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澜文旅”调研团实践日志
只有真正奔走在大地上,触摸黄土的温度,聆听土地人的声音,才能真正感悟到这片土地的力量。2022年1月29日,我在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北辛武村进行了调研。北辛武村是黄河支流汾河段的沿岸村庄,当地的民风民俗深受汾河浸润,汾河哺育了当地居民的生存、繁衍。这一天,我访谈了曹锦(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原农业部部长)、冀锦富(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北辛武村村长)和冀广海(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北辛武村村支书)三位前辈,了解了汾河生态保护、沿岸乡村旅游的战略站位、现有成果和措施路径等,走访了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介休段生态治理片区,对“汾河风光美起来”的路径内容及规模有了更清楚明确的认知,获得了更多的信息资源,也收获了“黄河文化+晋商文化”的开发新思路,这对我们“打造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带,发展沿黄乡村旅游”的调研活动大有裨益。
图一 本人在北辛武村村委持海报拍照留念
在沿黄乡村旅游的打造思路中,生态保护是放在第一位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绿水青山,才能有金山银山。我在汾河北辛武段中,看到了堆起的碎石块,那是填坝的材料;看到了一字排开的挖掘机,那是汾河工程的象征;看到了橡皮坝建筑和两级落差下奔腾的冬日河水……守得见山,望得见水,看得见乡愁。汾河段的生态保护建设已初见成效,正如火如荼开展。北辛武村正是汾河百公里中有示范区介休市段生态治理工程的重要节点,其整治思路为:在原有景观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提升和改造,使其在生态性、景观性、功能性等方面更加完善。结合湿地现有地形,从生态、 人文角度出发,将区域内高差大小不同的湿地,以园路和栈道相串联,梳理高差,堆塑出形似“义”字的景观微岛,将介休“忠孝仁义”的人文历史融入生态景观中。柔化湿地边线,搭配乔灌草,配以各类水生植物,打造一处融入了介休人文历史的特色郊野湿地景观。而整个汾河介休段的生态治理工程总工期两年,本正通过堤防生态改造、滩槽整治及景观绿化工程的实施,满足防洪安全、改善河道生境,形成百公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水利长廊、生态长廊、文旅长廊,最终实现汾河“风光美起来”。
图二 汾河北辛武段生态治理施工图
发展黄河文化产业、培育文旅增长点,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紧紧围绕黄河文化的弘扬的新兴挖掘点。培育黄河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和经营以黄河文化商品和黄河文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市场主体,既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又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需求,可以极大地推动黄河文化的发展繁荣。北辛武村已向介休市市委提出设想建议:在汾河介休北辛武段镶嵌晋商冀家“乐天园”的历史文化生态区。基本构思为复原乐天园生态区,位置在汾河北辛武村北,与国保琉璃牌坊、冀家大院衔接,形成三点式旅游看点。在乐天园山池生态区,设立文化展厅,定名为“登瀛大厅”,将晋商历史史事,诸如万里茶道展馆、历史人物雕塑、名人遗墨、历史故事等,采取用多种形式置于厅内。以“乐天园”为中心点,提供游人休憩、娱乐的公共场所,带动北辛武村的相关消费,解决一定的就业问题,建立完整的黄河文化产业,是具有广阔空间和良好前景的。
图三 设想拟建的“乐天园”的历史文化生态区模拟渲染图
推动黄河文化与晋商冀家文化的结合,开发“黄河+”的新模式,则是北辛武村正在探索的发展新路。2006年5月,北辛武村太和岩牌楼作为清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而太和岩牌楼,俗称琉璃牌坊,就是明清晋商介休冀氏文化的代表。近年来,乡贤冀广大著《晋商冀家》,出版发行后,在山西文史界引起较大反响,其实实在在地记载了晋商冀家波浪壮阔,感人肺腑的经商兴亡史,一方面扩大了晋商冀家文化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北辛武村打造黄河乡村旅游作了有力宣传。同时,晋商冀家文化还开发了“冀东家”酒等衍生产品,也为文旅发展提供了服务内容。刨根究底,晋商冀家文化的繁荣昌盛与汾河的哺育息息相关,大河汤汤,孕育熏陶了勤俭朴实、积极进取的村风气象和一代代优秀的北辛武儿女。晋商冀家文化作为汾河乡贤文化的一支,如今也可反哺黄河文化,美美与共,互相促进!
图四、图五 《晋商冀家》及“冀东家”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47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