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加清晰细化的聊城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寻非承艺暑期社会实践全体成员去往位于古城区区东大街东昌湖畔的东昌木板年画博物馆亲身体验东昌木板年画这一极具东昌特色的非遗文化,东昌特色木板年画已有近300年的历史了,同时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年画、门神画为一体,构图较简单、整体感比较强,人物形象古朴鲜明。
此次学习由东昌木板年画传承人徐秀贞老师教授,徐秀贞老师退休十多年一直致力于东昌木板年画这一项工作,自费创办东昌木板年画博物馆,只为让更多人了解木板年画这项弥足珍贵的非遗文化记忆。她将自己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东昌木版年画的学习和传承上,老师的工作室里满满的陈列的自己创作的样式繁多的年画,琳琅满目的作品在述说着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故事。活动的第一阶段,团队成员先是参观了徐老师的工作室和一系列的作品展示,徐老师先是给团队成员们讲述了木板年画的历史及制作工艺以及用途,随后徐老师便向团队成员展示了将线稿印刷到画纸上的过程,过程看起来简单,但需要耐心和细心,才能使线稿达到一个能够在后期正常使用的效果。在教授的过程中,徐老师提起自己当时对木版年画进行的宣传活动,将木版年画免费发放给过路的行人。徐老师说道:“有时会有骑着电动车的人会停下来看,但很快就会走掉,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去欣赏。”言语中透露着无奈,团队成员也表示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人们很难去沉静下来好好的去体会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希望此次活动可以唤醒一部分一们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在徐老师展示完印刷线稿的过程后,团队成员也先后进行尝试,在实际的操作中,去感受木版年画所向大家表达的内容。团队成员一一上手实践过后发现其实这项工艺并没有大家想象中这么简单,其中隐藏着很多的细节需要注意,对于团队成员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徐老师进行了一一地指正,比如:用墨较少、用力不均匀等问题。团队成员也及时的加以改正找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
第二阶段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张老师为团队成员教学了如何刻板,刻板这项木板年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特别严谨不能有一分一毫的偏差,不然在后期的拓印过程前期的努力都白费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形容的一点不为过。张老师给同学们认真讲解了刻板的步骤、刀法、用木的选择及注意事项,随后给大家示范了一个年画娃娃的刻板过程,全程团队成员都认真观察老师的手法及技巧。老师实践过后大家也都亲身实践了一下,也认识到了自己和老师的差距,大家也表示出了自己的热情,这次之行大家真的收获颇丰。
此次实践之行的最后,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坐下来和几位非遗手艺人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现在身为手艺人他们的无奈,设身处地的想徐老师为东昌木板年画倾注了自己毕生的经历,为了非遗传承70多岁的徐老师奔走世界各地宣传木版年画,只为更好的传承。徐老师说在自己传承非遗的几十载看到人们对于自己民族非遗文化的漠视更多的是无奈和心酸,现代人接受的事物越来越新鲜对于传统的文化选择无视这种局面大家都不希望看到,希望在保护国家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条道路上,手艺人们不是孤军奋战,而是我们大家一路同行。此次7月17日—7月18日为期两天的非遗体验之行大家真正的把自己放在的非遗守护者的位置上去关心爱护这些熠熠生辉的非遗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26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