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东大学从文书院从‘寻找家乡名片’视角探索乡村振兴之路”调研团赴安徽合肥牛角大圩生态

来源:山东大学 作者:叶可欣

北纬31°牛角大圩生态示范园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烟墩街道,地处滨湖新区徽州大道南端,东枕巢湖,南衔派河,西抵京台高速,交通便利。自2008年起,园区先后被评为全省首批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合肥市十佳现代园区”、“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核心区”、2018年荣获“中国最佳生态旅游示范景区”、“中国生态自然景观旅游最佳目的地”、2019年荣获“美丽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目的地”等。昔日穷乡僻壤、易旱易涝之地蜕变成了全省一流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

为调研生态旅游在合肥市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实践意义,山东大学从文书院赴重庆市、安徽合肥、山东青岛、淄博、济宁五地从“寻找家乡名片”视角探索乡村振兴之路调研团赴牛角大圩生态园进行实地调研,汲取乡村振兴的经验方法。

《宋史·叶衡传》记载:沿巢湖一带“合肥濒湖圩田四十里”,在古代围湖造田中,巢湖岸边建起了许多圩子;公元1756年是农历的丙子年(乾隆十一年),沿湖两岸百姓大面积筑圩防水、耕种圩田。百姓将当地命名为“丙子埠”。后来,居民陆续沿着圩埂建造房屋。这些房屋面朝河道、背靠圩田,仿佛横排的城池一般,“横城村”由此得名。听村里老人说,“横城村”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见证了牛角大圩的往昔半渔半耕生活到今日现代化农业生态园,以及正在打造的美丽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

牛角大圩生态示范园已建成的园区主景区占地面积约1.5万亩,投资超过10亿元,是当时安徽省投资最大、规格最高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市委市政府要求指导下,牛角大圩生态农业园目前基本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典范之作、国内著名的湿地垂钓胜地和田园旅游度假区、北纬31°农业主题展示区”,重点打造湿地垂钓体验片区、农业风情展示片区、派河生态景观带三大功能区。着力打造了秋季花海景观和派河自然生态水系示范段,基本形成北纬31°农业风情以及皖中特色生态水系。

园区现已建成风车花海、向日葵花海、月季花海、音符广场、金色稻浪、派河湿地、田园牧歌、枯木逢春、客留棕榈等景点。多年来,园区实行持续开发建设,花卉、苗木、林果、蔬菜、作物、水产、湿地、旅游服务八大功能区合理布局,建成了入园廊架、入园道路、接待中心、若干企业接待点、旅游环道,并举办一系列节庆活动,让广大游客进得来、留得住、玩得转、有得看。

牛角大圩凭借丰富的体验文化产业类型、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展览活动,在新年伊始即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参观。园区入口即是徽派建筑风格的游客接待中心,但由于疫情防控管理需求,接待中心已自2021年8月5日关闭至今。开放时,参访人员可以在此获得园区游览的路线指导、公示公告等相关信息。

整个园区游览路线清晰地划分为人行道、私家车和观光缆车道以及独立的自行车道,鼓励游客选择自行车高效低碳出游。

园区道路两侧有与周围环境风格和谐的木牌,刻有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介绍以及古诗词句,使园区更具中式古韵和田园色彩。

团队人员观察到路边生长着大片野菜,和大片的种植大棚一起给游客带来乡村田野的体验。园区内沿游览路线还设有一些民俗体验区,如水磨车、大型风车等等。

风车花海是牛角大圩最为著名的景观,也是一处网红打卡点,尤其在春秋两季,鲜花盛开,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拍照。

为进一步了解园区状况,团队成员随机采访了几名工作人员。据园区内一名长期环卫工人介绍,牛角大圩园区于2008年开始知名度飞速提升,来访游客络绎不绝,在五一、十一假期期间为甚。来访的游客绝大多数以家庭为单位,开私家车前往游览参观,常常会选择附近的农家乐土菜馆等体验一整天的农家风情。此外,园区内工作人员大部分住在附近小区内,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缺少公共交通路线,来往通勤会有些不便,常常需要乘坐私家车。

团队成员来到草莓采摘基地,与一名拥有两座大棚、同时在园区内负责物资运输的工作人员进行交谈。据工作人员描述,园区内的大棚由个人生产种植经营,果实成熟后,生产人员大都会自行采摘一部分运输到集中的市场售卖,另一部分对游客开放,供游客自行采摘。大棚的拥有者可以在不同季节种植不同的果蔬,其经济收入来自于果蔬售卖、采摘门票以及采摘道具如剪刀篮子的租赁等。

据团队成员走访了解,牛角大圩园区内除了风车花海远近闻名以外,各种类型的垂钓活动也颇受游客青睐。游客可以在垂钓区租赁鱼竿垂钓娱乐,同时也可以选择在农家乐自己动手烹饪垂钓的成果,体验农家从池塘到餐桌的全过程。各种其他类型的垂钓活动如钓龙虾、钓螃蟹等,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经过实践团队成员的实地走访调查和资料搜集,在上述提及的产业园优势以外,还存在一些可以完善和改进之处。如牛角大圩生态园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位于滨湖新区南侧,远离人口聚集区,且周围缺少公共交通路线,为游客出行和工作人员通勤带来不便;其次,园区的绝大多数活动项目如采摘、垂钓、赏花、放风筝等等,都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大,在全年雨水天气较多的合肥市,园区会迎来较长时间的淡季阶段;除此之外,牛角大圩生态园对青少年群体吸引力不足,可以增设教育实践基地、知识挂牌等等增加其活动的趣味性。

山东大学实践团队成员在历时一天的走访实践中,探索了生态农业对乡村振兴的实践情况和借鉴意义。以牛角大圩为代表的农业综合开发园区将通过“公司+农户+村集体”等多元化模式,打造集旅游观光、教育科普、农事体验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区,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45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关注老年安全,共筑幸福晚年

2025年1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队队员走进二十里店镇潘家社区,开展了一场以“关注老年安全,共筑幸福晚年”为主题的爱心活动。本次实践活动旨在传承尊老美…… 于华敏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宣讲消防知识,筑牢安全意识

消防安全是社区平安建设的基石,通过普及消防知识可以有效预防火灾事故,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1月18日至20日,曲阜师范大学“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队深入万城国际社区,开展为期三天…… 王乐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梦想起航,携手共进

2025年2月,文学院“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志愿队响应响应曲阜师范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来到湖南省桑植县第一中学开展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向高中生分享大学生活体验、传递学习经验,并…… 冯诗洋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乡村娱乐设施建设,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在这个寒假,“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队的大学生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乡村之旅。实践队员于1月25日深入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羊口镇杨庄村,围绕乡村娱乐设施建设展开了为期一天的社会…… 杨民琪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守正创新担使命,赓续文脉谱华章】

为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挖掘老城传统文化资源,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团队赶赴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开展“守正创新担使命,赓续文脉谱华章”实践…… 王佳一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温暖社区,你我共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组织大学生走进基层,切身实践是学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和造就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青年人才、推进高校素质…… 王佳一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春节安全心中记,知识宣讲暖人心

随着春节的临近,社区里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然而,在这个欢聚的时刻,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为了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确保大家能够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由曲阜师范大学文学…… 王颖馨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情暖乡村,关爱孤寡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与乡村的差距依然存在,乡村中的孤寡老人作为弱势群体,他们大多缺乏子女的陪伴与照料,生活上的不便与心灵上的孤独成为他们日常的写照。为弘扬中华民族…… 高雨欣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实践进行时 | 情系母校,筑梦工大——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赴安庆二中开展寒假

为搭建高校与高中沟通的桥梁,助力学弟学妹们科学规划职业生涯,2025年1月15日,安徽工业大学返安庆市第二中学爱校荣校志愿宣…

情系果乡,智赋“苹”安——河北工业大学智果团队助力乡村振兴

为助力祖国乡村振兴,贡献青年一代的力量,电气工程学院的鹿明宇同学组织成立了智果科技团队。在牛新环老师和师硕老师的指导…

山东大学商学院学子调研雁绣非遗,探索文化传承与教育融合新路径

2025年1月15日,山西忻州代县的雁绣工作室里,山东大学商学院“元中藏遗”队成员王妍博与雁绣省级非遗传承人高凤兰老师展开了…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

青春赋能:广西师大学子为桂平杖头木偶戏 “舒筋通络”

在非遗保护热度攀升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

最新发布

山东大学从文书院“寻找家乡名片”调研团赴重庆市开州区开展实地调研
重庆市开州区举子园于2016年正式开园,是中国首个科举文化主题公园,是承载着1800年汉丰人文积淀和“举子之乡”贤达开明城市精神的文化地标,吸引国内外游客观光度假,拉动开州旅游经济增长。“举子之乡”是重…
山东大学从文书院从‘寻找家乡名片’视角探索乡村振兴之路”调研团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
为结合城市特色,助力城乡发展,山东大学从文书院从“寻找家乡名片”视角探索乡村振兴之路调研团赴重庆市、安徽合肥、山东青岛、淄博、济宁五地进行实践调研。2022年2月10日上午,调研团队前往山东省淄博市临…
建画里乡村,留梦中乡愁——走进贵州省铜仁市印江自治县凯望村探索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纪实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月27日讯】(通讯员:李佳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山东大学从文学院“寻找家乡名片”社会实践调研团前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开展调研
2022年1月16日,“寻找家乡名片”社会实践队伍前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开展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在淄博市地区的调研。本次活动主要以参观周村古商城及其周边地区,以及走访、询问当地居民、商贩为活动形式,初步…
品汉字之韵,知汉字之变
汉字作为世界上起源最早的文字,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被称为“中国文化的脊梁”,几千年以来与中华文化相伴而行,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不朽的篇章。当下汉字已经完全融入了民众的日常生活,但伴随…
山东大学从文书院从“寻找家乡名片”视角探索乡村振兴之路调研团赴合肥三河古镇实践调研
三河古镇地处合肥市、六安市交界,巢湖之滨,位于九华山、黄山旅游黄金干线,因丰乐河、杭埠河与小南河三水流贯得名。三河镇距今己有2550多年的历史,素有“千年古镇、风云战场、名人故地、美食天堂”之美誉…
学蒸花糕,喜迎新春
花糕作为山东的特色面食,其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在位于鲁西的地市里它可是每年必不可少的年礼之一,每家都会在过年前专门去做各种各样漂亮的花糕,而这个过程被称做为打花糕。打出来的花糕送给客人以表…
发现藏在金陵的手艺——金陵刻经
曲阜师范大学赓续薪火,文化流长实践队队员崔冉冉于2022年1月15日在聊城市西崔村为弘扬传统文化进行纪录片《手艺》的观看。金陵是南京的古称,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存留着大量的文化遗产,而刻经就是其中之一…
固基修道 履方致远 交融天下 建者无疆
2022年2月22日,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赴安徽省、河北省、天津省、东北三省“探转型升级新模式,扬企业高质量发展新风帆”社会实践团来到大连市,参观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大工校友姚延…
柳条边——记录蔡家村的乡村振兴成果
蔡家村以关东农耕文化闻名,是吉林省首批的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有关东农耕博物馆,红色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基地等特色区域。我们团队将要通过对蔡家村当地的考察,了解当地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