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兴水利,调民生,护生态”我们在行动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 作者:朱婷

“兴水利,调民生,护生态”我们在行动

——水利学院“‘兴水利,调民生,护生态’我们在行动”暑期社会实践队

习近平5月14日上午在河南省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南水北调是跨流域跨区域配置水资源的骨干工程。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主体工程建成通水以来,已累计调水400多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1.2亿人,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性,认识到兴水利、调民生、护生态的重要性,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兴水利,调民生,护生态’我们在行动”暑期社会实践队持续开展一系列南水北调工程学习宣讲、实地调查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初期,实践队队员主要以线上查找资料的方式来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历史、时代意义、沿岸生态等相关知识,并且在队长的带领下以已有资料为基础制作南水北调工程宣传单以及认知程度调查问卷,经过一天的试点宣传后通过反思和讨论改进不足,为后期宣传工作的正式开展充分做足准备。

6月24日下午,正式开展了线上线下宣传工作。线上发布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涉及民众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认识和看法。线下队员们走进社区和街道对南水北调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提高广大群众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认知度,并做好相关记录。

宣传活动结束后,实践队举行线上会议,对两天的宣传工作进行总结。结果显示青少年对于南水北调工程了解程度更深,能简述三线工程且理解工程意义,中老年人了解更多的是水利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建造时间等。

受访者大都认为南水北调工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南水北调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更多人了解南水北调工程对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队员们也希望能够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更加深入地体悟南北水调精神!

指导老师:陈守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15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普法+调研双向联动 泰州探索地方性法规宣传新路径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规宣讲零距离 民意调研解民忧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宣传模式走进景区 法治文化融入市民生活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早茶博物馆里话“标准”——泰州创新“法韵茶香”沉浸式普法新模式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模式:历史保护法规宣传融入名城文化肌理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入村进景区 创新守护“千垛画卷”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车站:易拉宝+问卷推动条例“声”入人心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校园:情景剧+趣味问答助力水环境保护与防溺水教育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富精神,补充农民“精神食量”
解决农民精神贫困问题对全面推行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深入了解农民精神贫困情形及探索其解决方略,曲阜师范大学情系三农调研队于7月1日赴日照市东港区张家台村对农民精神贫困现象进行调研。通过调查…
解决农村精神贫困,需多方合力
在当今国家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的物质贫困问题基本已经得到解决,然而广大农民依然存在着精神贫困的现象。解决农民精神贫困问题对全面推行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深入了解农民精神贫困…
食品企业参观—探食品加工线,研食品营养学|“食分美妙”实践团队赴盛世有福食品有限公司
为提高高校学生对食品生产工艺及企业文化的认知,增强对食品行业的兴趣与热情,2022年7月9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分美妙”社会实践团队赴江夏区盛世有福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学习。“食分美…
湖南学子三下乡:爱心书籍进校园,温暖传递助未来
大学生网报讯(通讯员姚洁杨达胡希龙)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7月9日,邵阳学院城乡建设学院联合唐四完小进行捐书送教活动。由邵阳学院赴雨溪镇唐四完小“童梦启航”教育关爱服务团经行对…
“精神扶贫”应重视,补好农民“精神之钙”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了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内源扶贫等扶贫开发新思想,要求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造血”能力。回顾我国农村反贫困的实践历程不难发现:最近几年,国家对贫困地区实施一些“真金白银”的…
宣讲党史知识,促进党史发展
为开展党史教育学习,要深刻学习领会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通过对党史的学习,更深一步认识到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本次我们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类别是以党史学习教育团为…
“呵护童心,为爱同行”安徽师大学子赴春江社区开展宣讲活动
大学生网报芜湖7月6日电(通讯员刘琦)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孩子们也陆续地开始了他们的暑假。为了加强他们对于艾滋病、结核病和新冠肺炎的认识,2022年7月6日,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芜湖G·防艾遏核理论…
走进红十三军,传承红色圣火
走进红十三军,传承红色圣火2022年7月9日,温州大学数理学院“木铎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高利新院长和王振国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纪念馆,在红色文化中,汲取营养,升华自我。早上十点,大…
湖师学子三下乡:七七怀先烈,国史进课堂
(通讯员张可为)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民族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湖师青年志愿服务团于7月5日,在阳新县浮屠镇中心小学举行主题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纪念七七事变85周年”的爱国主义教育班…
塑诗词文韵之魂,聚木铎奋进之力
塑诗词文韵之魂,聚木铎奋进之力7月8日,伴随着阵阵蝉鸣,木铎行暑期实践队全体成员在下午2点30分准时齐聚水云学校多功能报告厅。空旷的教室里少了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多了队员们激烈的讨论声,因为再过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