿活动。多次被邀省市电视台专题采访及今日头条、河北青年日报等刊登报道,多次举办妇女剪纸培训公益活动,感染身边更多人群,掀起了一股浓厚的艺术潮流。

由于民间剪纸传统文化宣传不足,机械剪纸对手工剪纸的冲突而导致特色弱化,以及资金支持掣肘等诸多因素,手工学习的人越来越少,民间剪纸技艺保护和传承过程中潜在失传的危险。

在本次“文化传承”的调研中,小队得出结论:文化传承从来不是曲高和寡。“晋州张氏剪纸”为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不断充实文化底蕴和创作能力,存续传承,在加强第六代传承人的培养与指导外,同时在晋州市总十庄镇学区义务开展剪纸服装秀进校园等特色的活动,通过剪纸披风走秀,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剪纸艺术,充分表现民间剪纸艺术的伟大气魄,将学生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及积极性推向高潮。

一个人的努力,是发扬。

一群人的努力,是传承。

不忘初心,继承传统文化。

砥砺前行,光大我市民俗。

张清菊作为巾帼文明使者,

用手中的刻刀正一笔笔的刻画着

一条长长的文明的小路……

而她,会一直在这条小路上,

永不止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97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国检测试控股集团湖南华科科技有限公司莅临湖南农业大学共促校企深度合作

近日,国检测试控股集团湖南华科科技有限公司一行代表走进湖南农业大学,围绕“基于传质-反应耦合的无醇啤酒乙醇脱除与风味物质保留技术研究”项目开展深度参观交流活动,为校企合作的进…… 闵子彧 湖南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与国检机构开展交流合作活动

2024年7月10日至2024年7月20日,“零醇π动力团队”在线上与国检测试控股集团湖南华科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10天的“基于传质—反应耦合的无醇啤酒乙醇脱除与风味物质保留技术研究”项目。经…… 闵子彧 湖南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国家公园科普精神宣讲会

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开展国家公园科普精神宣讲12月25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志愿团举办国家公园科普精神宣讲会,系统展示了一年来在国家公园科普教育领域的创新成果……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国家公园的生命密码“

12月20日清晨,湖南长沙大雪初霁,湖南农业大学的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在省植物园生态馆内开启了一场别具湖湘特色的“国家公园的生命密码”主题宣讲。展厅入口处,用湘绣工艺绣制的《千里……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智慧守护绿水青山

为推动科技赋能生态保护,11月20日,在长沙生态动物园科普馆,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带来了别开生面的国家公园科技展。活动以“智慧守护绿水青山”为主题,集中展示了遥感监测……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星城连山海 共护生态家

为响应“美丽中国”建设号召,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城市生活,11月15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在长沙黄兴广场打造沉浸式国家公园科普体验空间。活动以“星城连山海共护生态家”……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开展国家公园科普宣讲

为深入普及国家公园知识,大力传播生态保护理念,筑牢生态文明根基,助力美丽中国建设。1月13日,在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报告厅内,一场以“解码国家公园生命密码”为主题的科普宣讲活动正……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产教融合赋能食检人才培养,校企协同共筑舌尖安全防线

在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实质性突破。近日,该院2023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何昱呈在广东省食品检验所(以下简称“省食检…… 何昱呈 湖南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清明承俗育童梦 移风启智润童心 文学院开展社区实践活动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儿童对清明节的认识,增强儿童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4月3日,文学院2024级1班志愿者小队…

文法系团总支青工部、青发部、学发部举办“益起行•我为家乡建言献策”志

(通讯员崔子涵彭湘)4月4日中午,我院文法系团总支青工部、青发部、学发部在树达楼106教室开展“益起行•我为家乡建言献策”…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会计系赴粤进行专项调研

为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进程,3月18日至20日,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会计系调研组赴广东省开展专项调研。调研组由图书馆馆长、会…

交2301-2班团支部赴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馆开展清明祭扫团日活动

交2301-2班团支部赴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馆开展清明祭扫团日活动清明时节,翠柏凝春。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红色基因,…

以萃华之声,赞曲园之歌:淄博大学 生到淄博一高中作高校宣讲

为加强本省学生对曲阜师范大学报考条件的了解,同时以往届毕业生身份与同学们分享高中三年如何度过的经验,淄博社会实践队于…

最新发布

柚回北川暑期社会实践成果
柚回北川实践队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对“羌笛”“羌绣”“水磨漆技艺”“草编技艺”这几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访调查并体验之后,我们对北川羌族自治县的非遗文化传承情况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也做了…
北川非遗面临的问题
本次活动,我们先后走进了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石椅羌寨,采访了草编传承人江福容老师、水墨漆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朱红志老师、羌绣传承人陈云珍老师和羌笛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黄景何老师,在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
非遗文化需要保护
留住历史天地间,在现华夏五千年。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
暑期实践:感悟中国“粮事”,见证幸福生活实践活动第四站——进乡镇
7月20到22日,“食”微知著团队以实践出真知为原则,来到文峰社区进行食品安全宣讲活动。团队在社区开设多个食品安全咨询窗口,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为百姓解答所有有关食品饮食安全的问题,把习近平总书记口中的…
造访延安红色基地,学习延安精神
100年历史沧桑,风云激荡;100年英雄辈出、情深意长。党是灯塔,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党是旗帜,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100年悠悠岁月,早已把党铸成了我们胸中的一首长诗,100载的斗转星移,党成了我们用无数…
暑期实践:感悟中国“粮事”,见证幸福生活实践活动第四站——进社区食堂及入户调研
7月18日和19日团队成员进入社区食堂及居民家中实地调研,了解饮食烹饪方式和饮食环境在改革开放之后有何改变,很难想象眼前的燃气铁锅曾是灶台柴火,干净透亮的桌椅曾是老朽的木桌椅。看到离我们的不远处,两…
探寻潮州革命历史,传承茂芝会议精神 ——文学院柳夏星火队开展党史教育专题课堂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柳夏星火队在党史教育课中用好红色学习资源,发掘学生们身边的红色足迹,寻访潮州饶平县曾经发生的“茂芝会议”。柳夏星火队于2021年7月29日14时30分以线上腾讯会议的方式,…
西科学子三下乡:“回望百年奋斗路· 青春接力新征程”走进西安革命公园
今年是建党百周年,我们团队的暑期三下乡实践内容就是造访延安红色基地,学习延安精神。100年历史沧桑,风云激荡;100年英雄辈出、情深意长。党是灯塔,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党是旗帜,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暑期实践:感悟中国“粮事”,见证幸福生活实践活动第三站——进社区
徐州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微知著实践团队于2021年7月16日和17日来到当地社区开展公益讲座,为百姓介绍改革开放对我们饮食文化带来的改变,讲解我国从吃得饱到科学膳食,健康养生的饮食理念,强调饮…
星星之火实践小队-小戈廖村的民宿调研之行
2021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和“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要求,星星之火实践小队踏上乡村振兴新征程,于20日来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