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刃消磨珍贵成,灯火陪伴医学生
7月9日上午,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的三下乡队伍“医行碧水乡,醉饮理学荼”来到福建省建阳区的小湖镇大山坪正和窑所在地,在师傅们的带领下学习建窑的相关工艺和文化。
负责制坯的何师傅介绍说,从一抔山土到一盏珍贵潭括盏,需要先通过洗泥、排水、炼泥三个步骤制得坯泥,接着通过拉坯、立坯、修坯三个步骤做出初步的坯体,把坯体放在800度的环境中速烧后经清理、上釉,再放入超过一千度的炉窑中烧制,才算一个完整烧制工艺步骤。
这些用寥寥几语就能概括的制盏工艺,真正付诸实物时却需要长年累月的实际操作才能熟练运用。一个看似简单的拉坯,如果没能协调好手脚对转盘的控制,轻则拉歪拉坏坯土,重则让转盘失控,引发事故。
而上釉这个决定了成品外观成色的步骤则更加精细。上釉时的每一个操作都将影响烧制出来的建盏的花纹,并成为决定产品价值的因素之一。因此每位制盏大师都视其为传家和镇窑之宝。
在制坯间,何师傅向队员们展示了两把修坯用的工具。何师傅颇为自豪地介绍说,这两把工具,刀刃最初都是一样的。这一把才用一段时间的刀刃,已和另一把的长度对比鲜明。铁刀削泥的磨损,体现出的是修坯乃至制坯的数量之多。正是这样大量的实践操作,让何师傅对尺寸、器型的把控得心应手,也为接下来的上釉做好了基础。
何师傅的介绍让队员顿生感触。大家回想到平日里挑灯攻书的情景,在明灭灯火下心中怀揣的献身医学志向,回想到“灯火尽早点亮方成有用学者”的名人教诲,以及“医学生的技能也正是积累于大量的学习实践中”的切身感悟。看到两把长度迥异的同款陶艺刀,队员们对于这方面的体会和印象更加深刻。
在成品展览间,潭括盏传人李左文大师自豪地向队员们展示一件件作品。五彩缤纷各具形态的兔毫盏、鹧鸪斑博得一声声的赞叹。
临别时,李大师百感交集地说,建盏文化作为一个起源于宋代的地方特色文化,弥足珍贵,还需弘扬。希望经过努力,能让更多的人能通过各种渠道,走近文化,走进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1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