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时代对语言沟通的准确性、时效性提出更高要求,推广普通话的运动让普通话在华夏大地被普遍接受。人们的沟通已不再受到语言不通的阻碍。与之相对的是,地方方言的使用频率降低,使用人群在减少。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追问:方言及其承载的文化是否也在消亡?基于此,“‘民以食为天’——吴语中的饮食词汇研究”团队以吴方言为基础,饮食词汇作为切入点展开了一系列调查研究。
本次实践调查,我们主要调查对象为吴语方言使用者及吴语区内人群,以江淮方言使用者作为辅助参考对象。调研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下部分包括实地走访、采访和采集语料。线上部分包括发布调查问卷,语料整理和数据统计分析。最终目标为:(1)通过实地考察,记录吴方言、江淮方言中的饮食词汇,结合作家作品,整理具有地方特色的语料。(2)在词汇层面,从构词法、语义结构,语用类别等角度对饮食词汇进行比较分析,在语料库中详尽分析方言在构词方法选择上的倾向,语义结构差异及其原因,褒贬义与文化内涵等。(3)句法层面,寻找独特的方言饮食词汇及可以与语素搭配形成新词的案例,并分析原因。(4)文化层面,关注各地文化在方言中的积淀,将方言词汇与各地文化风俗关联比较。
线下调研中,通过在苏式面馆、山塘街等地的采访,我们发现目前吴方言的使用情况较为良好。相较一些濒危方言(黑龙江站话、客家话等),吴方言使用者数目大、使用范围广。例如,本地人在饮食中大量而熟练的使用方言。中老年群体对方言的熟练程度和使用频率甚至超过普通话。在面馆采访期间,我们注意到常有用方言点单的顾客。另一方面,青年人一般在家庭中使用方言,在公共场所仍使用普通话。年轻一代方言习得一般源自家庭环境,普遍掌握但水平熟练者不多。但年轻一代对方言的保护、传承意识强,这令我意识到老人对方言的掌握和年轻人对方言保护的热情的有机结合将是方言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手段。
在山塘街的采访聚焦于来往游客身上。我们希望通过采访手机各地方言中的饮食词汇语料,同时了解对于方言的掌握情况,由此推断某方言的生存情况。我们通过采访获得有效结果数十条,这大大扩充了我们的语料库,满足了我们对于美食的好奇心。我们发现,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人对方言的了解更加深入,某种层面上印证了少数民族政策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线上调查中,我们在调查问卷中有了新的收获。从较为流行的文学作品入手,我们发现仅有25%的受访者曾经阅读过方言写成的文学作品,表明受访人群对方言的接受程度并不高。针对吴方言去受访者的调查中,近半数受访者完全能够听懂吴方言,但能够熟练使用的不到两成,听和说的矛盾较为明显。会说吴方言的受访者无一例外提到了家庭影响,说明对于年轻一代,家庭仍然是主要的方言传习所,口耳相传仍然是方言传承的主要手段。针对吴语饮食词汇的变化,有受访者提及普通话使方言词义细化,如吴方言“吃”“喝”统称为“吃”(吃饭、吃水),现在人们也会说“喝水”。九成外地受访者仍然通过耳濡目染掌握了方言,再次说明语言环境的重要性。不会说方言的受访者表示在学习普通话后丧失了方言技巧。在方言与美食的关系上,超过半数受访者愿意用方言向别人介绍家乡美食,85%的受访者认为方言特色的饮食词汇具有实用性,77.5%的受访者认为方言对本地饮食文化产生影响。数据客观上说明方言与饮食文化之间相互的关联性。方言保护与饮食文化传承呈现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对方言志饮食词汇的整理过程中,我发现其中除了本地人耳熟能详的当地美食外,还有许多外地美食。进一步查询中我发现,一方面,文化融合是外地美食进入当地人食谱中,另一方面,外地美食经历本土化,根据地方食材与本地人口味偏好而改良,保留原名的同时形成一道道新菜。这一过程造就了瑰丽的中华饮食文化。
总结下来,在普通话占据主导地位的同时,吴方言的保护传承已经得到重视。作为传承主力的年轻人对方言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对方言现状也缺乏关注。而更多濒危方言的现状则更加不容乐观,方言保护仍然任重道远。
为此,我们提出一些建议。政府通过地方文化建设,赋予基础设施以文化特色,如方言报站,用方言点缀城市文化。地方电视台保留方言节目,让方言浸润市民生活。推动方言专项计划。苏州于2020年开展方言保护公开课,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传承保护姑苏软语。教育层面,地方学习有条件开放方言选修课和兴趣小组,从学校中寻找方言传承人。高效利用自身优势,推动方言科学化、体系化、专业化,以科研手段加深学生对方言民俗的理解认识,助力方言传播。最后,家庭环境十分重要,应当有条件的为新一代保留一定的方言语境,这仍是方言保护传承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28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