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刘淮宇:航天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宋馨怡

7月25日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员校友访队实地走访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编辑部副主任、安徽师范大学2007级校友刘淮宇,听他讲述与师大的点滴故事和身为航天人的宝贵经历。

花津河中水,清可濯吾缨

记者了解到,2021年是刘淮宇参加工作的第十个年头,也是他从安徽师范大学离开的第十年。回想起初入师大的感受刘淮宇表示,离开淮北的家乡,走进位于芜湖的师大,作为安徽省教育母基,安徽师范大学让他打开了眼界。在校园里,良师益友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和深远影响。回想起曾经在校园里的那些日子,刘淮宇十分感谢他们。“陈文忠老师他引领着我们思考一些比较深邃的哲学命题,不是浮于表面的那些,而是引领着我们对于人生、整个世界观层面的东西做一些深刻的思考。”他还提到了还有很多文学专业的老师,他们在各自研究领域有很多建树,也是拓展了他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在校期间刘淮宇对于新闻工作很感兴趣,虽然他只能通过自学或者通过选修来接触一些新闻的知识,但是在校园里还是有很多从事校园新闻实践的机会。他当时也是积极参加了中国青年报有关组织的校园媒体的一些采访和报道活动,成为他们的特约通讯员。除此之外,刘淮宇还承担了一些国家大型活动如上海世博会的校园推广工作。2009年他入选上海世博会全国百强注册大学生记者,安徽省只有两人入选。入选注册大学生记者候选人后刘淮宇来到了上海接受培训,也正是因为这次特殊的培训经历让刘淮宇坚定了从事新闻行业的决心。同年,他在身边优秀同学影响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经过组织的考验,刘淮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身份在时时提醒着他,这对他以后工作上的指引的作用是巨大的。

须时时留意,要处处留心

因为大学期间对于新闻的兴趣和新闻实践的相关经历,推动着刘淮宇毕业之后从事了与新闻相关的工作。2011年从安徽师范大学毕业后,由于刘淮宇在大学期间的出色表现,他顺利进入中国航天报工作。

从淮北到芜湖再到北京,从学生记者到专业记者,一路上城市、职位在变,但刘淮宇的初心不变。谈起成为专业记者之后的生活,刘淮宇对记者讲,身为航天人,“虽然外行人都觉得航天这份工作离人很遥远,是在仰望星空,那只是因为航天人工作的领域在大气层之外,但是,航天人们工作的本身和航天事业是需要脚踏实地的。”航天科研中,一个小的螺丝钉、一个小数点,都需要准确准确再准确,脚踏实地,才是航天人真正的工作状态。而这种朴素、务实的作风,从每一个航天工作者到环境上皆有体现。当初记者一行第一次走进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的小楼时就被朴实的环境打动了,楼道的装修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模样,台阶多年来被往来的工作人员走来走去也有了岁月的痕迹,楼很老,但不破旧,可以看得出多年以来楼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受到了小心的维护干净整洁,处处透露着朴素的气息。

作为航天人,也同时是记者,刘淮宇也时时把脚踏实地记在心中。刘淮宇向记者分享他在工作时的心得体会,他提到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也是这样可能一个词用得不对、一个数据说错了、或者是新闻报导的时机有问题都会让工作变得被动或者带来重大损失,须得时时留意、处处留心。

心怀天下事,寄语赠青年

谈及青年学子,刘淮宇对师大学子有着殷切期的望和嘱托。从他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看,语言文字的功底和对事实的逻辑分析、与人交往等能力都需要大学的锻炼和一些实践来积累经验。他寄语广大师大学子,要牢牢把握住大学时光,认真学习、认真实践,为后来参加工作、建设祖国打好基础。

采访接近尾声,临结束前,刘淮宇手写寄语“脚踏实地 砥砺前行”赠送给师大的学弟学妹们。勉励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脚踏实地踏实做事,不畏困难砥砺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41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不便。为了让养老院的老人们能够安全出行,“以青年之行…… 刘佳蕊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践践行新时代使命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之际,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近日,“以青年之行,忆岁月峥嵘”实践小队积极响应党…… 刘佳蕊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 “乡村振兴新征程,青年新农创业行” 社会实践

为深入了解青年新农人培养状况,发挥青年创新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2025年1月22日,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风助新…

【马院】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闹元宵话振兴,新农人展新篇”社会

为切实掌握新农人的培育态势,深度挖掘其创新潜能,全力为乡村振兴宏伟蓝图的绘制增添绚丽色彩。2025年2月12日元宵节,聊城大…

最新发布

减塑环保:安财学子社会实践助力限塑令落实
自从执行《塑料限制令》以来,我们社会中的各个行业都响应了国家的呼吁,并积极更换了塑料产品。但是,由于使用塑料习惯的影响,“限塑令”的效果不足。即使经过多年不断的广泛宣传,社会各界达成了减少塑料…
西北大学三下乡——探访文化遗产活化
调研团一行来到陕西榆林的千佛窟。据随行老师介绍,他们所发现的石窟外观和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当时石窟洞体完全被沙土覆盖,经过多次修复处理后,石窟才显现出神秘隽永的原貌。千佛洞、万佛洞均开…
秦田:长风破浪,一往无前
不忘红色基因,追寻红色足迹,安徽师范大学“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实践团队实地寻访了师大优秀校友秦田,听她讲述作为党员和教育者的担当和坚守。奋斗拼搏,汗水铸就成功从学生到老师这一身份转变的过程中,…
西北大学文遗调研团旬邑分队——躬行考古事,调查出真知
到考古发掘现场,“豳地遗风今何在,手铲之下释公刘”的横幅吸引了队员们的注意。《诗经·大雅·公刘》有曰:“度其夕阳,豳居允荒”。《史记·周本纪》:“公刘卒,子庆节立,国于豳”。经史学家考证,古豳之…
[红色寻访] 李霞光: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初遇师大开新章,奋斗学习筑成长值得探索的神秘、不知所措的茫然、整洁硕大的校园构成了李霞光对安徽师范大学的初印象,怀着对校园和大学老师的敬畏的情绪他在2006年的金秋步入师大。在安徽师大“厚德重教博…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员寻访队采访81级优秀校友党员胡传志
从省立安徽大学到如今的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自1928年建校以来,走过了近百年的岁月。为进一步了解过往岁月,安徽师范大学“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员寻访队,于实践第七天邀请到了,安徽师大中文系1981…
风起琅琊,再续前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虽然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实施了多年,但对大学生来说,这个概念似乎离我们很远。这个七月,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琅琊调研团走进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朱家林村开展调研,书写一段…
追寻红色足记,筑梦红色记忆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百周年,这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这百年却仍需风雨兼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为了更好的让青年一代了解英雄先烈、学习革命文化、感悟红色精神、更好及更高层次的提升…
西北大学三下乡——石峁台堡犹在 遗产保护何如
建党百年,亦是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文化遗产学院青年师生以“文化中国小分队”的形式走进西安市、榆林市、旬邑县等城乡社区开展社会实践,通过线上调查与线下调研相结合,综合分析文物挖掘、遗址展示、文物…
故事未完,再续琅琊
设计师杨红强曾说:“选择朱家林村进行乡村振兴就是因为看中了她特别“穷”的特色,这里是中国最广大农村的典型代表”。经过近五年的发展,朱家林村焕然一新,村里大多数人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