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大学子走进新农村:感受新气息
(夏诗琦 陈鑫 周珏帆 明显会)“现在村里的生活嘛,叔则(彝语:‘好’的意思)得很,是政府帮助了我们呢!” 西河村二组一位彝族村民马先生说。
为深入了解现今少数民族新农村的发展状况和政府对农村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支持,7月16日,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萌芽”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西昌市冕宁县漫水湾镇西河村二组,开展对新农村调研走访的社会实践活动。
新农村的建设发展
据西河村党支部书记王利萍介绍,西河村的整体建设发展是由村委会牵头,村民积极响应和村民自发管理相结合的。西河村党支部通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在国家的“七一工作法”、“六进六问六带头”等党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抓好自身发展的同时,以“先进带后进、强村带弱村”的模式,同相邻的沙耳村建立联合党总支,采取强规划带思路、强党建带队伍、强支撑带产业、强引资带项目、强载体带文化等措施来推动发展。
如西河村二组大雁产业,是因地制宜培育“有机食品之王”的大雁养殖业。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王书记和二组李组长带领村民自2012年开始进行规划大雁养殖,先后到东北、陕西、川内各地进行多次考察,最终政府立项于2017年正式开始该产业的运行。
村民的配合
“王书记要带我们走上致富路,他说做啥,我们就做啥。”村民沙女士说。
据王书记说,西河村村民们有着良好的集体意识,政府工作一出,村民都积极响应并配合基层领导班子构建的致富模式,如土地入股、技能培训。他们都大力支持李组长等领导提出的村内发展规划,并且在享受新农村发展带来的良好效益的同时,还自觉履行村民义务,主动将垃圾分类集中处理,让居住环境整洁干净。
特邀外省养殖员 发展新兴养殖业
西河村二组以特色果蔬、特种养殖、特色旅游为支柱产业。用“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建成了以黄金梨、葡萄、美国西梅、晚熟蜜桃为主的优质水果基地;成立特种养殖生态公司,发展以梅花鹿、大雁、野猪、野鸡、野山羊为主的养殖产业;打造了“民族风情苑”,大力推广乡村农家乐旅游活动。其中,特种养殖对当地新农村经济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深入了解西河村养殖业发展现状,实践队员们跟随李组长来到大雁养殖基地。
“这个村发展也很好,房子修得好,不比哈尔滨那楼房差。”一位受冕宁县政府邀请从黑龙江哈尔滨市来到西河村的养殖员宋女士说,“我才来2个月,但政府和村民都特别照顾我。养殖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他们就把我的住宿安排在养殖场附近,方便我工作。村民们也经常帮助我,他们都特别热情!我十分有幸来到这里,为这个村的发展出一份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5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