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黄梅渊源,品味民俗曲艺
2021年8月17日星期二,受突发疫情影响,原定于今日的三下乡活动暨“走访黄梅渊源,品味民俗曲艺”活动改为线上探访。在我们小组内统筹商定后决定,于8月22日上午进行相关采访,而采访相关准备工作如:提前预约被采访者,则于8月18日进行。
此次活动在资深黄梅戏爱好者李彤同学耐心而详细的讲解中缓缓展开……
镜头一:黄梅戏爱好者眼中的黄梅戏
从李彤同学口中我们了解到: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
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因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镜头二:历史中的黄梅戏公馆
再芬黄梅公馆,原位于安庆菱湖公园北门口的安庆黄梅剧团二团,在历经三十年的风雨历程后,重新规划、设计,以全新姿态亮相安庆。进入公馆,所见的褪色服饰、斑驳道具,如同黄梅戏的年轮切面,于雕梁画栋之中处处展现黄梅戏艺术风韵。再芬黄梅公馆将作为中国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成为独具安庆地方风情的文化名片。
再芬黄梅公馆是在再芬剧院小剧场基础上改建而成,是中国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它以其独特的黄梅戏曲,清韵风雅的文化艺术,提升了安庆这座文化古城的文化品质,为安庆打造中国戏曲之都吹响奋进号角。
再芬黄梅公馆集名家、名剧、名所、名流于一体,是戏曲文化与商务、旅游、会聚、休闲等完美融合的独特艺术空间。私密与开放并存,舞台与厅堂同在,除了可以欣赏经典黄梅,还可以简聚雅集、喝茶聊天,读画品书,低吟浅唱。乡风野趣纯朴,手工打造奢华,名流雅士咸集,商旅文化融合。极致体验,非同一般;艺术风景,无以伦比。
镜头三:中国黄梅戏博物馆
黄梅戏博物馆坐落在安庆市菱湖风景区、皖江公园内,与安庆黄梅戏艺术中心连为一体,是全国唯一的黄梅戏专题博物馆。该馆是以历史文物、革命文物和戏剧文物为主体的全国重点博物馆、综合性国家二级博物馆。黄梅戏博物馆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陈展面积1800平方米,由陈列区、宣教区、互动区、戏剧资料信息研究中心、办公区和设备区组成。博物馆分为“戏曲之乡,源远流长”、“黄梅绽放,梨园奇葩”、“梅开数度,生机无限”、“凝心聚力,再创辉煌”四个篇章。馆内珍藏着大批珍贵的实物、图片资料。
安庆市博物馆共有6个固定陈列,2个临时展厅:一层为书画厅和临时展厅;二层有钱币陈列、安庆古代文明陈列、安庆近代文明陈列;三层有安庆城市记忆、黄梅戏艺术陈列。据2021年1月安庆市博物馆网站显示,中国黄梅戏博物馆、安庆市博物馆两馆共收藏文物万余件,主要类别有古生物化石、石器、陶瓷器、青铜器、杂件、书画、革命文物、戏剧文物等。馆内既有用16毫米老式放映机放映原版《天仙配》等黄梅戏老电影的“怀旧放映区”,也有雾幕成像、幻影成像、大型触摸屏等现代展示设备,许多珍贵的实物及历史照片属首次亮相,一定程度上再现了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黄梅戏一个多世纪以来诞生发展的曲折历程。
1978年,安庆市博物馆开始建设,前身是安庆市阶级教育展览馆,原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熊范二烈士专祠”为馆址,与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安庆市革命文物陈列馆暨黄镇生平事迹陈列馆为三块牌子一个机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7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