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饺子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时期。历史上的舞钢市尚店镇属于中州名镇。由于其地理位置的通达性,汇集了众多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有吃饭住宿的需求,在这种需求下罐饺子应运而生。古代尚店镇的回民兄弟发明了这种罐饺子,来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将准备好的饺子、丸子煮熟以后,放进辣汤里入味,并将其都放入瓦罐中。因为瓦罐的外面裹着保温层,所以饺子并不会放凉。随着时间的发展,舞钢罐饺子逐步成为舞钢乡村地区的一大特色。近代,在集市,庙会上都可以看到售卖罐饺子的小摊。在现代社会,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品尝到这一美味。
为进一步了解舞钢罐饺子背后的历史,并帮助舞钢罐饺子提升知名度。洛阳师范学院“青春遇见非遗”实践队于7月12日走访了平顶山舞钢市罐饺子第二代传承人袁国宇师傅。
在采访过程中,袁国宇师傅向队员介绍,罐饺子是他父亲教给他的技术。其制作工艺并不复杂。首先把肉和菜等多种食材剁馅备用,之后加入调料进行搅拌腌制。其次和面,让面醒发一会,先揉成细长的圆条,之后将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面团,用擀面杖将其擀成圆形。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馅包到饺子皮里下锅煮熟。丸子不但是制作罐饺子必不可少的材料,还是罐饺子好吃与否的关键。要快速的将汆过的生丸子放进油锅里,直至炸至金黄后捞出。这汤也非同寻常,是采用八角枸杞等调味而成。最后,金黄的丸子配上酸汤煮好的饺子,将其都放入瓦罐中,一份罐饺子就制作完成了。在谈到这瓦罐有什么玄机时,袁国宇师傅说,这瓦罐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为瓦罐透气,所以饺子放进去多久都不会泡烂,瓦罐使用的时间越久,瓦罐里的调料也更加入味。
罐饺子闻起来让人垂涎欲滴,从瓦罐中盛出来时热气腾腾。品尝其汤,微酸微辣,味道十分鲜美。饺子皮薄厚适中,饺子馅料十分饱满,荤素搭配,品类繁多,一咬下去,口齿留香。被热油炸至金黄的丸子,尝起来酥脆爽口,搭配汤汁,不会油腻。吃完之后,真令人回味无穷。
袁国宇师傅日复一日的支起小摊,售卖罐饺子来继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他曾在采访中表示,自己只想保留住最原始的味道。看着烈日下忙碌的袁国宇师傅,我们不禁感慨,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何谈容易二字。这不单单是一句话,而是要非遗传承人付出辛劳,不惧风吹日晒,不惧枯燥无味,坚守着传承的初心。作为非遗实践队员的我们更应该坚守本心,为非遗文化,贡献属于自己的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82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黄浦江的晨雾尚未散尽,“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实践队已踏着外滩的晨钟,叩响了曲园人在东海之滨的精神原乡。甲辰年腊月,这群身着藏青色校服的青年如同七十年前初代学人背负书箧南下……
马晶晶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当冬日的暖阳温柔地抚过青砖黛瓦,曲阜师范大学教师博物馆的飞檐斗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甲辰年腊月初一,“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实践队的青年学子们,怀揣着对教育圣殿的朝圣之心,踏……
张恒瑜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在和煦阳光下,曲阜师范大学教师博物馆迎来了一支特别的队伍——“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实践队。1月11日,这群怀揣着对母校深厚情感的学子,踏上了探索曲阜师范大学校内教师博物馆的旅……
卢奕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在曲阜师范大学即将迎来建校70周年之际,为了探寻校友们的奋斗足迹,传承曲园精神,曲阜师范大学校友会“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实践队踏上了前往上海的征程,于1月13日与曲阜师范大学上……
马晶晶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在曲阜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的喜庆时刻,“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带着对校友的关切与对校史传承的使命,踏上了前往上海的征程,于2025年1月11日上午,拜访了曲阜师范大学上海……
王晶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走进孔子博物馆,通过实地参观、交流研讨、宣传推广等形式,深入探寻儒家文……
张恒瑜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为探寻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弘扬曲阜师范大学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校园精神,2025年1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赴济宁市曲阜市孔子博物馆,开展了一场以“……
张恒瑜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为庆祝曲阜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深化校友与母校的情感纽带,促进校友与母校之间的紧密联系,2025年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在校友之家开展了一项颇具……
王晶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