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曾有此言,意为终日思考钻研却不学习实践是无用的。我深信此言,在学习生活中注重实践,对于看到的、听到的事情乐于去分析事情的逻辑性以判断其真假,条件允许时也十分愿意自己去探究。对于韶山红色文化和红色历史,我一直心怀向往,想亲眼去看看,亲自去感受一下。正值学校鼓励学生在假期做社会实践之际,我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对韶山的红色文化进行寻访调研。
韶山是一个蕴藏浓厚红色基因的城市,有着诸多红色文明和历史建筑,我们时间不多,只够粗略探访一二。因为这里我主要是谈感想,就不按时间顺序慢慢讲述实践过程了,直接讲述我的感想。
首先,我发现以往我对韶山的红色文化及历史的理解有些狭隘。以前我理解中的韶山就是中国各族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故乡。而我们采访的一位老师点醒了我——韶山不仅是毛主席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劳动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更是全国著名革命纪念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其次,这次对于韶山红色文化及历史展开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我们大学生对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的关心程度都还不够。对于韶山红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方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进行探讨和分析,以下是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从文化传播角度看,韶山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传播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传播目的以教育为主,传播受众有限。传播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和策略,必然带有一定的目的和目标。从这个角度看韶山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播,其更多体现着教育功能,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文化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等层面。因为更多的强调了韶山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教育意义,所以其受众更多地预先定位在了从小学到地方大学本科等这一系列正规学校教育部门的老师和学生群体。这一点可以从韶山区域所设立的博物馆、遗址遗存纪念馆等处的参观者身份组成大多数是各个教育机构组织的学生群体上看出来。尽管文化传播的诸多功能中,交流教育功能不容忽视,但是文化传播的目的、功能却不限于此。从文化传播角度看,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毫无疑问担负着教育功能,但是也不能忽视它所能彰显的经济的、人文的、政治认同等其他功能。我们可以说,从传播目的角度看,以教育为主的红色历史资源传播定位,因过分强调地方区域社会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教育意义,不仅弱化了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其他的多重功能作用,也无意中限制了传播受众来源构成,进而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传播的内容、方式、效果等都会产生连锁式影响。
其二,传播内容大多以遗址和纪念馆为主,传播效果有限。韶山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中已经较具规模的主要是遗址和历史博物馆及纪念馆类。广义上,我们可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遗址和历史博物馆及纪念馆都属于物质文化类,是文化“记忆”与传播的重要工具。历史文化遗址是多重信息的聚合,其本身及对历史旧物旧址的展示,实际上在传递无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历史博物馆作为文化景观,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在展示与“阅读”中,与受众形成双向互动,从而完成文化信息的交流传播。纪念馆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承载着公众对红色历史文化的纪念,凝聚着集体的记忆,在传播中也昭示着地域认同。韶山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传播中秉持着以物质文化传播带动精神文化传播的思路,这是富于创建的。但是单纯以遗址、历史博物馆及纪念馆等为对象,传播内容过于单一。
其三,传播媒介以传统传媒为主,未能多元整合。从传播媒介的角度看,韶山市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主要以电视、地方日报为主进行相关信息的宣传。电视、日报都属于传统传媒。在全球数字化网络化现实情况下,传统媒体都在向数字化和移动客户端方向靠拢。特别是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等因未能与日新月异的新媒体融合,所以一般大众很难主动搜索到此类版面或了解到相关信息。所以红色历史文化信息在博得公众的关注方面非常不理想。
其四,传播策略以图文为主,欠缺灵活互动性。正如前文所述,韶山市目前主要以遗址、历史博物馆及纪念馆等为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播对象,传播这一信息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文字和图片结合,以静态的叙述性、描述性方式,向观者传递文化信息。这属于间接的传播方式。间接传播中,需要观者自己捕捉图文信息,图文处于“等待”被阅读的状态。而且,文化的间接传播中,属于单向的信息流动,即观者只能阅读信息,而无法与图文交流互动。这些无疑使红色历史文化信息流转传播效果打了折扣。
针对韶山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传播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想提出以下几方面具体的对策:
开阔传播思路,建立多元目标导向的传播目标。从地方区域发展的角度看,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不仅负有教育意义,还担负着为地方区域发展服务的经济功能、建立地域城市人文形象的文化意义、传承红色文化精神的媒介功能等。有鉴于此,地方社会在进行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播中,就需要开阔思路,以多元传播目标为导向,立足区域发展和形象建构,结合地域优势和特点,建立起既有中國总体特征,又兼具地方特色的,具有区域魅力的红色历史文化传播体系。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传播定位的多元化,不仅可以拓展目标受众,而且能结合韶山的旅游胜地优势和地方特色,开发出更具地方魅力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传播模式。
深入挖掘红色历史文化内涵,拓展传播内容。深入分析韶山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传播内容集中在遗址、纪念馆等比较狭窄的物质对象上,原因主要还在于对红色历史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广义的红色历史文化可以从器物、精神和制度三个层面来理解。器物层面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主要表现有:战争和重大事件的发生地、重要会议的会址、重要机构的办公地旧址、名人故居或纪念堂、革命烈士陵园、各类纪念馆等。精神层面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主要表现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制度层面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主要表现有: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所创建的理论、钢领、路线、方针、政策等。在重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概念涵义的基础上,才能将其全面整合到传播观念和策略中,才能真正做到文化创新和推动地域发展。
整合传播媒介,形成链条式传播。目前韶山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传播主要依靠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无法融入媒介传播的国际化、全球化趋势。这早已经是信息全球化时代,文化传播网络化、数字化、科技化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而且,要突破媒介传播的瓶颈,利用媒体优势资源,也要关注传播受众对新媒体的使用普及情况。目前智能手机已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微信、移动客户端APP等已经是人们无法离开的新媒体工具,文化信息的传播路径也需要将这一新趋势考虑进来。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传播是政府组织信息的传递与共享。结合韶山地域发展的实际情况,要改善创新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播,必须整合传播媒介,将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及移动客户端整合为互相融合的链条式一体化传播模式。这有利于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传播的广度和便捷性,有利于提高政府进行包括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传播在内的所有信息传播的实时效率。同时,这也会强化政府地方文化传播的个性化,提高地域社会文化自信。
深化传播策略,灵活运用多种传播手段。传播手段是文化传播中的关键环节。结合韶山市实际情况,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播手段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专题报道、图片宣传、歌舞表演、邀请专家学者交流研讨。专题报道能“聚焦式切入、全景化涵盖、多维度透视、整合式编排”,因此在文化传播中占有优势,成为“扩大社会影响”,提升形象与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图片宣传虽然是比较传统的传播策略,但因其内容灵活、适合人物、事件的历史性题材等特点而在红色历史文化传播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可将红色历史文化相关的人物、事件等通过画册、明信片、挂历、旅游纪念品等方式进行灵活传播。音乐表演具有生动性和感染力,并能不同程度地复活历史场景,能对红色历史文化传播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通过策划以红色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歌唱舞蹈比赛、文艺汇演等,来展现那段难以忘却的历史。研讨会具有权威性,有一定规格的高级别研讨会能吸引和邀请到领域内知名人士参与,不仅可以在议题上拓展深入交流,而且能扩大开会地点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因此在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传播中,可以就相关主题邀请專家学者交流研讨,拓展红色历史文化的理论视域,以此带动现实发展。
通过这次对韶山红色文化的探访研究,我对其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新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有了更多期待。红色文化蕴涵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先驱的政治理想、爱国情怀及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认为对于这样的实践,应有更多的人去参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28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