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记录纯正乡音,留住美丽乡愁

来源: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卢一舟 刘晓钰

深入一线振兴乡村记住纯正方留住美丽乡愁

卢一舟刘晓钰

方言是地区文化的活化石,也是民族语言生态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近年来,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推广、城镇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使用地区方言的人群在减少,记录和保护方言语音任务变得十分紧迫。2021年暑假,来自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两位同学组成临川音系调查团队,投入到记录临川方音的工作中。

团队成员包括卢一舟及刘晓钰两位同学,根据个人优势,任务明确分工,卢一舟同学主要负责的是调查、整理和分析发音材料,刘晓钰同学负责后续的宣传推广相关事宜。

方言的收集与分析是实践开展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做的事是收集材料,调查方音。临川音系百年变化项目工作含量大,卢一舟同学将其细化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临川区进行语音调查,归纳语音特点;第二部分是将调查的结果与罗常培先生的《临川音系》进行对比,为此团队成员作了充分的前期准备,阅读了大量赣方言相关书籍,并且寻找到合适的发音人。

在这次调查中,为了更好地观察到临川方言语音的变化,共有四位不同年龄段的本地发音人参与其中,他们都来自于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韩梅村,以二十年为时间跨度,分别是二十岁的大学生、四十岁的商场售货员、六十岁的村干部以及八十岁农民,他们都很好地配合完成了《方言调查字表》的发音,在此也向他们表示感谢。

在调查过程中,卢一舟同学主要利用电脑进行视频录制,对于一些不常见的发音,会要求发音人多次复述,以做到准确拟音。其次要做的事情是整理归纳,分析特点。在整理方言的声韵调时,声母发音部位的确定相对简单些,但在确定韵母的发音部位以及声调时,我们碰到了一些困难,舌位的前后、调值的高低都得反复琢磨推敲。在调查记音过程中,还需留心观察发音人的唇形、舌位变化。在之后的归纳中,卢一舟同学也反复听取“音路历程”中赵元任先生的发音,进行模仿比较,再参考本地韵镜,初步认为临川方言包括19个声母、60个韵母以及7个声调。将记录的语音材料与百年前罗常培先生的《临川音系》进行对比,可以初步得出一些结论。如我们发现临川方言的一些语音特点在逐渐消失。在《临川音系》一书中,临川方言的入声韵尾[p/t/k]和鼻音韵尾[m/n/ŋ]成系统的对立。而在我所记录的发音中,这种对立只部分存在在60岁和80岁年龄段的发音人口中。韵尾m只存在与韵母om中,而不再有[am]、[im]等音,这类m韵尾大多变成n尾。“如”也是相同的情况,在80岁和60岁的发音人口中,“如”被读成ɘ24,但在组合成词,出现在“如果”一词中时。还是都成lu24,而40岁和20岁发音人读音还是倾向于普通话,都读成lu24。这是因为临川方言声母部分临川方言没有r声母,日[ʑ]母部分读成来[l]母。在碰到一些书面语时,发音人读出的韵母部分与该词的普通话韵母读音相近。

在开展临川方言的调查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在一开始,我们也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发音人而苦恼,在录音过程中也碰到了一些录音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如发音人因为拘谨发音近于普通话难以记录方音、难以敲定发音部位等,但在不懈坚持下,我们慢慢找到突破口,一步一步解决问题,在调查过程中学会引导发音人,让他们发出较为纯正的乡音,最后还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了这项工作。

若是没有乡音,又到何处去遣乡愁?一句句方言,连缀着一份份情感,也连缀着无数家乡人关于故乡的记忆。在千百年来的长期的使用下,方言早已衍化为一种身份识别的“符号”,成为拉近人们情感、凝聚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这一承载着群体乡愁的文化记忆不应在时间的冲刷下消失,保护好乡音当成为我们的共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00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温馨社区,有你有我 时代呼唤,青年力行

为了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推动社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切实了解当下社区的面貌,2025年1月21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 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乡探村居识真情,助力振兴见党功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之上,众多乡村社区犹如隐匿的宝藏,它们的生活百态宛如待解之谜。2025年2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走进山东省菏泽市乡村社区展开实践调研,设……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 查看全文 >>

社区服务筑清洁,共绘环境美丽图

为营造更加整洁、美丽的居住环境,以实际行动诠释“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深刻内涵,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2月6日走进山东省烟台市东阁易居小区,展开了一场别……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学(师范·国学)查看全文 >>

观海阳秧歌,赏非遗文化

近日,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新元广场,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循声觅道赓续文脉社会实践队队员的目光。他…… 于兴华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学(师范·国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古艺逢新探:广西师大学子为杖头木偶戏 “牵线搭桥”

在非遗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当下,为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温馨社区,有你有我 时代呼唤,青年力行

为了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推动社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切实了解当下社区的…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社区志愿除旧貌,清扫卫生换新颜

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其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社区居民忙…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乡探村居识真情,助力振兴见党功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之上,众多乡村社区犹如隐匿的宝藏,它们的生活百态宛如待解之谜。2025年2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

广西师大学子乡间寻根,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 “活态传承”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传承优秀传…

最新发布

品味红色游,永远跟党走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青年在实践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广大青年在紧紧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党一百周年等重点内容中,今年的暑假西南石油大学暑假打工小队开展了…
乡里浔光|湘大学子三下乡调研长沙市长沙县浔龙河小镇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通讯员:刘玉洁)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学子赴长沙市长沙县浔龙河小镇“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完成为期8天的乡村振兴相关调研活动。受疫情影响本次活动采用线上调研为主导,借助…
安师学子三下乡: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基因
马院赴泾县“传播红色文化,庚续红色基因”宣讲调研团队在行动本网讯(文/摄李清张霞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传播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赴泾县“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基因”…
相聚神农架,同醉原生态
让人翘首以盼的神农架直播大课堂来啦(通讯员赵起萌)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了响应“受教育、增才干、作贡献”的号召,助力神农架林区的经济发展,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出一份贡献。8.21日晚19点30…
观《极简教育技术让教学更精彩》有感
观看完黎教授为2000余名教师带来的这场《极简教育技术让教学更精彩》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之前所了解到的极简主义就是一种生活态度,而在今天,我对极简主义有了不同的理解,它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艺…
《极简教育技术让教学更精彩》观后感
观看完黎教授为2000余名教师带来的这场《极简教育技术让教学更精彩》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之前所了解到的极简主义就是一种生活态度,而在今天,我对极简主义有了不同的理解,它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寻迹莫高实践队助力“创意敦煌”
文创产品的出处都是从一支画笔开始,通过设计师对于敦煌文化的研究挖掘,元素提炼,从一支笔开始,从简单的草图到填色后的样稿,再到电脑数据3D建模,进行反复的修改审核,到寻找合适的合作厂商打样,样品还…
追寻红色足迹,重温红色记忆——橘子洲之行有感
长沙,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习总书记前不久来湖南考察时说到,湖南是人才辈出的地方。在现代中国革命历史上,湖南曾产生过许多政治家,革命家,这是一片令人神往的地方,我们怀着对已故革命领…
石大学子开展关于顺义区传统文化的调研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8月26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实践队员徐永鹏前往北京市顺义区文化中心开展文化调研,实地感受并挖…
走进博物馆——探索背后的巴蜀文化
走进博物馆——探索背后的巴蜀文化摘要:巴蜀文化不仅是优秀的地域文化,同样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员。青少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因此,为了加强我们自身对我国传统精神的学习,对红色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