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豆芽儿豆腐豆腐皮——”
“卖西瓜,又大又甜嘞西瓜,一块钱儿一斤。”
……
各种叫卖声混在一起,显得有些嘈杂,简直像一出指挥失误的音乐。
小时候,一年四季,只要不是暴雨倾盆,房前屋后的吆喝声总也没完。
有一大早卖早餐的:“包子豆浆胡辣汤——刚出笼的包子——”早起上工的人往往买三四块钱包子,配碗豆浆或者胡辣汤,热气腾腾吃了好开始一天的忙碌。
夏天最多的是卖凉皮的,开着小三轮,各样工具都在车上,找个空地方,摆两张桌子,便打开手提喇叭:“凉皮凉粉擀面皮炒米皮——”空气里芝麻酱、辣椒油的香气,勾得人往小车走去。
这里的人没有吃宵夜的习惯,于是到晚上便安静下来,不过有时夜深人静,还能听到收液化气罐的车从房前驶过,留下一串戏曲的声音,那声音尖细刺耳,惊起远处此起彼伏的狗吠,然后是几乎听不见的“收液化气罐嘞”。
春天,有卖鸡苗的,头戴草帽,手里拿着个大拨浪鼓,边走边摇,时不时扯着嗓子喊:“小鸡娃儿——”小孩子便从家里跑出来,围着卖鸡苗的,非让他把盖箱子的棉褥子揭开,看看里面嫩黄的小鸡。有些孩子还会趁卖鸡苗的不注意,偷偷上手挼小鸡仔,若是不小心被发现了,必定会有一番争执。
……
七八千年前,中华最早的农业、养殖业和手工业在河南出现,各种经济活动在此展开,因此,伴随着商业活动而产生的叫卖吆喝也很早就出现了。不过,吆喝出现得虽早,却没有发展出各种花样,多是简单罗列商品和价格,很难称得上是“叫卖艺术”。吆喝其实是一类广告,它很简单,因而很容易被替代,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类广告正在消失。
现在,走街串巷的吆喝声少了,各种商品一般只在固定的商店或摊位卖,并且卖家多使用手提喇叭循环播放,很少人工叫卖了。想及此,几乎令人怅然若失。
“卖锅盔油馍火烧膜白吉馍嘞——”一辆小三轮从我身边驶过,留下悠长而浑厚的余音,我于繁华深处,聆听到古镇的心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3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近日,“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走进泰州市海陵区东街社区,一场别开生面的“守年俗·讲法治——烟花爆竹背后的文化与法律对话”主题普法讲座在此热烈……
罗心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近日,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泰州迎来了八方游客。与此同时,“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也抓住这一契机,巧妙地将地方性法规宣传融入市区各大景区,让游……
罗心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近日,在泰州这座充满人文底蕴的城市,“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创新举措,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早茶文化为依托,深入开展《泰州市标准化条例》宣……
罗心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近日,“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之旅,将盐税文化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规深度融合,为泰州市法治文化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罗心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前往兴化千垛镇,围绕垛田文化与《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的普法活动,同时在千垛景区面向游客同步推进,助力法治理念深……
罗心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走进泰州客运汽车南站,面向广大旅客开展《泰州市标准化条例》与《泰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普法宣传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旅……
罗心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3月1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普法活动在泰州市实验小学热烈展开,“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走进六年级11班,为同学们带来一堂兼具趣味与知识深度的法治……
罗心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市法规“乡音”传,社区情景剧“法韵”流在法治社会建设稳步推进的当下,让法律法规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为全民遵循的行为准则至关重要。近日,“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
罗心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