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合工大资环学子三下乡探索黄梅戏中的红色文化有感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作者:张俊

2021年7月23日,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黄梅戏再现红色故事,赤子心传承革命风骨”暑期实践团赴安徽省安庆市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载体之一的黄梅戏中的红色精神。

若说光阴似箭,那青春就若弦,在箭还未停下,时青春就已经脉动而过。拜伦说过:百日莫空过,青春不再来。在有限的人生中,青春是最易起舞的岁月,在这最为精彩的岁月中谱写属于自己的美好故事,莫让我们的青春在无所作为中消磨殆尽,徒留寂寞。

今年的七月是值得写进我青春的七月,从为期6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见到了许多不一样的人,学到了许多从前未有听闻的知识,品味到了有别于平凡生活的日子,也听着不同的人讲述着不同故事,收获到了我无法在校园中得到的东西。

合工大资环学子三下乡探索黄梅戏中的红色文化有感

图为团队成员在观看《不朽的骄杨》后采访摄影师

在活动开始前,我们组员和组长对活动进行了尽可能详尽的安排与筹划。确定活动目的,明确活动主题,为保证用语正确且切合主旨,大家认真纠察用词,改了一遍又一遍策划案。为想出访谈问题与调查问卷,可谓是绞尽脑汁,每一次的小组会议常常会为想尽可能完美地完成每一个部分而延长时间,从晚6到10点也是平常之事。毕竟这是一场由我们自己所主导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的所作所为不仅仅是为我们自己负责,更是在为我们母校负责。在外实践,我们就是顶着合工大的名头行事,固然就要把我们的本职工作做好,不能为母校抹黑。

人们常说大学或是人生的主旋律是孤独的,这个道理无法否认。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就可以在大学生活中过得多姿多彩,结交不同的人,聊着不同的话,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思想。而有的人却在4年过去后才发现,除了自己的舍友就没几个聊得开的人呢?其实大家就是少了一个坐在一起讨论一个问题的契机而已,这也是为什么学校的领导常常鼓励大学生要走出宿舍,多进进图书馆,多出去锻炼锻炼,多出去遇见不同的人,多思考发生在自身周围的事。一个目的当然是让学生不要呆在宿舍中沉迷电子设备,荒废学业。

合工大资环学子三下乡探索黄梅戏中的红色文化有感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进行题为“挖掘黄梅戏中的红色基因”线上直播宣讲,向大众宣传黄梅戏中的红色故事

还有的目的就是鼓励大学生多出去走走,多结交朋友。就如三下乡活动,来自不同专业的人集结到一起,为一个策划共同谋划,分享自己的思考,辩证他人的想法。在实践过程中,与组员们一起办事,在遇到问题时,集众人之所长解决困难,面对天气变动而造成的预先计划无法执行的情况,另寻出路。在任务出色完成时,大家一起聚在烧烤摊上,谈论着活动中不足和值得改进之处,分享着自己所看所闻与所乐,在一言一欢中为自己所做出的努力喝彩,为他人的付出喝彩。就这样不同的人就聚集在了一起,在一步步前进的过程中不断了解着对方,浪漫点说就好比不知不觉中走进了对方的生活,了解对方的喜怒哀乐。就是这样我们的生活就因为这样一次次的与人的交际中而更加丰满,我们的见识与思考能力在一次次交流中增长,而我们之间的心也在一次次的相互接近。而我们的青春也因为彼此高昂起舞。

合工大资环学子三下乡探索黄梅戏中的红色文化有感

图为成员与黄梅戏博物馆领导人面对面了解馆方对于黄梅戏中红色文化展示及对红色精神宣传的措施

所以说不必嫉妒为何他人的生活多彩,不必因此而心生不满。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羡慕嫉妒恨,不就是因为他人拥有了我们自己也想拥有的东西吗?那既然这样,为何不可以去想这样的人借鉴,学学他们是如何让你心生羡意,当然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可复刻的,你不必原搬照抄,我们所要做的不过是将自己投身到人与人的交流中,毕竟人类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说不就是人之间的社交史吗? 好了,个人成长感悟就说那么多。回到实践内容本身。这个时代我们常常谈及互联网+这种将两种事物有机融合的概念,并以此达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实际上在黄梅戏与红色文化之间也是擦碰出了一次次绚丽的焰火。一个是中国国粹,一个是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最为重要的文化,两者的相互糅合诞生了诸如《江姐》,《不朽的骄杨》和《大别山母亲》等等的优秀剧目,黄梅戏细腻且柔和的唱腔不同于京剧,在叙事上也就具有了其特殊的优势,以演绎红色故事的方式来更为不急不慢地讲述故事,将观众渐渐带入情景,使其在不经意间体会到,品味出故事中所蕴涵的红色文化。本人在有幸于安徽大剧院观看了《不朽的骄杨》一剧后感受颇深,特别是剧中舞台与灯光的处理加深了我的体验。当金色的灯光犹如初升的旭日发出的光芒洒在演员身上时。我的心灵受到了反复被敲动了一般,一股莫名的情绪涌上了心头,或是为杨开慧的忠贞所触动,或是被那个年代赴汤蹈火的人们的红色精神所触动。我生出一股如此的人们,如此的精神神圣不可侵犯的敬意,我未曾想过黄梅戏与红色文化可以如此之契合,如此之相得益彰。当然可以说的不只是黄梅戏剧目,我们的团队还到过黄梅戏博物馆,一览黄梅戏历史,寻找它与红色文化的交集;我们拜访一代宗师严凤英的旧居与故居,了解大师的身平;我们造访过黄梅再芬公馆,与副馆长与演员展开了黄梅戏与红色文化的访谈。见到的历史很多,学到的知识不少,也同样认识到了红色文化在黄梅戏这一艺术载体中所蕴含的强大生命力。

合工大资环学子三下乡探索黄梅戏中的红色文化有感

图为“黄梅戏再现红色故事,赤子心传承革命风骨”暑期实践团全体成员合影 热心路人摄

最后,我希望大家能主动地接触红色文化与黄梅戏,当你真正走进它们时,你就会发现你渐渐地被它们的魅力所折服。还有我希望,我们大学生都能合理地调节孤独与社交,这样我们在提升自己的同时也能遇见和自己一样进步的可爱的人们。(通讯员张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33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普法+调研双向联动 泰州探索地方性法规宣传新路径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规宣讲零距离 民意调研解民忧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宣传模式走进景区 法治文化融入市民生活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早茶博物馆里话“标准”——泰州创新“法韵茶香”沉浸式普法新模式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模式:历史保护法规宣传融入名城文化肌理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入村进景区 创新守护“千垛画卷”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车站:易拉宝+问卷推动条例“声”入人心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校园:情景剧+趣味问答助力水环境保护与防溺水教育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哲学学院赴凤凰县开展“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传承对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促进作用研究”调研的社会
一、前期规划:本着“真理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的理念,我们参加了本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哲学专业的学生,我们致力于探索普遍的国家治理与特殊的民生问题之间的关系。所以在陶文佳老师的…
“生命之约,让爱延续”——生命之约志愿服务队在徐州吉山老年公寓举行海姆立克急救法教学
7.21日,“生命之约,让爱延续”——生命之约志愿服务队在徐州吉山老年公寓举行海姆立克急救法教学活动。上午10点,团队抵达吉山老年公寓。11点,团队志愿者完成现场布置,开始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教学。首先,…
千年敦煌学,再现艺术”飞天情“
探索千年敦煌学,再现艺术“飞天”情——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学子敦煌实践活动中国文化传承千年经久流传,绵延不息。对中华民族的传承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
集体活动中的支持策略研习反思
集体活动中的支持策略研习反思集体活动中幼儿的探索行为是出于幼儿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理而产生的,这是幼儿主动学习的一种行为方式,也是幼儿从教师提供的环境中通过观察、思考、尝试而产生一种行为,有助于…
看家乡发展——2021西南大学暑期实践三下乡
导语:2021年7月13号,一支来自西南大学的,名为湖南娄底小分队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娄底市新化县水车镇成功汇合,前往湖南省新化县水车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水车镇”在2019年9月22日,新化县水车镇(梯…
传承湖泗历史文化发扬古窑时代意
为了探寻青白瓷和青瓷历史起源,并更好地了解青白瓷窑和青瓷窑文化以及湖泗窑群文化传承现状,8月26日下午两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陶瓷与艺术协会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同学前往了江夏区夏祠村进行调研学习。到达…
新学期展望与旧学期的总结
这几天的党史学习让我获益匪浅,最开始接触这档节目的时候,我就被选手们如长河般的站位吸引了,全国这么多所大学的佼佼者们齐聚一堂,进行着激烈的竞答比赛。让我看到了全国各学校“百花齐放”的局面。最让…
传承桑植曲 非遗铸湘魂——非物质文化遗产桑植民歌传承人谷彩花专访
(指导老师:郑鹏王恋通讯员:满艺尹宝鑫)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且世代相承的一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传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依靠口耳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链逐渐断裂并慢慢湮灭在…
南京中医药大学成长驿站三农调研:红旗热血心中留,法治筑基强信念
桑植:乡村振兴正当时
(指导老师:郑鹏王恋通讯员:刘方钰)9月6日,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赴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暑假社会实践团成员为了解桑植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以及桑植文化产业对当地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在线上与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