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信诈骗事件层出不穷,严重威胁了家庭安定,社会和谐。为加强各类群众防范电信诈骗的学习教育,进一步筑牢各类群众的“防诈”“反诈”思想防线,同时与国家反诈中心提出的“防诈”“反诈”等思想内容契合,今年暑假,山东大学社会实践小组成员开展《因人而异,筑建防护壁垒 ——电信诈骗各受害群体心理因素与对应骗局》的调查研究。希望通过此次社会调查,了解各类社会群体自身存在的弱点,找到更有效的途径来提高人们防电信诈骗意识,并对我们得出的调查结果以及应对措施通过短视频、宣传手册等方式进行电信诈骗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
调查主要包括分群体制定并发放问卷、分析问卷结果以及采访遭遇过不同诈骗方式的在职人员等内容。本次调查我们主要围绕“因人而异”一词,不同社会群体由于身份、职业、受教育程度、法律意识等因素有所差别,容易陷入的骗局也各不相同。希望通过此次调查,了解不同受害人的心理活动,从而让电信诈骗防范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7月中旬,我们首先是制定和发放问卷。制定时利用问卷星小程序,为不同类型的群体制定不同的调查内容,以切实不同群体的工作生活环境,使问卷简洁高效。其次是发放问卷,首先由我们调查人员在qq空间、朋友圈等线上社交平台发布问卷链接,吸引了大量人员参与问卷回答。但由于涉及到人群大多为在读学生和在职人员,我们又结合线下的纸质问卷采访形式,使在读学生、在职人员、退休老人三大类人群回答比例相对平衡。
8月初,我们采访了5位电信诈骗的受害者,了解了目前的诈骗的特点以及受害者的受骗过程心理的变化,为后面的问卷分析以及宣传工作奠定基础。最终,我们将全体样本分为在读学生、在职人员、退休老人三大类,对调查数据进行具体的分析,并分别对这三类群体提出相应建议。
近期,我们又制作了多期短视频,在B站、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一系列受众多的平台宣传。在一系列视频中,我们不仅介绍专业的防诈骗知识,将诈骗手段及应对措施普及给群众,更不断提高视频语言的趣味性以及视频画面的生动性。例如将新型诈骗方式分为拿钱跑路类、完美复制类、防线钓鱼类、悄无声息类、混淆视听类等等。此外,我们还从从网上搜寻相关案例,插入相应的趣味性表情包等等,希望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视频得到更广泛传播。
考虑到部分群体如老年人、青少年等等对短视频接触少,我们采用宣传册对短视频的传播范围进行补充,采用生动的图画提起人们的阅读兴趣,同样取得了良好效果。
调查各个群体对电信诈骗的认知程度及处理方式,因人而异的制定防范措施并进行宣传,使更多公民懂得保护自己的合法私有财产权,大大减少群众的财产被他人所非法占有的行为,同时对社会经济也起到维护作用,有力地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此次实践受到群众的一律好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58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