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学思践悟中自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2022年1月26日潍坊学院政法学院“异域同心共学党史”实践小队成员孙可馨走进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铁军广场,学习和发扬革命先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开展“砥砺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活动。
清晨,广场静谧而肃穆,走进刻着“浩气长存”四个大字的大门,路两边挺拔的苍松直立而高耸,像是守卫烈士的护卫。不远处便是阜宁革命烈士纪念塔,塔正面“立德立功永垂不朽”是时任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亲笔题写,塔背面“英名不朽浩气长存”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字恢题写。塔顶新四军铜像由中央美院雕塑家柳亚凡设计,塔志为阜宁县委县人民政府敬立。实践队员站在巍峨的纪念塔前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先烈已逝,但精神永存!
紧接着,实践队员走到革命烈士墓碑林,革命英雄们在此安息。实践队员向他们鞠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铁军迷”老人蔡立荣曾说:“爱民如子的温情,铁一般的信念,是新四军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正因此,一直到今日,当人们走过这些墨色墓碑时,心中是深深的敬意与缅怀。
最后,实践队员来到铁军纪念馆。进入馆内,新四军驻扎在阜宁期间的五位领导人的铜像映入眼帘,他们的眼神是那么坚毅,他们的笑容是那么慈祥。纪念馆集照片、雕塑、实物、现代影视及声、光、电于一体,主要介绍了阜宁人民的革命斗争史和1941年7月10日新四军军部从盐城迁至阜宁后新四军在阜宁的丰功伟绩,不仅为铁军广场添色增辉,而且为阜宁的红色旅游增添了一个亮丽的景点。
据悉,阜宁是革命老区,早在1928年初就成立了地下党组织和中共地下县委,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在阜宁传播革命思想的火种。1940年10月,黄克诚率领八路军五纵队挺进阜宁,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建立了以阜宁为中心的苏北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阜宁人民为抗御外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用鲜血和生命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孤军奋斗罗霄山上,继承了先烈的殊勋……”这首雄壮豪迈的《新四军军歌》记载着新四军的奋斗历程和丰功伟绩,向人们昭示伟大的铁军精神。铁军精神,既是新四军优良传统的集中反映,也是共产党人优良作风的生动展示,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鲜明体现。它扎根于神州大地,深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浸润着民族魂魄的基因,凸现着“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壮美情操。
伟大的时代铸就了铁军精神,铁军精神也铸就了伟大的时代。虽然抗日战争已经成为历史,但新四军在抗战中铸就的铁军精神永不过时。当前,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大力宣传新四军的光辉历史和丰功伟绩,继承老一辈的光荣革命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弘扬铁军精神,把炽烈的爱国热情升华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报国为民的实际行动。广大青年要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把时代赋予这代人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化作转型跨越的前行动力。谨记: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07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