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聊城特色葫芦雕刻非遗文化,寻非承艺小分队实践成员去往闫寺街道办事处的王香坊村,去找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树峰去学习这一项中国民间艺术。我们想艺术家学习这门技艺,并帮助宣传推广葫芦雕刻这项非遗文化。调研伊始,实践团队成员在东昌葫芦雕刻传承人王树峰的带领下先是参观了他平时创作的工作室,小小的工作室里满满的陈列的王树峰老师雕刻的精美的作品,王老师热情的给团队成员讲述这些作品的类型以及创作背景等。了解完这些,王老师又给大家讲述了东昌葫芦雕刻的历史,由于聊城特殊的地理位置极适合葫芦生长,古代宫廷艺人王和尚研究在葫芦上雕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用来饲养蝈蝈,后来当地人觉得有趣实用价值也高就纷纷模仿他,于是葫芦雕刻就慢慢的流传开。东昌葫芦是聊城最巨有代表性的非遗文化之一,可谓是家喻户晓,
非遗传承人王树峰老师详细的给团队成员讲解了葫芦雕刻、葫芦压花、葫芦烙画、磨具葫芦等类型,并详细的给团队成员讲解了片花、烙画、雕刻等工艺技法,王树峰老师给大家做了详细的示范,就如何用刀、如何片花、如何雕刻等给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随后团队成员都一一上手尝试,经过一一的实践过后团队成员们发现这项工艺并没有那么简单,小小的葫芦蕴含着大大的哲理。在葫芦雕刻时行刀速度、力度以及落刀方向等各个方面都蕴含着很多的学问。在这一点上王老师表示一定要多联系,他说在自己联系葫芦雕刻的初期自己一个技法就要联系上一个月,这一个月就一直练习这一项技法直到自己熟练掌握为止。想要“刀下生花”就一定要“孜孜不倦”努力练习,团队成员利用这一天时间不断联系,终于初见成效。这一天感受着刻刀在葫芦上不断的旋转,木屑随之飞落,仿佛感受历史轮轴的缓慢流转,将大家带到了那个车马邮件慢的年代体验着岁月的静好。
调研中小分队成员也了解到为迎合市场许多手艺人也做了创新,但同时不忘记老祖宗的“本”,并没有失去其原滋原味的精髓。东昌葫芦雕刻这项非遗的发展壮大同时带动了多产业的发展,当地居民的土地不再是单纯的玉米、小麦轮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种植葫芦,当地的独特气候、土壤条件极其适宜葫芦的生长,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不菲的收入加速了乡村振兴。同时王树峰老师表示,自己也创新发展迎合“互联网+”发展,开创了自己的淘宝店铺平时自己的爱人来打理,这样不仅仅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也助力东昌葫芦远销世界提高了东昌特色非遗的知名度,呼吁更多人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26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