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北大学三下乡——石峁台堡犹在 遗产保护何如

来源:西北大学 作者:文化遗产大数据调

建党百年,亦是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文化遗产学院青年师生以“文化中国小分队”的形式走进西安市、榆林市、旬邑县等城乡社区开展社会实践,通过线上调查与线下调研相结合,综合分析文物挖掘、遗址展示、文物展陈、博物馆教育的文化遗产流通全环节。

由于专业实习地分散的特殊性,文化遗产大数据调研团通过线上会议传达“三下乡”精神,进行任务分工。7月19日-7月21日,调研团陕西榆林小分队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活动,领略了陕北苍茫悠久的黄土文明。同时,为体现团队特色,调研团大数据调查的第一步——问卷调查,也在线上展开。

线下实践活动回顾

寻找文明滥觞

石峁遗址,是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窗口,可能是夏早期中国北方的中心。石峁城址在1976年被发现前,长期埋藏于地下,受到了较好的保护。榆林小分队了解到,石峁石墙的建造技术十分纯熟、精良,城墙墩台修建的极其规整,并用韧木加固,墙砖上饰有浮雕、壁画和玉器,墙下目前发现有两个头骨坑,应为祭祀需要。现在可供人们参观的地方不多,大部分还在进行考古发掘。

榆林小分队观看了细致还原四千多年前华夏部落生活的面貌的短片,并近距离探访了正在建设中的石峁博物馆。

据专业人员介绍,石峁遗址外城、内城、宫城的三重结构、皇城台大道的中轴设计思想、宫城前的广场,在后世的都城设计中都有体现;而来自沿海的贝与来自俄罗斯的玉石表明,在龙山晚期至夏早期已经存在全国和中外的物质交流。

调研文物保护

镇北台为明长城中的观察所,据险临下,控南北之咽喉,是明朝与蒙古界限。明初,明朝与蒙古互市,延绥巡抚余子俊修筑了款贡城、易马市和镇北台,用以观察敌情和互市情况。调研团队目前仅能观测到镇北台的四层,原有顶部的一层建筑由于侵蚀而消失。

调研团队在调查中注意到,由于陕西榆林当地的气候原因,风沙大、侵蚀强会造成壁画,石刻的消逝;但同时更常见的是人类生产生活中对文物造成不可逆的破坏。比如千佛洞旁炸山取石的活动造成山体断裂、佛像损坏和游客在游览时的随意刻画。在登镇北台的过程中,调研小分队发现,凡可以用手触碰到的地方几乎都有游客留下的刻画痕迹。

结语

通过实地探访和与居民、旅游者、专业人士的交流,调研团对中华文明起源、文物修复与保护、遗址活化利用情况有了更广泛和深刻的认识,也向每一位坚守在文博考古一线的前辈致以崇高的敬意。公众考古和文物保护势在必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应更深入地渗透进文化遗产实践的方方面面。全体实践队员更了解现状,也更受鼓舞,希望能够沿着前辈的足迹,为“文化中国”之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41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捐献接受站举办清明缅怀活动。活动现场庄严肃穆,来自全校的…… 周梦涵 刘思宇 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查看全文 >>

“百千万志愿者”校园健康跑活动|校园跑动防结核,健康同行筑未来

近日,为进一步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于2025年3月23日在皖南医学院滨江校区开展以“携手抗结核,奔跑向未来”为主题的校园健康跑活动,旨在以…… 周梦涵 刘思宇 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查看全文 >>

生命礼赞·大爱永恒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开展遗体捐献知识问答活动

遗体捐献是医学教育和科研的重要来源,对推动医学进步、培养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普及遗体捐献知识,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尚,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于2025年3月20日在皖…… 周梦涵,刘思宇 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

4月2日,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在教学楼2-402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此次会议由翻译教研室主任王鑫主持,翻译教研室全体无课教…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新乡、焦作开展专升本招生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专升本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专科毕业生报考,外国语学院招生宣传小组前往新乡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焦…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最新发布

[红色寻访] 李霞光: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初遇师大开新章,奋斗学习筑成长值得探索的神秘、不知所措的茫然、整洁硕大的校园构成了李霞光对安徽师范大学的初印象,怀着对校园和大学老师的敬畏的情绪他在2006年的金秋步入师大。在安徽师大“厚德重教博…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员寻访队采访81级优秀校友党员胡传志
从省立安徽大学到如今的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自1928年建校以来,走过了近百年的岁月。为进一步了解过往岁月,安徽师范大学“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员寻访队,于实践第七天邀请到了,安徽师大中文系1981…
风起琅琊,再续前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虽然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实施了多年,但对大学生来说,这个概念似乎离我们很远。这个七月,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琅琊调研团走进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朱家林村开展调研,书写一段…
追寻红色足记,筑梦红色记忆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百周年,这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这百年却仍需风雨兼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为了更好的让青年一代了解英雄先烈、学习革命文化、感悟红色精神、更好及更高层次的提升…
故事未完,再续琅琊
设计师杨红强曾说:“选择朱家林村进行乡村振兴就是因为看中了她特别“穷”的特色,这里是中国最广大农村的典型代表”。经过近五年的发展,朱家林村焕然一新,村里大多数人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脱掉“…
【暑期社会实践专题】传承红色基因 担当时代责任​——南工程学子深入了解红色遗址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
耿天玉:采得百花成蜜后,身正为师树榜样
追寻红色足迹,探寻红色基因,安徽师范大学“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实践团队于7月16日实地走访师大优秀校友耿天玉,听她讲述作为一名教师和党员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且将热血付青春,朝气蓬勃展亮色记者了解到耿…
七月盛夏,故事待续
7月13日,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琅琊调研团”来到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朱家林村开展为期十四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炎热的七月,我们一行十二人告别学校轻松的生活,踏上前往朱家林村的路程。城市的繁华…
【红色寻访】安安徽师大05级校友丁晴:真诚做人,踏实做事
2021年7月16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实践团队采访了05级中文系本科生09级文学院研究生丁晴,现芜湖市横岗中学语文教师兼语文教研组组长。毕业九年,丁晴重返母校,再次拾起过往的记忆碎片…
勇气,勇敢,突破!
实践第二天,我们步行前往实践第一站——村委会,这也是我正式迈开脚的第一步。当其余人大胆走进村委会时,我心想:这么多人都进去是不是不太好,感觉像是逼问,到底要不要进去?最终,我还是选择站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