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文学里的吆喝

来源: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隔壁家的小宁儿

吆喝,是一种古已有之的商业宣传形式,从原始社会末期商业贸易出现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高亢悠扬的吆喝声像历史的印记一样,穿越无限的时光,刻画着每个人的儿时回忆。

《韩非子·难一》中记载了一则“自相矛盾”的故事: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无论用什么盾都不能不被它穿破!”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被问得哑口无言。这应当是最早的有典籍记载的叫卖吆喝。

宋代城市繁荣、商品经济发达,文献典籍中也有很多关于吆喝的记载。《东京梦华录·卷之三·天晓诸人入市》“州桥之西,谓之果子行。……更有御街,州桥至南内前,趁朝卖药及饮食者,吟叫百端”,记载的就是沿街叫卖药物的卖药人。

不过,整个宋朝,最具特色的应该是卖花郎的叫卖声。宋人爱花,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就记载:“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大抵洛人家家有花。”从汴京到临安,听得大街小巷花声如潮。

据南宋吴自牧缅怀临安城市风貌的笔记《梦梁录》记载,“春光将暮,百花尽开,如牡丹、芍药、棣棠、木香、酴醾、蔷薇、金纱、玉绣球、小牡丹、海棠、锦李、徘徊、月季、粉团、杜鹃、宝相、千叶桃、绯桃、香梅、紫笑、长春、紫荆、金雀儿、笑靥、香兰、水仙、映山红等花,种种奇绝。卖花者以马头竹篮盛之,歌叫于市,买者纷然。”足以说明花市兴旺,也说明当时卖花并无固定摊位,而是挑担携篮走街串巷叫卖的。

《东京梦华录》中有这样的记载:“是月季春,万花烂漫,牡丹、芍药、棣棠、木香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歌叫之声,清奇可听。晴帘静院,晓幕高楼,宿酒未醒,好梦初觉,闻之莫不新愁易感,幽恨悬生,最一时之佳况。”

卖花人挑着花担或挎着花篮,各色时令鲜花铺排在马头竹篮里,走街串巷歌叫卖之。卖花声不是简单的吆喝叫卖,而是唱歌一般以婉转抑扬的节奏,吟出与花媲美的花名,想想便觉清奇可听令人神往。那些美丽的词如天花乱坠,从青石小巷悠然而过,像是一首清新的诗、一幅素雅的画。

南宋蒋捷有《昭君怨》一阕

子挑春虽小,白白红红都好。

卖过巷东家、巷西家。

帘外一声声叫,帘里鸦鬟入报。

问道买梅花、买桃花?

描绘了一出情景剧:雨后清晨,古旧的幽巷深处,雨霁街清,卖花郎挑着一担花,就像挑着整个春天。他那悠长清亮叫卖声在空巷中起伏,将春的消息送入千家万户。接着,一个俏皮活泼的丫鬟出现,她迫不及待地询问主人,是要买梅花,还是买桃花?

卖花郎的吆喝声穿越千年时空,依旧如此生动鲜活。

清人叶调元的一阕《汉口竹枝词》:“芝麻馓子叫凄凉,巷口鸣锣卖小糖。水饺汤圆猪血担,深夜还有满街梆。”绘声绘色地展示了街巷摊贩们或高声吆喝,或借响器招徕生意的生动场景。

叫卖吆喝始终是与劳动人民息息相关的,行商坐贾大多并非来自殷富之家,他们靠做小本生意勉强养家糊口,无论寒冬酷暑都不能间断,五花八门的吆喝声,常常蕴含着商贩的凄苦。

宋代诗人范成大曾作诗道:“啼号升斗抵千金,冻雀饥鸦共一音。劳汝以生令至此,悠悠大块果何心。”诗中把叫卖之声称为啼号,说它是与冻雀饥鸦一样,并指出求售之声甚苦,是因为穷人为了活下去,只能辛劳地工作。

只是这凄苦是深层的,散淡而诗化的。

吆喝声是劳动人民的歌,是最贴近生活的诗。透过时空,我们看到劳动人民永不泯灭的光辉印记,那抑扬顿挫的吆喝声响彻在我们的梦里,撞击着我们的灵魂。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4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文化古韵延千里,二七精神传万家

二七纪念塔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是中国工人阶级英勇斗争的象征。同时,“二七精神”作为红色基因,为古都郑州烙下了深刻、鲜明的印记,与黄河红色文化紧密…… “豫河红传”实践 曲阜师范大学“豫河红传”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书香满园 志愿同行

在全民阅读的时代浪潮中,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启迪智慧的重要使命。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寻杏坛校…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文化古韵延千里,二七精神传万家

二七纪念塔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是中国工人阶级英勇斗争的象征。同时,“二七精神”作为红色基…

情暖敬老院,冬日爱飞扬

在这个并不算寒冷的冬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的一群曲阜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寒假期间集结起来,一起走进了当地的敬老院…

山东大学生走入鲁源新村,探索文化赋能蝶变之路

曾经的鲁源村,地理位置偏远、自然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而如今,这个昔日的偏远小山村,借助丰富文化底蕴,将文化优势转…

乡情民情考察

返家乡乡情民情考察近日,一群大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回到家乡大余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情民情考察活动。他们深入乡村、社…

最新发布

助教务农,美好乡村——向阳服务小分队
2021年8月11日至8月15日,为深入贯彻“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乡村振兴项目,在经济管理学院的号召下,8名青年志愿者组成了志愿服务小队“向阳服务小分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去往山东省东营市、…
吆喝文化何去何从
吆喝,是一种古已有之的商业宣传形式,从原始社会末期商业贸易出现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高亢悠扬的吆喝声像历史的印记一样,穿越无限的时光,刻画着每个人的儿时回忆。由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吆喝文化…
疫情防控要求下暑假线上社会“云”实践
(一)调研内容本次调研的主要内容是“十四五”时期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养老需求的研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有2.54亿,占总人口的18.1%。根据相关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老…
中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文学里的吆喝
吆喝,是一种古已有之的商业宣传形式,从原始社会末期商业贸易出现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高亢悠扬的吆喝声像历史的印记一样,穿越无限的时光,刻画着每个人的儿时回忆。《韩非子·难一》中记载了一则“自…
“十四五”时期新型社会养老需求的解决对策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
宣传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号召,巢湖学院红色金寨发展调研实践团队于7月20日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开启了“探索红色旅行,助力乡村振兴”调研…
走进肖堰,点亮童年,梦想飞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于7月15日来到襄阳市南漳县肖堰镇肖堰完全小学。志愿者们通过学习辅导、开展武术操、手势舞、书法、绘画、足球等特色课程、亲情陪伴的形式,…
新发展阶段人口老龄化呈现出新特征
(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1760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2.6%。预计“十四五”时期年均净增长超过1200万人,是“十三五”时期的2倍;年均增长率4.48%,是“十三…
抗“疫”志愿活动心得
我很荣幸能被选上师大家教视频辅导小组!通过为疫情一线医疗组的孩子们辅导功课让医疗人员安心在一线战斗,我能感觉自己现在除了在家不出门,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为抗“疫”战献出一份小小的力量!和医疗家庭…
映山红开遍原野,英雄魂留芳万古
百年历久弥新,百年风雨兼程。为庆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弘扬红色文化、践行革命精神,更加深入地了解红色资源对当代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7月20日,巢湖学院“探寻红色金寨,助力乡村振兴”调研实践团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