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青少年三下乡的号召,投身到乡村振兴的前沿,发挥青年学生的学业优势,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先进生产力,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实践动力、提升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激发青年奋斗的青春动力,广东海洋大学决定以“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为主题,开展2021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经过申报、审批、答辩,共选出100支校级重点团队,108支学院特色团队,为党献礼。2021年8月5日,广东海洋大学乡村振兴服务团生生不息队前往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进行实地调研,了解生鱼养殖模式,实业振兴乡村。
了解三角生鱼养殖模式
团队联系了当地企业渔歌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给团队成员介绍了生鱼养殖的全新运作模式,同时还对生鱼的加工方式,加工产品,主要销售方式及途径进行调研。经了解,三角镇生鱼养殖已有40年的历史,从生鱼育苗,养殖再到加工,具有完善的产业链。现今正在进行生鱼养殖改革探索,希望将传统的鱼塘养殖改革为工厂化养殖,对养殖鱼进行可控化处理,稳定其品质和产量,打造区域化特色品牌,以此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乡村振兴。
渔歌子公司负责人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了工厂化养殖车间,介绍新的生鱼养殖模式——“陆基推水法养殖”,即在陆地上先立下塘基作为鱼生活的场所,水在塘基和净化系统之间不断循环流动。这种方法将传统的死水养殖转变为活水养殖,由于养殖方法中水是能够循环利用的,不存在养殖废水的产生,所以不再出现养殖废水乱排放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但是我们发现,示范区使用的是生态净水系统,这使得实际用于养殖的土地面积只占有总面积的约五分之一。塘基可以脱离土壤,使其与土壤间隔开,这样可以使环境变化对养殖产品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增加养殖过程的可控性。但脱离了土壤后水体中缺少缓冲物质,水体内一些物质含量会随着鱼苗生长代谢而急剧变化,导致鱼苗出现活力降低,拒绝进食等现象。
了解生鱼加工过程
负责人通过车间视频向团队成员展示了生鱼的加工过程,从“生”鱼到半成品的全过程,加工步骤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人工只需负责进料和各环节监管工作。从负责人的讲解中团队了解到,加工厂的加工原料目前主要通过回收养殖户的活鱼,但收购到的鱼存在药物残留超标的问题。由于养殖户购药难监管,养殖户对鱼病治理的药物使用不规范、滥用药物等原因,收购来的鱼不能立即进行加工,还需要先饲养一段时间,其中还要根据不同鱼塘分开饲养,标号批号,这既保证了食品安全的追溯,也保证其体内残留药物被代谢至国家标准内。若有用药不规范等情况便增加了加工厂的运营成本,降低了运行效率,而工厂化养殖可以避免这一问题。工厂化养殖对鱼苗统一进行机械化、自动化管理,各种药物的使用都按步骤、按规范进行,待技术成熟,经营模式将变成由养殖厂向养殖户收购养殖到一定规模的半成鱼苗,进行工厂化养殖,随后成品苗直接进入加工环节或销往各处。
传统的养殖模式存在低效率、高污染、产品质量不稳定、产量不稳定等缺陷,无法满足生鱼产品推广带来产量要求和品质要求,并且对宣传推广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不利于打造三角生鱼的品牌文化。进行改革后,可以提高三角镇生鱼的产能,满足市场需求,而稳定的生鱼品质也将帮助树立良好的口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更好的达到振兴乡村经济的目的。
学习养殖流通路径
2021年8月5日,渔歌子食品公司通过介绍东边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来给我们介绍了中山生鱼养殖流通路径,合作社愿景“让养好鱼更简单,让食好鱼更容易”,流通路径由苗种场作为起点,当生鱼籽变成“黑芝麻”大小便能卖到养殖场处进行下一步养殖,经过数十天后,黑芝麻长大为朝鱼,随后通过合作户的社员们继续养殖,成1-3两鱼碌和5-8两鱼碌两大类,接下来由加工厂用统一标准“陆基推水养殖车间”模式进行归口管理和减排养殖,最后加工成为半成品进行销售。
通讯员 杨雪滢 郭志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00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