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东南大学: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

来源: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作者:红色永流船

浙江嘉兴南湖上一艘小小的红船,承载了太多的历史记忆,而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红船虽小,但“红船精神”永恒,它深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令人深切体会革命先烈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2021,恰逢中国共产党迎来100周年华诞。8月31日,在南京疫情防控态势逐渐稳定的情况下,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的五位同学组成的“红色永流船”调研团队,终于在这一个特殊的暑假里,出发前往浙江嘉兴南湖,开展社会实践相关活动。

“红船精神”

“红船精神”,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不仅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亦是中华历史文明的灿烂瑰宝。了解“红船精神”,有助于广大青年更深入地增加对党史的认识与理解,更好地传承“红船精神”,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回望过去,南湖的红船已飘摇在风雨中百年之久,国家也从积贫积弱的睡狮成长为傲立东方的红色巨龙,物质丰富,国家富强,中国制造逐渐走向了世界。那么百年前的“红船精神”对于今天的中华儿女是否又有着同样的意义呢?指引我们的前辈迈向远方、开拓未来的红船是否又能在今天继续指引新时代的年轻人前进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若想了解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是否适应当下的时代,便要从实践中一探究竟。

触摸红色历史,铭记红船精神:疫情之后重走一大路

“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31日在南湖革命纪念馆的深情寄语,如今这句话仍在红船的起航地久久回响。浙江嘉兴南湖上一艘飘荡的红船,承载着一段历史、一种精神。虽在疫情之下,小组成员们追寻红色记忆的脚步并未停止,做好防控,勇敢出发。

第一站:嘉兴火车站

重走一大路的第一站是嘉兴老火车站。1921年8月3日,中共一大的十三位主要代表从上海乘坐火车来到嘉兴站。在建党一百年之际,全新的百年老站在嘉兴南湖展现了新的风貌,不仅保留了百年前的历史风貌,内里则是极具未来感设计的候车大厅,新与旧在此交汇,共同穿越百年的烟雨,驶向光明的未来。

第二站:狮子汇渡口

紧跟着代表们的步伐,团队到达了狮子汇渡口。狮子汇渡口靠近春播门,因五河交汇之处像狮子而得名。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会议的代表们,就是从这里登上渡船到湖心,再从湖心转登到预定的南湖游船。很惊喜的是,小组成员们在狮子汇渡口旧址遇见了一群同样前来重走一大路线的初中生。他们一同参观了中共一大的代表们的铜像,聆听了老师们对那段红色记忆的讲述,深刻体悟了祖国走向复兴、再创辉煌离不开“红船精神”的一代代传递和继承。

第三站:南湖红船

紧接着,团队来到了那片百年前曾飘荡着中国共产党红色摇篮的嘉兴南湖。为响应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小组成员全程佩戴口罩。

南湖红船,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南溪西路南湖景区内,是中共“一大”在南湖游船上胜利闭幕这一历史事件的标志性纪念物。由于当年的南湖游船已经在抗战时期消失,1959年,在中央和省委指示下仿制了一艘,从此作为“一大”会议纪念船,停泊在烟雨楼前水面上。

船至湖心岛,成员们参观了来许亭、鉴亭、烟雨楼等历史建筑,观亭台楼阁、假山回廊,感受嘉兴悠久绵长的历史文化,“红船精神”的的激情澎湃与悠悠嘉兴历史文化相交织,余韵悠长,令人回味。乘船返回时已是黄昏时分,红日的灿烂金光洒在南湖之上,船头五星红旗飘扬,不禁让人想起《万疆》里的一句:“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虽此时已不是红日初升,虽与一大已相隔百年,但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他们仿佛已置身于当年的那艘红船之上,隔着百年的时空,与一大的参会人员们共同感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喜悦,心中洋溢着感动与自豪。

第四站:革命纪念馆

重走一大路的最后一站是南湖革命纪念馆。据馆内工作人员介绍,南湖革命纪念馆平面呈“工”字造型,由一主两副三幢建筑构成,建筑四周有五十六根檐柱,外墙采用大规格青面砖,不仅体现了庄重大气的建筑风格,还展现出浓厚的江南文化。

整个展馆共有三个楼层,成员们依次进行了参观学习。一楼和二楼为“开天辟地”单元,用大量图片文字资料向我们展现了革命党人不断探索革命道路的艰难历程,并用VR投影的方式,逼真地还原了毛主席等人在南湖红船上召开会议的场景。三楼讲述了建国后在革命道路上的继承和发展。三个楼层通过展示图文和视频资料,系统地介绍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而不断探索、抗争、传播以及最终的胜利的曲折路程。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

悟党史——享受多感官下的现代展览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动力源泉,嘉兴作为党的诞生地,在烟雨朦胧的南湖上,孕育着嘉兴南湖的“红船精神”。嘉兴的街头小巷、商场广场随处可见关于“红船精神”的宣传和展览。

寻南湖——探索历史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南湖革命纪念馆立足于过去,放眼于未来,将历史与现代进行了完美的结合。馆中不仅仅展示了大量图片文字资料,还使用高科技VR投影的方式,逼真的还原了毛主席等革命先烈在南湖红船上召开会议的场景,使每一个参观者能够近距离感受革命党人的当年风采。

馆内还售卖各种印有“红船”等象征物的文创纪念品。通过这种符合当下年轻人爱好的方式,别开生面的使“红船精神”焕发新的生机。

此外,我们还通过亲手绘制手绘地图、设计文创产品、拍摄情景剧的方式,切身体会了革命先辈创业之艰苦,“红船精神”之伟大。

访党员——体悟“红船精神”的实体建设

在南湖景区的红船驿站,团队在红船驿站采访了工作多年的志愿者庄大爷。

大爷表示,驿站主要是做这几个方面的工作:下雨天可以免费借用雨伞;药箱里面有创可贴以及风油精等简单的防中暑药品,方便对游客进行简单的医疗处理;作为休息站,免费供应开水,同时可以供游客休息。

从对庄大爷的采访中,团队成员们了解到南湖景区在十九大强调“红船精神”之前,就已经设立“红船驿站”,在此之后在功能上进行了不断的完善。例如安装了空调,准备了简单的医疗用品、雨伞、饮水机等,并且召集自愿奉献的、具有极高思想觉悟的志愿者,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服务。

庄大爷笑呵呵的说:“不管怎么样,游客来过我们嘉兴南湖,觉得红船驿站里的志愿者做的真不错,那我们这个工作就做好了。”

小组成员们在热情的庄大爷身上看到了的”红船精神“中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收获了不仅要在思想上对自己进行升华,更要在行动上贯彻“红船精神”,将“红船精神”落实到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去的启示。

结语

习近平主席在2005年发表的文章中,对红船精神的价值意义做了一个充分的阐述——思想武器、精神支撑、道德力量。主席还对红船精神的历史地位做了一个明确而又深刻的概括,即“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党的先进性之源。

习主席将“红船精神”摆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不仅仅是告诫所有党员应继承发扬“红船精神”,更是告诫所有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发扬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

通过这一路的实践学习,小组成员们隔着百年时空触摸红色历史,跟着党的脚步感受“红船精神”的源远流长。虽然时隔百年,当年的红船如今已不在南湖之上,但“红船精神”从未消失。它激励着党克服一路的风风雨雨,并将这些困难转化成追求胜利的路上的强大动力。作为当今的青年一代,更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牢记于心,坚定红色传统,发扬“红船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40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保险责任行 实践致青春:江西师大学子下乡进行保险宣传及调研

为响应十九大号召,坚持“大扶贫”的格局,深入了解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农村发展状况,传递保险惠民好声音,8月12日,江西师范大学“致青春”文化艺术服务团的队员们走进海会……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艺”路坎坷 青春不忘:江西师范大学“致青春”文化艺术团抵达海会镇

为提高留守儿童的艺术修养,丰富其暑期生活,推进乡镇基础艺术教育的发展,8月11日上午9点,江西师范大学“致青春”文化艺术团全体师生出发前往庐山市海会镇开展艺术支教、文化调研……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服务提升自我,实践筑起希望

7月9日至7月15日,江西师范大学三院联合“七彩假期”教育关爱服务团在南昌市湾里区太平镇狮峰学校开展了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并在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形式多样……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丽中国

7月14日至20日,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2018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18名大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以“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丽中国”为主题,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三下乡:驻守灵秀车盘,携引稚童晤自然

7月23日下午4时许,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第四届江西省大学生环教营(下文简称“四环”)抵达上饶市武夷山镇车盘村,开展为期十五天的环境教育系列……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放飞青春梦想 追寻历史文化

盛夏的八月,刺蛰的阳光照射在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脸上。8月11日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暑期实践队队员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海会镇,用青春与热情展开暑期三下乡社……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长城悬臂护家国,嘉峪城关连丝路

忠诚守护着中华民族的万里长城,传播着中华文明的丝绸之路,在华夏版图上蜿蜒向西,终在河西走廊山脉之间的甘肃嘉峪关上交汇。7月14日,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普及丝路文化,助推美丽陇……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东方艺术明珠的呐喊:倾听壁画的声音

丝绸之路,这一跨越千万里、连接东西文化的长廊,展示着数千年人类文明交融的历程。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不断深入,位于古丝绸之路黄金地段的敦煌更是受益良多,而敦煌莫高窟,则……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心语为墨,筑梦成歌

在心灵的幽深处,有一片梦幻的净土,那里的话语如星子般闪烁,等待着被描绘成璀璨的画卷。“心语汇梦”志愿服务活动,恰如一…

树达学院开展“保护母亲河,我是河小青”志愿活动

学院青工部、青发部开展“保护母亲河,我是河小青”志愿活动(通讯员黄颖曦彭湘)11月23日上午,我院文法系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政青春,惠社区”:公管院学子深耕养老志愿服务

随着“政青春,惠社区”养老志愿活动的持续推进,公管院的学子们再次深入社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老年人的关怀与服务。本周…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公管院学子社区服务成效显著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项目实施以来,社区居民的满意度显著提升,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改善。公管院学子们的专…

公管院学子社区助理服务显成效,居民满意度攀升

在推动社区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征途上,公管院的学子们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他们以社区助理志愿者的身份,将…

最新发布

跨山越海,“书”途同归募捐团向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尼玛县儿童捐赠爱心图书
值此西藏和平解放七十周年之际,为展现青年担当,助力民族团结,跨山越海,“书”途同归募捐团于8月27日向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尼玛县儿童捐赠爱心图书,传递知识,奉献爱心。本次捐赠活动得到山东大学(威海)、…
跨山越海,“书”途同归募捐团开展“寄爱于书香 吹梦到雪疆”西藏尼玛县儿童公益募捐活动
在被称作“离太阳最近的地方”的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尼玛县,雪域之北,万里苦寒。极度匮乏的物质条件与严重闭塞的交通运输阻碍了孩子们求知的脚步。为助力藏北儿童求知阅读,让更多人关注到西藏北部地区儿童阅…
跨山越海,“书”途同归募捐团在山东、四川、黑龙江、河南等多地开展社区募捐
为进一步扩大团队助力藏北那曲市尼玛县儿童阅读系列行动的影响力,增进对于藏北儿童改善阅读资源现状的实际助益,跨山越海,“书”途同归募捐团成员于7月17日在多地开展社区募捐,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宣传…
长沙县一中举行课题汇报展
(通讯员杜茂荣周雅婷唐扆)4月21日下午14:00,在长沙县第一中学生涯发展中心三楼多功能厅迎来了长沙市“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馆校合作·学校德育新途径研究》结题汇报活动。会议由县教培中心王丹主任主…
“追忆革命峥嵘岁月,学习竹沟革命精神“
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9月8日电(通讯员:侯宗裕)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很荣幸参加了2021年暑假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为深入推进学校统一战线党史学习教育,7月6日,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暑假大学生“三下乡”活…
修武——以汉服之力,助力乡村振兴
英雄逐鹿,志士往来,帝王游幸,名流聚居,厚土生花,绞胎源地,五千年历史,三千年修武。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的宏伟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智嘉科技”赴济南市亚历山大智能科技公司创新创业团队顺利开展实践
近些年医疗机器人的市场活跃度不断提升,逐渐扩大自己的市场范围。“无接触+模式”的消毒防疫机器人在医疗行业占主要市场,已成为疫情期间社会生活的标配,这恰巧给了防疫机器人快速发展,扎根立足国内外市…
徐医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基因 坚定理想信念
中国青年网徐州7月21日电(通讯员穆贞龙)淮海战役精神作为江苏省“四种革命精神”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7月20日,徐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大药精诚”…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党史情况,了解百年伟业
时间是万物的尺度,刻写着中国人民创关夺隘的不平凡征程。为全面了解党的历史,调研农村和城市对于党史的了解程度及差距,8月10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薪火相传调研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共同前往十堰茅箭…
“赓续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暑期主题研学会有感
时间飞逝,一幕幕战火纷飞景象出现在眼前,这里是徐州淮海战役纪念塔,无数英雄的英名被刻在这座塔上。站在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脚下,仰望塔身,只感自身渺小,渐渐走近,看见塔身那一个个的英名,心中顿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