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民族文化长期的交流交融、兼收并蓄,共同创造了集各民族文化之大成的中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就作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瑰宝,要积极加以支持和发展”的重要指示。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至关重要。
2021年8月14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彩云之南实践队赴云南省曲靖市开展以“对云南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传统文化的研究及思考”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活动通过线下走访、资料搜集、人物专访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如火把节、踩花节等进行调查研究,旨在通过走访调查,对云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保护,推动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健康持续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
火把节是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狂欢节”。火把节不仅是传承和弘扬彝族非遗文化的重要节日,更是团结村落,走亲访友的一个重要契机。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当地政府都会举办歌舞、打歌、火把等节目,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长街宴,数百米的长桌上摆满了由各家各户端出各式民族风味料理,接著邻里间居民互相问候、共享美食,生动展现了各民族发展的和谐新貌,营造了群众欢乐、祥和、文明、安定的节日气氛,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花山节是云南曲靖地区的重要民族节日之一,每逢踩花节,万余苗乡儿女载歌载舞欢度佳节并开展为期二到三天的文娱活动,美丽的苗族姑娘、俊朗的苗家少年载歌载舞,之后还会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包括歌舞、武术表演、跳芦笙、斗牛、赛马、舞狮子等节目。近年来,为传承优秀苗族历史文化,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云南省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按照“政府主导、群众参与,节会搭台、经济唱戏”的思路,连续举办了九届苗族踩花山节,为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兴盛注入了新的活力。
传承优秀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对推动当地经济转型发展、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升了云南地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有效推动了旅游也的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重要动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21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佳俊摄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5日电(通讯员孙燕)6月29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社会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宫塘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展期间,团队成员在街……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巢院年网巢湖7月4日电(通讯员孙燕)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学工程院组建赴滁州市凤阳县乡村振兴实践团。自2023年6月29日起,团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1日电(通讯员王佳俊)“节俭是道德的统一“奢侈是最大的罪恶”,严格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7月1日,巢湖学院“乡意浓浓志愿服务小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陈悦)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深入农村生活,体味劳作的辛苦和果实的来之不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7月3日,巢湖学院赴滁州市凤阳县助农乡……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7月7日电(通讯员周宇)以“农”为基,助“农”前行。为增强大学生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深入认识了解,6月29日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助农乡村振兴团来到凤阳县官塘小镇了解农产……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承载着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7日电(通讯员孙燕)为了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做实事。2023年6月29日至7月5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助农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进行为……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滁州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农业是国家的根基,是人类生存的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