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保护大美净好青海湖,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 作者:高雨洁

“青云不识杨生面,海上仙游不可见。”秋天的青海湖,云淡风轻,令人惬意,是人们休闲旅游的绝佳地点。2000年,青海湖更是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然而,随着青海湖地区旅游资源被开发,来青海湖地区旅游的国内外游客数量明显增加,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特别是由于部分环保意识不强的游客和导游以及不自觉的商家,随意丢弃塑料制品等垃圾严重影响了青海湖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牧民生产生活,甚至导致很多牧区的牛羊误食白色垃圾致死。

对此,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开始关注青海湖的生态,“保护青海湖,我是志愿者”,许多志愿者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守护这颗“高原蓝宝石”,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也进行了各项环境整治行动。如今,青海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更是有湿地面积持续增大,整体生态功能持续增强,保护区沙地、裸地、盐碱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保护区内保护功能性用地15年来保持不变的趋势。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因此,近日的中国共产党青海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研究了《中共青海省委关于加快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行动方案》,确定了将青海湖打造成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目标:到2025年,青海特色生态文明体系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取得系统性突破性标志性成果;到2035年,青海特色生态文明体系全面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基本实现,生态文明高地基本建成;到本世纪中叶,青海特色生态文明体系融合深化,全面建成更加完备、更高水平、更具影响、更美形态的生态文明高地。

希望青海湖永远碧波荡漾,让‘大、美、净、好’成为青海湖永久的靓丽名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06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法”韵南国伴古迹:武大学子赴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韵北国护古迹:武大学子赴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护遗迹传薪火:武大学子赴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韵江城护古迹:武大学子探寻革命文物保护新途纪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山东省多市开展社会实践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湖南省茶陵县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保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踏入柳编之乡
五月春雨下杞柳,七月老妇在户忙织柳。未至阜南,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红心育蕾”赴阜南支教团队的队员便已听闻当地柳编技艺的精湛与高妙,也学习了很多有关于柳编工艺的知识,深刻了解了柔枝细条的翻舞之间…
律法在心
谈到法律,总会给人以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其实,法律与道德、习惯、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这个社会才变得有序;正是由于法律的存在,我们的权利才得到应有的保障。…
走基层,访古迹 | 邂逅义乌,激扬青春——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义路有你,红色
走基层,访古迹|邂逅义乌,激扬青春——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义路有你,红色共承”分队活动简介:为深入贯彻“学以致用,实践为民”的思想,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于2021年7月开展了为期…
保护大美青海湖,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青云不识杨生面,海上仙游不可见。”秋天的青海湖,云淡风轻,令人惬意,是人们休闲旅游的绝佳地点。2000年,青海湖更是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然而,随着青海湖地区旅游资源被开发,来青海湖地区…
义路有你,红色共承:浙江工商大学统计学院学子义乌开展社会实践
义路有你,红色共承:浙江工商大学统计学院学子义乌开展社会实践为响应“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于2021年7…
高原上的守望者
“孩子们,进来吧。”他将铁丝网挪开一道一人宽的缝隙,招呼我们说。我们慢慢地侧身挤进去。他是鸟类监测站的工作人员,身着黑衣黑帽,脸上围着黑色面巾,只露出一双眼睛,脖子上挂着相机,手里拿着双筒望远…
“筑梦青春,理想助航” ——武汉学子赴华农附小暑期实践活动
七月初,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赴华农附小暑期实践团队来到了华中农业大学附属小学。团队成员均为华农大二学生,她们来自不同的专业,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依托成员的知识储备以及前期的精心准备,成员们为附小…
苏州大学“金色麦苗”实践团队——追忆峥嵘岁月,筑梦无悔青春
8月20日,苏州大学医学部“金色麦苗”实践团队成员孙燕婷来到朱尊华烈士的外孙女——丁燕女士的工作处,听丁燕女士讲述这份遗书的故事。朱尊华,原名朱锦殿,扬中市市原兴隆镇五跃镇人,历任抗日民主政府文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邂逅措温布”实践团队深入青海湖参观调研
为进一步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六月考察青海时指出的青海湖的绿色发展要求,“邂逅措温布”实践团队于七月底在青海湖展开社会实践活动,希望能够通过此次实践提高对青海湖生态的保护意识,了解青海湖特殊物种,并…
关爱贫困家庭子女,给予孩子七彩假期
为更加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的学习成长环境和心理健康,7月26日,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恩施暑期社会志愿者刘雪垠跟随湖北恩施市六角亭办事处四维街小学谭晓芳老师(以下简称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