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东理工大学学子赴淄博博山探索神秘雨点釉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杨冰菁 张谊豪

为促进学生对于陶瓷文化的了解,提高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林小青”实践团于2022年7月9日下午特赴淄博博山(古称:颜神)雨点釉博物馆展开调研。

进入雨点釉博物馆的庭院,雨点釉著名大师——周祖毅给我们讲述了他对于雨点釉及当代陶瓷发展的看法。周祖毅大师自幼受家族影响,多年来凭着对传统陶瓷艺术的痴迷与执着,尤其对淄博历史名釉雨点釉的制作工艺,不断探索创新,烧制出釉色纯正、晶点均匀的雨点釉作品。周祖毅认为,陶瓷生产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艺,单就陶瓷制作工艺就有72道工序,从业者必须熟练掌握陶瓷制作的各项工艺。因此,几十年来,他尊重实践,事必躬亲,经过学习实践,北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深造进修,终于成为一名淄博窑陶艺术的优秀传承人。在这之后他还不忘继续深造,时常和同行讨论陶瓷的艺术,参与陶瓷有关的展会。周先生说现在十分棘手的问题是陶瓷制作的继承人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从事互联网相关工作,而不愿从事效益低费时间的传统工艺。他感慨道,像他这么大年纪的在做陶瓷产业的已经为数不多了,但是他仍然选择继续从事陶瓷雨点釉产业,因为那份沉甸甸的爱陶情怀所在。通过周先生的讲述,我们不难发现,如今,培养年轻人对于陶瓷的兴趣,留住年轻人,才能让陶瓷产业继续发展下去,留下这门艺术瑰宝。周先生告诫我们:青年人就应该多出去走走,找到一个自己热爱的东西、事业并持之以恒的坚守自己的梦想。现想起周先生的话仍就回味无穷,大学生就应该走出校园,上山下乡,亲自调研实践,聆听老一辈的讲话,体验最真实的社会。

图为实践团采访周祖毅。 付睿睿 摄

周祖毅讲完之后,邀请周冠丞我们参观雨点釉博物馆。雨点釉雨点釉又名油滴釉,古称滴珠。起源于宋代,因釉中银色金属光泽的放射状圆形结晶。形似雨点坠入水中溅出的水圈花斑而得名。雨点釉陶瓷在古代是斗茶的名器,以其沉静、优雅、凝重、高贵的艺术风格被国内外宾客称为“中国之奇、陶瓷之谜”。雨点釉在日本被称为“天目釉”,是日本茶道的上等茶具精品。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雨点釉的烧制难度极大成品十分罕见,故素有中国之齐、陶瓷之谜的美誉。听周冠丞先生说,雨点釉的制作十分考验制作者的技术以及经验,因为雨点釉上的雨点是液相体,其形成既不能温度太高也不能温度太低,温度低时形不成雨点,温度高时就蒸发了也形不成雨点,而且只能在打开窑门的那一瞬间才能知道釉面达到了何种境界。所以说一件完美的成品可能是在失败了无数件后才成功的,很考验技师的耐心以及技术。这些新鲜出炉的雨点釉作品结晶点或大或小,或密或疏有惊喜有遗憾,有期待有失落。而这也正是雨点釉的魅力所在吧。

图为实践团成员亲自体验制陶过程。 付睿睿 摄

在博物馆形形色色的雨点釉出现在我们眼前,同学们认真的倾听周冠丞的讲解,近距离的观看作品,手上可以触碰得到精品,纹理细致流畅。而且每一个造型都很新奇,我们也看到了周祖毅先生讲过的出口日本200多件的双龙瓶,气势宏伟。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口很小,肚子很圆润很大的雨点釉陶瓷,这件作品由于制作相当困难成功率低且设计奇特,获得了国家级金奖。还有依托雨点釉和立粉彩陶技艺设计的雨点釉竹鸡盘,在市陶博会、省文博会和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受到青睐,多次获奖,制作技术达到空前的水平,被国内外收藏家视为珍品。除此之外,还有雨点釉饰品,雨点釉戒指项链等创新之作。看到雨点釉的茶碗,忍不住想用它体验一下,想像一下用它盛的茶喝起来肯定更有味道了。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雨点釉博物馆周冠丞、周祖毅合影。 付睿睿 摄

周冠丞给我们讲述,雨点釉的制作工艺流程:产品设计、雕塑、翻制模型、成型、施釉、烧制成型。为感受制陶的魅力,周冠丞邀请我们亲自尝试拉坯。在给我们准备好相应的陶土以及机器后,他先给以身示范标准的做法,然后让我们自己上前尝试,给予指导。看的时候觉得容易一做起来就难了,周冠丞示范的时候如此娴熟,看似很轻松可是一到我们上去尝试,发现并不容易。陶土根本不配合,东歪西倒,我们的手容易受机器的影响受力不均,这样陶瓷就不匀称看起来不那么美观。感受后发现看似简单的形状,其形成需要精湛的技术。

通过当天的实践活动,“林小青”实践团对雨点釉陶瓷的发展历史以及瓷器自身对时代特征的反映有了深入了解,在与陶瓷匠人对话中感受到工匠精神对陶瓷文化传承的意义,在亲自体会制陶后培养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认同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03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晕。方言稳固文化脉络,非遗延续传承之路。为深入探究方言与……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方言寻根,非遗续脉

1月13日至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踏上山西、河北、山东多地多地之旅,深入探寻方言与非遗的交融脉络。成员深入乡村,记录下老艺人口中的方言歌谣,参与用方言传承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古韵乡音,绘就非遗新篇

雅韵焕彩,成果昭显实践团成员在山东省的一所中学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实践团成员发现,尽管学生们对方言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缺乏使用环境和学习资源,他们对方言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乡音,绘非遗新篇

乡音溯源,深度探寻在社会实践开始之前,实践团成员一起商讨了前期准备工作。实践团成员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在各自家乡选定了具有代表性且方言资源丰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雅音,织乡语新篇

(通讯员:王瞳瑶)中华民族拥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脉络,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其中最为灵动且珍贵的部分,它彰显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文化基因。方言,作为地域文化传承的关……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聆听方言戏曲,感受非遗之美

在实践过程中,成员还聆听了多位民间故事传承人的方言讲述。这些故事不仅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通过这些方言故事,成员深刻体会到方言在民间文化传承……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非遗戏曲,感受方言之美

(通讯员:王瞳瑶)1月11日至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的成员踏上了一段特殊的旅程。他们奔赴山西、河北、山东多地,深入探寻非遗与方言的紧密联系。在这段时间里,成……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万种风情,藏于乡音

在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民众对方言的热爱与尊重在逐渐被激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方言,学习方言,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服务暖人心,助力社区扫雪除冰

春节前,受强冷空气影响,烟台市蓬莱区迎来持续降雪天气,部分社区道路积雪结冰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为保障群众安全、…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采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1月24日电(通讯员卢航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

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维系民心稳定、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群体的就业状况持续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最新发布

淄博学子再访农村绿色能源
7月7日下午3点,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Al-Cs”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到达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东上村,针对村民的绿色能源使用情况进行了采访。经过一下午的访问,我们发现时至今日,尽管政府工作人员一再强调使…
山东理工大学法苑学子社会实践活动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稷下法治先锋”社会实践团队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活动刘梦瑶为推进乡村基层法制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依法治国”战略,助力法制乡村建设,造就人民幸福美满生活。同时,为增强…
汽院学子参观土司城,学习土司文化
为弘扬土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2022年7月7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山止川行实践团队在湖北恩施土司城对传统土司文化开展实地调研考察。上午10点,团队成员抵达土司城门口排队检票,检票口是一座门楼,团队成员…
共同富裕浙里行,寀卢经验学振兴——共同富裕浙里行,寀卢经验学振兴——浙江广厦建设职业
7月7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里行”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了解寀卢村在数字化改革、便民服务、深化“寀卢经验”等方面的创新做法,探索创新发展新经验。…
湖北学子三下乡学习土家民族文化,弘扬优秀土家文化精神
为弘扬土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2022年7月7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山止川行实践团队在湖北恩施土司城对传统土司文化开展实地调研考察。上午10点,团队成员抵达土司城门口排队检票,检票口是一座门楼,团队成员…
传承红色基因,续写红色故事
在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增强小朋友们的爱国情怀,2022年6月18日,滁州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赴滁州市梅铺社区红领巾宣教团”宣讲团成员前往滁州市,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集美大学三下乡:深入百里林,重温谷风事
漳州2022年7月9日电(张菀容李心怡郑坍坍)谷文昌,一个与东山岛结缘的人,一个与木麻黄结缘的人,铸就了一座造福东山人民的丰碑。2022年7月4日,集美大学谷风青谈实践队来到谷文昌纪念馆,参观百里木麻黄,重温…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故事
在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增强小朋友们的爱国情怀,2022年6月18日,滁州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赴滁州市梅铺社区红领巾宣教团”宣讲团成员前往滁州市,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鄂江守望”社会实践团开展对流浪动物保护中心采访工作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流浪动物的生活,2022年7月8日,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鄂江守望”社会团队在队长戴长威的带领下,来到济南黄河流浪动物保护中心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对此次采访做出总结。首先,…
汽院学子三下乡学习少数民族文化风情,弘扬少数民族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保护和传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为弘扬土家民族特色文化,2022年7月8号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山止川行实践团队在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