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心理课堂诉真情,实地家访暖童心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徐乐

7月16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映山红”社会实践团队在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花山村村委会议室开展“一颗红心,温暖青山”主题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观看心理视频、烦恼你写我读、实地家访的形式展开,旨在通过倾听留守儿童内心的声音,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让留守儿童健康茁壮成长。

实践团队齐努力,心理健康进课堂

“映山红”社会实践团队在课余时间询问留守儿童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情况,了解到山区地区的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并不完善,许多孩子没有或很少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实践团队队员们更加感到让心理健康教育课走进孩子生活中的重要性。在课下实践团队队员们认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备课,准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频、孩子们倾诉心中烦恼的卡片、“装烦集装箱”。7月16日上午,实践团队队长曹静给孩子们普及了心理知识,让孩子们认识到存在心理问题是正常现象,让孩子们从内心正视心理健康问题。队长的宣讲使孩子们对心理问题有了正确的认知,小朋友们纷纷和小伙伴分享起心里的小烦恼,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一纸卡片诉烦恼,你写我读齐商量

实践团队队员们见孩子们敞开心扉,讨论得热火朝天,于是给每位小朋友发放提前准备的卡片,让孩子们将自己的烦恼以匿名的形式写在卡片上,再请小朋友们从“烦恼集装箱”中抽出卡片,大声读出卡片上的内容。小朋友们对小伙伴的烦恼都很好奇,纷纷举手上台读卡片,“奶奶将我房间抽屉的锁撬开了,我很烦,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一位小女孩读到了这样的卡片后陷入了沉默,坦言道爷爷奶奶有时确实和自己在思想上有很大的鸿沟,他们不了解自己的想法,会使自己感到苦闷和无助,座位上的小朋友们也积极的为这样的情况出谋划策,“可以和家人沟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不好意思的话,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告诉家里人自己内心的想法”、“不要正面和家里人起冲突,他们是关心我们的,只是爱的方式不一样,可以冷静下来后再沟通”。更多的孩子面临的是来自学业上的压力,害怕自己不能考上好的高中和大学。对于同伴的烦恼,孩子们都热心的提出自己的建议,他们的懂事,考虑问题周到全面,远远超出同龄的孩子,这让队员们感到既吃惊又欣慰。

图为实践团队收集到的该村孩子的烦恼卡片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昕摄

最令队员们震惊不解的是一位十岁的小女孩的烦恼“害怕将来找不到好的工作、结不了婚、生不了小孩。”一位十岁的小女孩有这样成熟远超其他小朋友的担忧令队员们疑惑不解,于是队员们在了解这个小女孩的基本情况后决定进行家访。

实地家访促了解,携手共同护童心

队员们了解到这个孩子名叫董芯瑶,是一名四年级的学生,成绩一直是班上的第一名。“她第一天来的时候很沉默,不说话,情绪很低落,显得忧郁。”这是一位队员的回忆。但是经过队员刘婷及其他队员的开导,董芯瑶明显活泼开朗起来,会和队员玩“躲猫猫”的游戏,会分享自己的小故事,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多了起来,身上那股不属于她那个年龄的成熟褪去,她孩子气的一面开始展现出来。

7月17日下午,“映山红”实践团队队长曹静带领队员前往董心瑶的家里,了解到她是村里的贫困户和留守儿童,爸爸妈妈在她三岁的时候离异,妈妈已经重新组建了家庭,在新的家庭中需要照顾5个小孩,很难也没有精力顾及到她。爸爸在大连做油漆工,平均两天沟通一次。在小董芯瑶的印象中妈妈只回家看过她一次,在队员问她有什么话想对爸爸妈妈说的时候,她说:“妈妈在广州做工非常不容易,还有5个小孩需要照顾,希望她可以照顾好身体,不要太累。”提到爸爸时,董芯瑶说:“爸爸工作很辛苦,还给我买零食,还要寄钱给爷爷奶奶还有我,我常常会想爸爸的钱会不会不够用,如果不够用他流浪街头的话,会不会被饿死,会不会被人打死。”听到小董芯瑶稚嫩朴实的话语,队员们禁不住笑了,董芯瑶一脸认真的强调“我真的是这样想的,不止一次,我很担心爸爸,希望他可以抽空回家看我一次。”听到这里,队员们纷纷红了眼睛。但是小董芯瑶的脸上仍然很平静,看不见太多悲伤。这个年幼懂事的孩子已经习惯了用坚强乐观来做掩饰,总是以平和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磨难。不仅如此,她还关心身边的人,就像冬日里的暖阳,给身边的人送去温暖。“有次下大雨的时候,我和她说了我的雨伞有点漏雨,没想到这个小姑娘就记住了,还贴心的让因为喜欢她而送她回家的书记开车送我回到了住处。”这是队员杨亚君的叙述。

图为实践团队到童芯瑶小朋友家进行家访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昕摄

“一颗童心,温暖青山”主题活动进行到这里,也就进入了尾声。本次活动不仅让小朋友们了解了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识,使孩子们内心的烦恼得到倾诉,还实地寻访留守儿童,给他们带去温暖与关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36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环保在我心,环保宣传初见成效

通过我们一行人长达两个星期的努力,同学们节能低碳的意识初步形成,同学们对各项环保措施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今天的活动就是验收本次暑期环保科普之行的大检查,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这里有话说”线上采访圆满结束

为了能够更好地调查民众对环境保护概念,以及对“碳达峰”“碳中和”等词语的了解程度,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于7月26日展开了线上问卷调查的调研活动。调研问题主要以……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环境保护,你我在行动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增加,环境危机频繁出现,人类的生存正在面临严峻挑战,生物多样性在不断减少、冰川融化……为了缓解环境的危机,世界各国提……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把环保“袋”回家——环保袋设计绘画活动顺利完成

为了响应本次活动的主题:绿色出行,白色远离。环保你我,健康环境,理学院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机动组的全体成员于7月25日在理学院二楼开展了把环保“待遇”回家——环保袋设计绘画活动……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设计环保袋,绘画绿色图

今天上午由理学院志愿者策划、组织的“把环保‘袋’回家——环保袋设计绘画”活动在理学院圆满结束。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不仅在动手制作方面收获了很多,而且在活动中了解了环保袋对于环……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把环保“袋”回家

作为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的成员,我们今天进行了环保袋的学习与制作。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二氧化碳问题严重,资源逐渐短缺,但是人们却依然铺张浪费,上超……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折纸活动,寓教于乐

古往今来,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最近几百年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下,被过度消耗了太多。我们每天都在产生垃圾,而它们原本也是自然界中的资源,如今他们不仅被我们丢弃,还得支付一笔……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环保小发明作品展圆满完成

为了启发大家创新性的思维,并得到动手实践的机会,同时为了响应“环保”这一主题,环保科普团队于七月二十四日在墙壕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本次环保小发明作品展活动。科普环保团队……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子三下乡:汉字形体探秘,一纸图画诉情
2021年7月19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映山红”社会实践团队在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花山村村委会议室开展了特色书法课。实践团队队员徐乐为花山村的小朋友们上了一堂有趣的书法课,带领孩子们一起探…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子三下乡:汉字形体探秘,一纸图画诉情
2021年7月19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映山红”社会实践团队在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花山村村委会议室开展了特色书法课。实践团队队员徐乐为花山村的小朋友们上了一堂有趣的书法课,带领孩子们一起探…
广东海洋大学实践队赴汕追寻红色交通站革命印记
广东海洋大学实践队赴汕追寻红色交通站革命印记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广东海洋大学“追党筑芳华”实践团队于7月17日至21日去往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开展以“走进红色交通站,寻忆百年光辉路”为主题的…
三下乡社会实践:巢湖记忆:与城市渐行渐远的传统手工艺之巢湖四大件传统美食调研
为寻找与城市渐行渐远的传统手工艺,了解巢湖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历程与历史故事,带领人们挖掘与城市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将逐渐被人们遗忘的传统手工艺拉回大众视线,了解其故事,弘扬其文化,学习其精神,巢…
社会实践三下乡:西农赴杨凌周边居民饮食营养与安全调研队8月27日调研日志
为了更加真实地了解元树村当地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对当地的村民进行了随机采访,并对当地的几家农家院主任进行了采访。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多居民在超市买水果蔬菜,食用前会进行冲洗,也有一小部分居民自己…
三下乡社会实践:巢湖记忆:与巢湖城市渐行渐远的传统手工艺之弹棉花
为更好的了解巢湖市柘皋镇传统手工艺弹棉花,寻找在科技时代被人们遗落在乡镇角落的传统手工艺文化,巢湖学院2019、2020级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校级重点团队——巢湖传统手工艺实践团于7月14日赴巢湖市柘皋镇开…
社会实践三下乡:西农赴杨凌周边居民饮食营养与安全调研队8月26日调研日志
为了解元树村居民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我们对元树村社区负责人进行了采访。我们发现村里涉及食品安全的比较少,食品安全只是平安建设下面的一个小范畴,一般来说食品安全指食堂、饭店这类的东西,村上不…
安徽学子三下乡感悟稿:以爱之名,抚慰童心,助力梦想
5月5号,我很荣幸的加入了安徽师范大学赴安庆“映山红”暑期实践团队组建的一只人数为15人的队伍,并将于7月14日前往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花山村开展“支教+调研”活动,旨在助力乡村教育的同时唤醒当地的红色记…
社会实践三下乡:西农赴杨凌周边居民饮食营养与安全调研队8月25日调研日志
最后的调研,我们团队来到元树村对当地社区进行了采访了解。在与社区工作人员的交谈中,我们发现当地有很多种植猕猴桃的村民,但是销量不太好,工作人员认为政府应该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成立自己的品牌。在…
社会实践三下乡:西农赴杨凌周边居民饮食营养与安全调研队8月24日调研日志
今天团队前往药品监管局,了解药品相关的监管机制。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药品监管局主要承担辖区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生产企业,以及药品批发企业、零售连锁总部的日常监管、现场检查、不合格报告核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