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心得——老兵永远不会逝去

来源: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新时代戍边人

三下乡心得——老兵永远不会逝去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新。”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千难而前仆后继,厉万险而锲而不舍,在列强侵略时顽强抗争,在山河破碎时浴血奋战,在一穷二白时发愤图强,在时代发展时与时俱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2021年的8月份,我们团队追寻老兵的足迹来到新疆阿克苏地区,进行为期三天的寻访活动。活动第一天,我们与十位援巴基斯坦老兵约在阿克苏银海社区的党员活动室内,几位老人动容的讲述着援巴岁月,从他们的口中得知:巴基斯坦气候非常恶劣,内地的面粉、大米运到时,大多都已变质,能吃到新鲜的面粉时,能高兴一整天,有时候没有吃的,只能吃着难以下咽的脱水菜,在十个人住着的一顶帐篷里,蚊虫多的“一巴掌下去,可以拍死14只”,受蚊虫的叮咬,身上都是血包,有的战士双腿溃烂,只能用青霉素进行简单处理。由于工作的地方温度最高时可以达到五十多摄氏度,睡觉的时候,从印度河用盆子端来水,泼到凉席上才能入睡。没有任何机械工具,前辈们用铁镐、铁锨、炸药、翻斗车,硬是逢山开路,修建出了这条中巴公路。霍老先生说,他从不后悔修建中巴公路,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还是会积极参与其中,把自己如歌的青春岁月献给那个年代永垂不朽的兵团精神!

活动第二天,我们团队前往阿克苏多浪公园寻访杨海涵前辈,从寻访过程中不难看出,杨海涵爷爷是一个非常乐观且热心的人,他精神矍铄,笑声朗朗,给人一种踏踏实实的亲近感。当杨老先生讲起将近半个世纪的知青生活,杨老先生自豪的说,“最难忘的就是在新疆搞发展,搞建设的日子。当时的新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生产力十分低下,是三五九旅的老一辈垦荒者,以及我们十万上海知青在这片亘古荒原上,风餐露宿、开荒造田、挖渠引水,硬生生地在戈壁荒漠上创造了稻麦飘香,牛羊遍地,树木成行的塞外江南奇迹。”他还提到自己的两个一半,“我的一生有两个一半,第一个一半是:一半时间在上海,一半时间在新疆;第二个一半是:一半时间在阿克苏,一半时间在阿拉尔。”退休后,杨海涵往返于上海新疆两地,为建设“上海知青纪念林”四处奔忙。现如今,“上海知青纪念林”被提升为“上海知青园”,以“回归历史、点醒记忆”为主题,通过再现当年上海知青支援建设新疆的场景,独具一格地体现屯垦文化、红色文化、知青文化,把上海知青园建设成继三五九屯垦纪念馆之后又一个阿拉尔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那曾经是一个坚强的群体,青春的激情,热血的岁月。“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老兵精神,铸就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最可爱的人。深深震撼我们的是那个时代的奉献精神。是力度的美丽,是血染的风采,是那南疆红土地上永垂不朽的兵团精神。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也许,曾经的辉煌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渐淡去,但,老兵精神永远不会逝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22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服务他人,贡献社会

2020年7月21日,简报小组的工作已经过半,对于开始较早的对接组已经完成了任务,对于这最近才开始的实践组,我们的对接任务远没有结束。但也正是由于之前的工作经验,小组工作的熟练程度相…… 简报小组暑假社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为他人服务,为社会贡献

2020年7月21日,简报小组的工作已经过半,对于开始较早的对接组已经完成了任务,对于这最近才开始的实践组,我们的对接任务远没有结束。但也正是由于之前的工作经验,小组工作的熟练程度相…… 简报小组暑假社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报道万千实践,体悟社会百味

为帮助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实践活动小队进行更广阔的宣传,让实践小队的活动影响更为深远。信息工程学院简报小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在编辑与排版社会实践小队的新闻稿…… 新时代文明志愿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坚持扶贫准则,助推产业发展

坚持扶贫准则,助推产业发展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今天是7月15日,拾梦向阳科技支农实践队出发的很早,他们今天的目的地十分明确,那就是本地的一个扶贫项目妙妙手……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发展产业促民生,共建魅力新农村

发展产业促民生,共建魅力新农村信息工程学院7月14日,这已经是拾梦向阳科技支农实践队来到夏庄村的第五天,今天实践队的主要任务是参观调研位于夏庄村鹿邑县的另一个产业扶贫就业点—鹿……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到户扶贫暖人心,科技支农助前行

到户扶贫暖人心,科技支农助前行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今天是7月13日,不知不觉中这已经是我们拾梦向阳科技支农社会实践队来到夏庄的第四天了。随着实践队每天的外……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支农到每户,发展产业齐脱贫

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7月12日,按照我校驻夏庄村书记司书记的指示,今天拾梦向阳科技支农社会实践队来到鹿邑县秀梅专业合作社产业扶贫基地,此次走访目的是调查当……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五星红旗在心中,科技支农跟党走

五星红旗心中有,科技支农跟党走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7月11日是我们拾梦向阳科技支农实践队来到夏庄村科技支农的第二天。微风不燥,阳光正好,崭新的一天,就此拉……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与科大讯飞探讨毕业生的就业和再发展问题
为探求毕业生的就业和再发展之路,2021年9月2日,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就“探寻人才培养新路”对科大讯飞进行了参观调研。…
知行合一:聚焦特殊人群需求,商院学子探访上海市第三卫生间
近来,母亲带男童进女厕被斥责引冲突的事件再次引起关注,微博有网友爆料称“男童在景区女厕隔间外偷瞄”,引发了2.1亿的阅读量和关于建设第三卫生间的讨论。现实中,爸爸带女儿外出同样会遇到类似尴尬。第三…
淮阴工学院伯藜学社三下乡:七彩课堂,一路童行
7月12日上午起,淮阴工学院伯藜学社支教团“寄情三树镇,伯藜夏日行“11名队员赴淮安市淮阴区三树镇蒋集九年制学校,开展为期24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开设的特…
淮安学子三下乡:七彩课堂,一路童行
7月12日上午起,淮阴工学院伯藜学社支教团“寄情三树镇,伯藜夏日行“11名队员赴淮安市淮阴区三树镇蒋集九年制学校,开展为期24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开设的特…
三下乡心得——作寻访老兵的小胡杨
三下乡心得——争做寻访老兵的小胡杨机缘巧合之下,我在队长孙金伟的邀请下,参加了这次塔里木大学暑期三下乡活动。我们这个团队的名称叫做“践行胡杨精神,讲好老兵故事”,顾名思义,这个题目的意思就是身…
三下乡感悟——走近耄耋老兵,感悟红色精神
走进耄耋老兵,感悟红色精神“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正值建党百年之际,回望历史,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今天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
一日一观察
八月十三日,我对于在校周边疫情情况展开调查。八月中旬,我借着疫苗接种之际,调查了安徽财经大学东门附近湖滨社区疫苗接种情况以及附近超市里人们对疫情防控的态度。积极接种疫苗是我们当下应该做的事情,…
塔大学子三下乡——寻访修建中巴公路老人
8月16日,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践行胡杨精神,讲好老兵故事“团队前往阿克苏银海社区寻访修建中巴公路的十位老人。在寻访之前,团队成员出谋划策,制定了行程安排并提前定制了印有“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
访科大讯飞,探就业之路
习主席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要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十四五规划强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提出要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
暑期社会实践历程和感悟
为了深入贯彻新时代下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让大学生更好的了解和逐渐适应日后的社会,从而开拓视野,增长才干,锻炼个人能力,提高了自身思想,完善自身道德观,了解更多知识,感受和更多在学校学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