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说:“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浙江工匠文化是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名片。近日,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语言润乡”暑期实践队金华调研组走进东阳木雕小镇、中国木雕博物馆,深入研究东阳木雕蕴含的工匠文化,积极探寻传承工匠文化、弘扬工匠精神的创新方法。
在中国木雕博物馆,实践队员们恍若置身于浩瀚的木雕发展历史长廊,直观地体悟到中国木雕文化的震撼与魅力。文化璀璨却又天真内敛的木雕,无声地讲述着耕读时代的美丽往事。一名队员感叹道:“木雕不仅仅只是一种工艺品,它的背后更多地倾注着工匠们传承坚守的精湛技艺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当天,实践队员们还采访到了东阳木雕工艺美术大师徐永平、姚忠虎和李强。
徐永平先生回忆“闭关”四年创作木雕作品《中华医道·十方泰和》的时光,创作历程艰辛,整个作品的构思、布局、设计、图稿、雕刻都由他一手操办,创作过程中寒暑更替,靠的是坚强的信念、意志和韧劲的精神。徐永平先生如是说:“工匠精神的内涵就是精益求精、毫无保留,木工的雕刻需要我们有恒心、有耐心、有创新。”
姚忠虎先生和实践队员们分享了他走上木雕之路的经历。姚大师初中毕业考上了东阳木雕技校,毕业后进入木雕厂实习,之后又自立门户,几十年如一日地磨砺雕刻技艺。问及为何会选择学习这门手艺,姚先生笑着和实践队员们说,“是喜欢,这么多年没改行,是需要兴趣才能坚持下来的”。姚先生还告诫实践队员们:“人生其实就是苦出来的,不去苦过不知道人生的价值。”
但是,大师们也纷纷对东阳木雕的未来发展表达了担忧。一方面,由于学习周期长、学习难度高等原因,愿意投身木雕行业的人越来越少;另一方面,纯粹的木雕工艺品离群众的日常生活较远,经济效益不高,致使木雕文化的传承也出现了危机。东阳木雕的保护传承工作刻不容缓,如何采取创新方法保护木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是实践队一直在探索的方向。
针对目前东阳木雕所面临的困境,国家与当地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木雕小镇的讲解员告诉实践队员,政府会给大师进行评级,给予他们荣誉,也是对手工艺的鼓励,每年也会有一些政策和物质经济上的奖励和帮助。
在东阳电商直播基地实地调研中,适逢东阳市第七届青年创业创新大赛暨第二届电子商务短视频·直播大赛第一场分赛开展,实践队员有幸采访到了大赛的评委、选手以及观众。在与他们的交流过程中,实践队员们拓宽了文化保护传承的视野,认识到了互联网数字化对于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作用。
通过此次实地调研,实践队员们对于传统工匠文化的保护有了新的感悟。传统工匠文化不仅在于传承,更在于创新。只有与时代的需求相结合,将现代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工匠文化当中,以全新的方式使传统工匠适应当下的时代需求,才能真正使工匠文化得到保护与传承。实践队也会持续努力,积极寻求传承与应用的新方法、新思路,为工匠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新时代青年力量。
通讯员:应乐、吴晴雨、单钰娴、余芷萱、王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40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