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土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2022年7月7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山止川行实践团队在湖北恩施土司城对传统土司文化开展实地调研考察。
上午10点,团队成员抵达土司城门口排队检票,检票口是一座门楼,团队成员对周围构造进行参观。前面有两座天王送子神人雕像,门楼右侧雕刻两部分:民族团结情景画和土家传统生活画。10点半从东门入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风雨桥”,它是少数民族一种独特的交通工具;桥上建有走廊、凉亭、小商铺、长椅等,桥既可以行人,又可以供路人避雨、乘凉、休憩,是游客休憩的好地方;阁楼突起,飞檐翘角加上墙上民族风情的图案别有风趣。不久可见一栋土家吊脚楼里面小屋贩卖民族服饰、纯手工编制西南卡普印花手提包等。里面的各种物品都蕴含着浓浓的民族风味。
团队来到癝君殿大门,建造特点三进三出,这里展示着土家族脉的文化圣地,癝君祠里祭祀着癝君族族长。
实践团队从往第九进走看见一个博物馆里面展览着众多银器上面雕刻有做工精细的细纹,还有土家抗日英雄史,巴楚文化介绍土家首饰。在观赏期间,团队成员结合现在土家服饰首饰特点和风俗对一些文化风俗的延续和变化进行讨论。
团队来到土司城中规模最大的九进堂——土家族干栏式吊脚楼仿古建筑群落,这是土司文化集中地,该队也在此做了表演观赏,与观演观众进行了采访交流。结合整体建造和讲解得知,九进堂将传统的土家吊脚楼、摆手堂、官言堂、书院及月台、戏楼等融为一体,亭台楼角,层檐飞爪,高低上下,错落有致,十分雄奇、巍峨。且全由榫铆相接的木结构组成。其中所有门柱楹联为省内名家书写和题咏,直草隶篆各具风采,吟山咏水、韵致无穷。所有雕花门窗也全从民间征集收藏而来。无论从构思、布局构造、工艺技术,以及规模、风格、景观等,都属于全国目前规模最大,最别致、最壮丽的土家族仿古建筑。九进堂由祠堂和庄园两个部分组成。
团队着重研讨了九进文化。所谓九进,表示有九台纵深递进的意思,它包括祠堂有四进和庄园的五进,合称九进“九”为极数,在古有“九为尊”的象征。表示多,表示大,表示最高,象征至尊至贵。一进为祠堂庄园大门门楼,门前两尊白虎像巍然分列左右,中为“龙凤呈祥”深浮石雕;二进为戏楼;三进为紧挨戏楼的“看楼”或议事厅。主要是族中长者、得高望重者或族长、宅第主人等有身份和地位的人看戏、议事的地方;第四进为“摆手堂”;第五进为庄园门楼,也叫槽门;进门楼却到了第六进堂前,前堂是主人迎送客人之处;第七进和第八进为庄园中堂,是庄园主人处理族中大事和实施家政的地方;第九进为后堂,也叫“白虎堂”,土家语称“惹巴楼”。
团队还对解说工作人员做了采访,了解了土司制度文化。土司制度是元、明、清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和制度。“土司”又称“土官”,是由中国古代中央王朝任命和分封的地方官,“世官、世土、世民”是其重要特点,即世袭的政治统治权,辖区土地的世袭所有权及对附着在土地上的农民的世袭统治权。土司制度渊源很久,元朝以前,各封建王朝已采用“以土官治土民”的办法。唐、宋时在西南、华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设置过羁縻府、州、任命当地土著首领为世袭的刺吏、知州。元朝后,以宣慰使、宣抚史、安抚史、招讨史、千户、百户等官职封赠各族首领,土官的职类、承袭、贡赋和征发等遂形成一定制度。明代,土司制度发展到鼎盛期,后渐趋衰落,至清代,已不占统治地位了。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云南、四川等民族地区还有极少数土司的残余。经过解放后的土地改革才彻底废除。
团队从第九进堂登上土司城外围,土司城被城墙包围,有很多烽火台可以攀登,在烽火台上可以观景整个土司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03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