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义路有你,红色共承:浙江工商大学统计学院学子义乌开展社会实践

来源: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作者:陈恒宇

义路有你,红色共承:浙江工商大学统计学院学子义乌开展社会实践

为响应“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于2021年7月开展为期两周的义乌实习基地调研实践。此次实践通过开展多样活动,深入基层,倾听民声,共庆建党百年。

出征号角——纵观改革开放,传承时代精神

2021年7月4日,学院党委副书记黄敏辉老师带领成员参观学习改革开放史宣传教育长廊。“义路有你,红色共承”实践团前往钱江湾24幢学生公寓,讲解员张宇涵详细讲述改革开放40多年的壮阔历史。通过40 副展板,展示改革开放的四个阶段,围绕衣食住行多个方面,折射出中国共产党在历史选择中的坚毅与果敢。本次实践使得实践团成员重新认识40多年的历史巨变,亦为后续实践感悟义乌精神、浙商精神等奠定坚实基础。

邂逅义乌——走访基层商户,倾听民生民意

7月5日,成员们共赴义乌,首先来到小商品城大数据中心,负责人樊如英老师进行了“义乌指数”相关知识培训。

7月6日,成员们正式开始走访商户,倾听民声。由于疫情影响,外贸销量降幅明显,部分经营户信心不足,但“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的义乌精神给人希望与坚持不懈的精神动力,商户开始着眼小生意,将产品重新搭配,做好营销工作。义乌作为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代表了中国劳动者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依靠双手实现梦想的励志故事。成员们在走访过程中重点采访了百余位店主,汇聚在走访过程中,成员们重点采访了百位店主,形成“百人百张笑脸”,追忆创业历程,领悟时代精神,共庆建党100周年。

深入党建——探访市场党建,感悟义乌变革

7月9日,团队来到四区,参观义乌小商品城市场党建发展长廊,感悟义乌变革。

伴随着义乌小商品城从“鸡毛换糖”到“世界市场”的蜕变,义乌市场的党建工作也已走过40年。1982年9月5日“稠城镇小百货市场”正式开放,义乌小商品城的市场党建依次历经孕育阶段、萌芽阶段、起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深化阶段、提升阶段。从义乌小商品城的变革史中折射出市场党建的发展史。市场党建源从市场起,根自市场生,与市场的发展历程相伴而生,并得到恢复性发展。

探寻初心——回望百年党史,追忆党员初心

7月12日,成员们前往各区,深入走访共产党商位、党群服务中心,了解党群建设及发展情况。

成员们有幸采访到有30年党龄的刘英富爷爷,刘爷爷身为人大代表,同时亦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党建领导。交谈中刘爷爷反复提到“诚信”,他认为义乌商业的发展之所以享誉中国乃是“诚信”所造就。“规则义乌,义行天下,党员干部带头是关键”,“践行五(吾)带头,深化三服务”。义乌小商品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敢为人先,诚信先行,抒写了“鸡毛换糖”到“世界市场”的中国故事。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时间里,义乌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创造了“无中生有、有中生奇、无奇不有、点石成金”的经济传奇。他们是浙商精神的传承者,也是红色精神的传承者。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义乌小商品市场在党的引领下,将继续聚焦“世界小商品之都”建设目标,充分调动管理者与商家互促互进,共融共进,接续奋斗再赋新篇,创造义乌小商品市场新的辉煌。

寻访故居——品悟真理味道,汲取奋进力量

7月14日,成员们前往陈望道故居参观,宣读共产党宣言,探寻真理味道。

回望过去,陈望道于这一方天地之中,仅用一月时间,克服种种困难,凭借一个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忠诚与激情,完成了《共产党宣言》全文的中文翻译任务。这也是《宣言》的首个中文版本。

且看今朝,团队成员通过诵读《宣言》的部分篇章致敬陈望道先生,回顾《共产党宣言》诞生、中译和传播,感受红色文化起源地的精神与传承。通过视频拍摄的方式,让更多中华儿女品尝真理之味,引发共鸣,为故居注入新的活力。

作为新时代青年,成员们很庆幸自己能够参与到这次实践活动当中,了解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变迁史,探寻义乌小商品市场数十年发展中传承的“红色基因”。

一位成员有感:“市场党建与市场的发展历程相伴而生,小商品市场在党建工作的推进下生机焕发、逐渐成长。漫步党建历史长廊中我能清晰地看到,在义乌这一方土地上,党领着市场走,走出了发展的康庄大道,走出了不可思议的小商品贸易经济奇迹。”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在迈向新征程的道路上举世瞩目。市场在哪里,党的建设就到哪里,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党的引领带来市场的健康发展。党的引导下,义乌将再续奋斗新篇章,抒写新的中国故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06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飞天的梦想从这里启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众多社会实践团队寒假回母校宣讲

为响应高校社会实践号召,感恩母校培养,此次寒假我校开展了回母校宣讲的专项启航行动,鼓励学生组队,寻找高中校友。我们成立了启航行动社会实践小组,前往高中母校举办宣讲活动。高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查看全文 >>

爱心助医 情暖患者心田

为了医疗服务升级,缓解医疗资源紧张,医疗知识科普爱心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1月13日——2025年2月11日来到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了为期30天的社会实践行动。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诠…… 山东英才学院 山东英才学院查看全文 >>

丝路明珠,青春印记——大学生敦煌文化探寻之旅

简介:在这个寒假之际,我们作为怀揣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限热爱的大学生,踏上了前往敦煌的探寻之旅。敦煌,这座位于丝绸之路上的历史名城,承载着无数璀璨的文化遗产,其中最为著名…… 西安财经大学 西安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与文脉的对话: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学子暑期社会实践探寻港城千年文

站在连云港市博物馆的“千古之谜——藤花落遗址”展厅前,我手中的激光笔在沙盘模型上游走,为参观者讲解四千年前龙山文化先民的生活场景。这个暑假,我和十余名同学以“文明传承使者”……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查看全文 >>

追寻伟人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学子赴淮安周恩来纪念

七月的淮安骄阳似火,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红色足迹寻访”实践团队怀揣赤子之心,跨越时空走进周恩来纪念馆。这座青灰色主馆建筑如巨人般矗立,46级台阶象征着总理光辉的46载革命岁月,……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查看全文 >>

巧手精技焕新机,非遗探索传文明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指示。2024年10月28日,2024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 2024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班团支部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查看全文 >>

广西师范大学“偷得‘茯’生半日闲,采茶助农小分队” 茶韵传千年,非遗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2024年暑假期间,广西师范大学“偷得‘茯’生半日闲,采茶助农小分队”在陕西省咸阳市泾渭茶博园开展了实地考察。该项调查,让青年学…… wangbao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律法在心
谈到法律,总会给人以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其实,法律与道德、习惯、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这个社会才变得有序;正是由于法律的存在,我们的权利才得到应有的保障。…
走基层,访古迹 | 邂逅义乌,激扬青春——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义路有你,红色
走基层,访古迹|邂逅义乌,激扬青春——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义路有你,红色共承”分队活动简介:为深入贯彻“学以致用,实践为民”的思想,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于2021年7月开展了为期…
保护大美青海湖,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青云不识杨生面,海上仙游不可见。”秋天的青海湖,云淡风轻,令人惬意,是人们休闲旅游的绝佳地点。2000年,青海湖更是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然而,随着青海湖地区旅游资源被开发,来青海湖地区…
保护大美净好青海湖,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青云不识杨生面,海上仙游不可见。”秋天的青海湖,云淡风轻,令人惬意,是人们休闲旅游的绝佳地点。2000年,青海湖更是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然而,随着青海湖地区旅游资源被开发,来青海湖地区…
高原上的守望者
“孩子们,进来吧。”他将铁丝网挪开一道一人宽的缝隙,招呼我们说。我们慢慢地侧身挤进去。他是鸟类监测站的工作人员,身着黑衣黑帽,脸上围着黑色面巾,只露出一双眼睛,脖子上挂着相机,手里拿着双筒望远…
“筑梦青春,理想助航” ——武汉学子赴华农附小暑期实践活动
七月初,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赴华农附小暑期实践团队来到了华中农业大学附属小学。团队成员均为华农大二学生,她们来自不同的专业,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依托成员的知识储备以及前期的精心准备,成员们为附小…
苏州大学“金色麦苗”实践团队——追忆峥嵘岁月,筑梦无悔青春
8月20日,苏州大学医学部“金色麦苗”实践团队成员孙燕婷来到朱尊华烈士的外孙女——丁燕女士的工作处,听丁燕女士讲述这份遗书的故事。朱尊华,原名朱锦殿,扬中市市原兴隆镇五跃镇人,历任抗日民主政府文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邂逅措温布”实践团队深入青海湖参观调研
为进一步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六月考察青海时指出的青海湖的绿色发展要求,“邂逅措温布”实践团队于七月底在青海湖展开社会实践活动,希望能够通过此次实践提高对青海湖生态的保护意识,了解青海湖特殊物种,并…
关爱贫困家庭子女,给予孩子七彩假期
为更加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的学习成长环境和心理健康,7月26日,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恩施暑期社会志愿者刘雪垠跟随湖北恩施市六角亭办事处四维街小学谭晓芳老师(以下简称谭老师)…
青年一代扛旗帜,实体振兴促发展
2021年7月8日至15日,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上海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上海开展企业调研与市场经济体制研究相关社会实践活动,13至14日,团队前往上海市浦江智谷产业园区,对部分企业体制和内部结构进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