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扎根烟威民间文学艺术,求索文化振兴乡村之路

来源:烟台大学法学院 作者:陈昊东 马铃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准确把握新时代民间文学艺术的历史方位和重大意义,以知识产权的角度为新时代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提供思路,求索一条文化振兴乡村的新路径,烟台大学知识产权视野下的民间文学艺术保护调研队的八名队员于7月16日至7月26日对烟威地区的民间文学艺术开展了为期十天的社会调研,现已圆满结束。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民族所拥有的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是传统知识的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民间文学艺术源于群众、扎根基层,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对于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和弘扬。思考如何在民间文学艺术领域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传承和保护机制,实现民间文学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而为新时代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值赋能则成为现阶段需要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

疑乃思之始,问乃学之端。烟台大学法学院的八名同学在发现这一现实问题后,积极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经过组内激烈讨论并与老师反复沟通后决定以专业所学为基点,立足“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理念,成立了烟台大学知识产权视野下的民间文学艺术保护调研队,决定通过对烟威地区的民间文学艺术开展调研,了解该地区民间文学艺术的发展和保护现状,完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为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弘扬提供法律保护,最终探索出一条文化振兴乡村的新路径。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坚持问题导向要敢于触及矛盾,长于解决问题。调研队的同学们在发现问题、确立目标后立即投入到开展社会调研的工作中。在调研的整个过程中队员们始终坚持知行合一的学习态度,前期通过主动自学补课、网上检索资料、邀请老师培训等方式丰富理论知识储备,同时积极联系调研场所、深入基层开展访谈、实地参观获取资料,搭建起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宽广视角。

烟台市胶东民间艺术博物馆是烟台地区典型的非国有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机构,通过与馆长刘子瑛的座谈,队员们了解到民间组织在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学艺术中所具备的活力和积极意义,同时也认识到由于缺乏法律支撑,导致民间组织在传承保护的过程中常常有心无力、遭遇侵权时也无计可施。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政府的宏观调控,导致民间组织管辖机构不明、宣传成本提高、盈利空间被压缩等问题也愈加凸显。

谈到烟威地区的民间文学艺术绕不开素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海阳市,而提起海阳又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海阳大秧歌”这个标志性的文化符号。海阳大秧歌凭借其粗犷奔放、热烈欢快,质朴坦率,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深入人心,从海阳流传的一句“没有秧歌不叫年”的俗语中便可窥见海阳大秧歌在当地人民心中的重要地位,海阳也成为调研队此次社会调研的关键一程。从海阳市文化馆于国光主任的口中队员们了解到了海阳大秧歌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以及目前海阳市政府层面对海阳大秧歌的“放养式+引导式”的保护策略。与海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李世宁老师沟通后,调研队的关注点更多聚焦在了海阳大秧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以及如何通过法律保护来发挥民间组织活力的问题上。在访谈过程中,李老师还向队员们透露了他设想的有关“摄影大赛+秧歌文化节+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计划,让队员们眼前一亮。而在拜访了海阳大秧歌传承人鞠进东先生后,队员们意识到了传承人在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学艺术的过程中对于法律保护的迫切需求,在民间传承人层面急需一套公平合理的评选机制、有组织的管理机制、有鼓励的传承机制。只有重视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构建起一套合理有效的体制机制,才能让民间文学艺术“走的下去”,进而“走得更远”,并且还能“走的漂亮”。

此外,调研队的同学们还在烟台市区利用街头采访的方式,了解了市区群众对烟威地区民间文学艺术的了解状况;前往参观烟台市文化馆、威海市群众艺术馆等展馆了解了烟威地区民间文学艺术的发展和保护现状;通过网络查询搜集了有关乳山大秧歌、胶东花饽饽等烟威地区富有特色的民间文学艺术形式,为此次调研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调研结束后,队员们将基层调研所获取的一手资料作为基础,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作为蓝本,基于专业所学,完善有关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法律法规,以法律之盾加快实现民间文学艺术为乡村振兴增值赋能的目标。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知行合一,将书本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社会实践中孕育真知。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年轻人要多接触社会,补上社会实践这一课,只有和群众实践相结合,才能把书里的水分挤掉,得到知识干货。在本次社会调研中,调研队的同学们始终将“如何利用自己的所学为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和乡村振兴尽一份力,做一次有意义的社会调研”作为团队目标贯穿始终,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的内涵。民间文学艺术立法保护,烟台大学知识产权视野下的民间文学艺术保护调研队将一直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8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悟红色精神伟力,铸时代信仰丰碑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悟红色精神伟力,铸时代信仰丰碑(通讯员:庄妍)红色精神,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记忆;革命文化,凝聚着民族的奋进力量。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是中国…… 庄妍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寻迹日照红色记忆 传承时代奋斗精神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寻迹日照红色记忆传承时代奋斗精神(通讯员:井洁萱)在科技日新月异、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下,人们的目光常常被新鲜事物所吸引,那些承载着往昔峥嵘岁月的红…… 井洁萱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学院暑假社会实践】探寻乌鲁木齐红色印记,传承边疆奋斗精神

【管理学院暑假社会实践】探寻乌鲁木齐红色印记,传承边疆奋斗精神(通讯员:井洁萱)赤旌承风实践队队员怀揣着对红色文化的敬仰,前往新疆乌鲁木齐,开启了一场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 井洁萱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学院暑假社会实践】探寻日照市方志馆:实践中的历史传承与时代感悟

【管理学院暑假社会实践】探寻日照市方志馆:实践中的历史传承与时代感悟(通讯员:张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家乡文化探索的热忱,…… 张蓓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红色脉络,汲取奋进力量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红色脉络,汲取奋进力量(通讯员:程慧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拼搏。为深入了解红色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成效,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赤旌承风”…… 程慧妍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走进日照方志馆,续写红色新华章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走进日照方志馆,续写红色新华章(通讯员:管昕)在探寻红色革命文化的征程中,1月16日和17日,赤旌承风实践队走进了日照市图书馆与日照市方志馆,展开了一场意义…… 管昕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走进西安事变馆,传承先辈爱国魂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走进西安事变馆,传承先辈爱国魂(通讯员:管昕)“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2025年1月19日这一天赤旌承风实践队队员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与探寻之心…… 管昕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踏访日照红迹,传承不朽精神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踏访日照红迹,传承不朽精神(通讯员:展悦芸)在追寻红色精神的征程中,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赤旌承风实践队”的成员们于1月16日及17日走进了日照市图书馆和日…… 展悦芸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悟红色精神伟力,铸时代信仰丰碑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悟红色精神伟力,铸时代信仰丰碑(通讯员:庄妍)红色精神,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记忆;革命文化,凝聚…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寻迹日照红色记忆 传承时代奋斗精神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寻迹日照红色记忆传承时代奋斗精神(通讯员:井洁萱)在科技日新月异、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下,人…

曲园学子服务暖人心,助力社区扫雪除冰

春节前,受强冷空气影响,烟台市蓬莱区迎来持续降雪天气,部分社区道路积雪结冰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为保障群众安全、…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采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1月24日电(通讯员卢航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

最新发布

做有温度的普法志愿者
2021年7月1日,作为第六届知行普法服务队的一员从学校出发,开始了社会实践。本次社会实践的主题是“青心向党沉浸革命老区,知行普法助力乡村振兴。”所以我们的活动主要在革命老区进行的,今年也是中国共产党…
满怀青春热血到乡村基层普法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大学生自我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式,因此对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来说,能在暑假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活动,给了我们一个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自我能力的重要的…
生态文明贵阳行logo背后的故事
Logo设计中“把图画出来”从来都不是最困难的那一步。NIKE、APPLE、BP、IBM,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大师作品拿给会用钢笔工具的设计学徒想要描出来半个小时都能搞定,但是这些作品背后的思考过程是繁复而深刻的,饱含…
在实践中感悟普法魅力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以及依法治国的全面落实,法律的普及有了全新的发展,第六届知行普法服务队以“青心向党‘沉浸’革命老区,法律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法律援助活动在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荻…
调研烟威民间文学艺术,求索文化振兴乡村之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准确把握新时代民间文学艺术的历史方位和重大意义,以知识产权的角度为新时代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提供思…
齐聚民俗文化体验厅,领略多彩贵阳风情
贵阳,一座沉积了百年历史的城市,无数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在贵阳这片土壤扎根、不断生长,绽放出蓬勃的生命力。2021年7月31日,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胸怀百年初心·寻访绿色贵阳”社会实践团来到了贵阳民俗…
民间文学艺术保护调研队:威海群众艺术馆之行
为加深对威海地区民间文学艺术的了解、充实烟威地区民间文学艺术调研的数据资料,烟台大学知识产权视野下的民间文学艺术保护调研队威海小分队的三名成员于7月28日前往威海市群众艺术馆进行参观学习。威海市群…
沉浸绿色生态景致,探寻红色文化贵阳
2021年8月1日,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胸怀百年初心,寻访绿色贵阳”社会实践团一行人来到了贵阳市黔灵山公园,对贵阳城市公园的生态环境及社会文化展开实地考察调研。经参访,实践团队了解了贵阳独特的喀斯…
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心得
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2021年7月5日起,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党史办实事送服务暖民心”的志愿者们在安阳市内黄县余庄村进行党史宣传的社会实践活动。7月5日下午我们来到了安阳市内黄县内黄公园进行宣传,…
安工艺术设计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心得
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2021年7月5日起,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党史办实事送服务暖民心”的志愿者们在安阳市内黄县余庄村进行党史宣传的社会实践活动。7月5日下午我们来到了安阳市内黄县内黄公园进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