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潍坊学院三下乡:走进先辈,赓续红色基因

来源:潍坊学院政法学院 作者:夏威仪 刘欣然

正值建党百年之际,为探寻革命记忆,重温党的历史,追忆革命历史丰碑,进一步加深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更好地学习伟大建党精神和革命先辈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潍坊学院的政法学院的三下乡活动实践小组开展了以“学习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小组队员于2022年1月26日来到了周恩来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开展了瞻仰革命先辈,赓续红色基因的社会实践活动。

周恩来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馆区由一组纪念性建筑群、一个纪念岛、三个人工湖和环湖四周的绿地组成。周恩来纪念馆百分之七十为水面,老子有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正如周总理给人的感觉优雅从容,刚柔并济。

实践队员通过事先调查得知周恩来生于1898年3月5日,于1976年1月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周恩来字翔宇,曾用名飞飞、伍豪、少山、冠生等,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4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被尊称为“人民的好总理”。

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实践队员来到了周恩来纪念馆主馆参观。主馆坐落在绿色草坪的基台上,象征着周总理无私奉献,一生为民着想,寓意着他将永远扎根在祖国的土地上。主馆呈四方形,内八角。寓意着周总理的精神将普照着我们中华民族。除此以外,纪念馆中的讲解员还向实践队员介绍了很多关于纪念馆设计的细节。如,四根花岗岩柱代表着周总理于1954年、1962年、1964年和1975年四次提出的要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设想;白玉雕像、观景平台等地,细节可见一斑。这足以证明了后人对周总理的敬重。

当实践队员在陈列馆见证了周总理传奇的一生,纷纷表示对周总理更为钦佩。人生几度秋,来去匆匆,试问能有几人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中无私?毫无疑问,周总理,他做到了。从年少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先求学于南开,后留学日本、欧洲。接受思想启蒙后,便立即投身中国革命,少年时便一心为民。而年老弥留之际,一句“我是忠于毛主席、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令所有人泪目,周总理真正做到了一生为国。因而也被人民亲切的尊称为人民的好总理。

傍晚,残阳将逝。实践队员站在门口回望,映入眼帘的只有无波的湖面和周总理不断眺望远方的铜像。实践队员们一时感慨万千,他们明白能有如今的生活,是离不开千千万万个像周总理这样革命先辈的无私奉献。正如国歌中唱道的那样“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正是这些一心为国、无私奉献的革命先辈们,他们用他们的血肉,为我们建设了如今的中国。

在参观完纪念馆后,实践队员懂得了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长征、抗日、解放、建设,这些无一不困难重重,而支撑这些革命先辈们走下去的则是刻在骨子里的红色基因。红色基因铸就红色精神。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指出“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红色基因是对中国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更是一种坚定的理想信念,根植于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

而实践队员也明白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红色基因的传承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传承红色基因的三步:传承红色基因的信仰;传承红色基因中的忠诚;传承红色基因中的情怀。除此以外实践队员还认为可以通过加强党史教育,讲好红色故事,发挥革命先辈的榜样作用等不同形式,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

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而在今后的生活中,实践队员也表示要以优秀的先辈们为榜样,赓续红色基因,发扬红色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为祖国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07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电气学院学子返家乡之回访母校,展望未来

时间:2025年2月21日8:37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作者:孙玉锋本次返高中宣传大学活动旨在向母校的高中生介绍我们的大学,提升他们对本校的认知与兴趣。活动于近日在庐江二…… 白岳松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电院学子返家乡之“回访母校,展望未来”

本次返高中宣传大学活动旨在向母校的高中生介绍我们的大学,提升他们对本校的认知与兴趣。活动于近日在庐江二中举行,通过宣讲、互动问答等形式,我们成功地向高中生们展示了大学的特色…… 孙玉锋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电气学子返家乡之张飞板面:一碗面条,千年传奇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的载体。张飞板面,这道以三国名将张飞命名的面食,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白岳松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梦想冬奥,从我做起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2022北京冬奥会的脚步一天天临近,“一起向未来”的主题口号与歌曲更加深入人心。“未来”二字如初升的太阳,拔节的禾苗,令人展开无限遐想,增添奋进动力。为积极响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党的理论宣传调研
实践主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调研团队名称:初心不改,红色筑梦实践时间:2022年1月10日—2月2日实践地点:线下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朱仙庄镇管理委员会党总支会议室+线…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车鑫开展线上国家资助政策宣讲活动
为广泛深入宣传党和国家的学生资助政策,使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家喻户晓。2022年2月11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学生车鑫积极响应学校“我为资助代言”学生资助宣传大使为母校德州市齐河县第一中学高…
研究皖北地区特色产品直播带货助推乡村振兴的营销模式升级路径——安徽财经大学学子走进安
大学生网报蚌埠1月9日电(通讯员毛王萍)安徽财经大学乡村振兴特产队在指导老师宋俊秀、钱力的陪同下,来到安徽省阜阳市,研究皖北地区特色产品直播带货助推乡村振兴的营销模式升级路径。1月9日这天寒风料峭…
潍坊学院三下乡:砥砺革命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学思践悟中自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2022年1月26日潍坊学院政法学院“异域同心共学党史”实践小队…
传承红色经典,追寻红色印记
为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赓续红色血脉,在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在实践服务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增长才干,潍坊学院红星闪闪队的队员们通过线上查阅资料与线下参观党史馆、博物馆两种方式…
潍坊学院三下乡:赓续红色血脉 砥砺奋进力量
为引导并加深大学生对党史团史的学习与认知,此次寒假三下乡活动于2022年2月7日至8日举行,潍坊学院政法学院2021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孙芳草在家乡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进行参观太行太岳烈士陵园活动,深入了…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党的理论宣传调研--线下实地宣讲
通讯员:杨子玥实践主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调研——线下实地宣讲团队名称:初心不改,红色筑梦实践时间:2022年2月2日实践地点:线下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朱仙庄镇管理…
抗疫有声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全国人民一起对抗新冠肺炎疫情,共克时艰。庚子鼠年之初,武汉各大医院全力以赴抗击冠状病毒,10万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他们以血肉之躯,筑成守护家园、保卫武汉的长城堡垒。就像钟…
曲园学子寒假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掘乡风文明亮点
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如何处理好乡风文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成为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道难题。2022年1月7日晚,由曲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传媒学院、翻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