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百周年,这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这百年却仍需风雨兼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为了更好的让青年一代了解英雄先烈、学习革命文化、感悟红色精神、更好及更高层次的提升自我精神修养、将社会责任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做到真正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努力培养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担当的四有新人。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开展“三下乡”暑假实践活动,我们实践小组在山西省大同市大同红色记忆馆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红色文化义务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更好的了解家乡的红色文化,以自身为起点进一步向外传播,同时感悟并传承伟大先烈们的红色精神。
聆听革命事迹,致敬英雄人物
七月二十五日上午,实践小组成员抵达了大同红色记忆馆。在纪念馆中,首先,馆内的专业讲解员为实践小组介绍了此展览馆的一个基本情况:大同红色记忆馆,位于古城内县楼南街6-9号四合院,馆内基本陈列为“红色记忆——大同现代革命历史文物展”,展出各类文物440件,其中一级文物12件。
其次讲解员主要通过“曙光初照、共赴国难、革命到底、缅怀先烈”这四个展示单元,带领实践小组全面回顾了从1921年到1949年,大同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和共产党领导下大同地区学工运动的历史,再现了党领导大同人民开展敌后抗战、抵抗日寇侵略、赢得民族独立、推翻旧政府、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壮举。不可否认的是,一代代的大同人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英勇贡献,他们都是民族英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五千多年,多少平凡的英雄们,为了捍卫国家,保家卫园,流了多少鲜血才成就了今天这个繁荣富强的中华民族共和国。他们激励、鼓舞着每一个人奋勇前进,我们应该致敬英雄,礼赞英雄,更应传承和弘扬这种英雄精神!
在讲解员热情洋溢的解说下,大家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便有何孟雄同志来到大同,指导建立并发展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大同铁路工人支部,之后便以星火燎原的态势在整个北方扩展开来,带领门关外的革命斗争进入崭新阶段,领导大同人民开展敌后抗战、抵抗日寇侵略赢得民族独立……馆内11个展厅的老物件和老照片,向每一位来访者诉说着历史的点点滴滴。
之后当小组成员跟随讲解员站在馆内一处白求恩医生的雕像前,身为中华儿女的大家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正如毛主席所写下的一样“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白求恩同志的身上有着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这无不令人心生敬佩!
小组成员不经感叹到:“一个小小的红色博物馆,不仅保留住了太多革命往昔的物证,更承载了那革命先烈们一往无前、前仆后继、无畏牺牲透露着铮铮铁骨的英雄气概!这才是为青年一代最值得学习、敬仰、传承的永不腐朽的革命精神!”
一枚枚勋章、奖章凝结着人民的敬意,铭刻着国家的记忆,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今天让青年再一次为共和国的英雄先锋致!一件件文物一张张图片记录了大同的红色革命史,见证了大同人民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的巨大贡献。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筑造了坚不可摧的血肉长城,筑造了坚强不屈的民族脊梁。每一次前行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无论走的再远。走得再辉煌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红色记忆永不忘,革命精神代代传!先辈们的革命理想、优良传统、时代精神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实践小组成员王诗凡内心深有所感,她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不懂历史的民族没有根,淡忘英雄的民族没有魂。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无数人民群众奋勇杀敌,用生命和鲜血终于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
最后实践小组成员来到了展馆门前,回望刚才所听所看到的一切,每个人都被深深震撼了。共产党从诞生到革命队伍慢慢壮大,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和热情。共产党人因共同的革命理想走在一起,为了新中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一路筚路蓝缕,所有的坎坷风雨汇聚成了红色基因,凝聚成了革命精神,这便是共产党人的生命密码。也正是这深刻在骨血里的生命密码,给予我们的信仰以源源不断的力量,助力伟大事业走向胜利。
结束了这次宣讲活动,实践小组成员在这次宣讲中纷纷表示:通过对家乡红色文化的学习,对革命先烈们的缅怀和追思,他们浴血奋斗留下的红色革命精神,需要我们来传承并发扬光大。传承红色基因不只是共产党人的责任与使命,作为新时代青年更是义不容辞。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会将这不朽的革命精神作为前进的精神动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继承好红色基因,让其永不褪色,代代相传!青年一代,必将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讯员 孟艺吉 王诗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41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