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陈爱月)2022年7月17日,今天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时光如白驹,又到了告别的时候,每次离别都是为了下次更好的相遇。在最后一天,我想对这12天的下乡活动进行总结。
在衣食住行方面我们得到了当地社工的帮助。首先是衣,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和完成任务;为了更好地塑造和树立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形象,我们统一了服装。上衣是红色的并且印着党徽校徽以及队名,穿在身上显得相当精神,充满活力。其次是食,我们刚到的几天是在村里师母家吃的,师母为人善良,每天做好饭菜等我们,还会给我们蒸包子,为了感谢师母,长坡冲锋队的成员会在空闲时间帮助师母扩建搬砖的事情。后来为了不麻烦师母,我们在自己住的地方煮饭做菜,每天两人轮流,吃上自己做的菜也是很有意义的,不仅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也培养了队员间的默契。虽比不上什么山珍海味,但至少吃起来津津有味。再者说到住,由于房间不够,男生们只能打地铺,将床让给我们女生睡。凭借每位队员的担当,我们在下乡的一周里相处的很融洽也很愉快。最后就是行了,它包括我们的言行举止,以及活动中队里开展的各项活动。说话行为方面,我们注重自我的仪态仪表,尽量做到举手投足都是美。在支教过程中,做到课前课时课后各个环节均胸有成竹;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我们用真心,耐心去询问每个村民;在党史宣讲的过程中,我们严肃认真的进行宣讲。
这次下乡锻炼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我自己来说,作为支教组组长,我负责安排支教组制定课表已经相关课件,方便线下成员更好的开展支教活动。这个工作关系到下乡队员的最基本问题,是下乡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支教工作的重要性使我在工作的过程中カ求做到认真细致,精打细算,对于一些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也积极地去寻求解决方法,令队伍无后顾之忧。这次下乡还赢得了友谊。在下乡期间,我们队员相处融洽,发挥了互助互爱的精神,在相互相处磨合的过程中,我们更加意识到了团队合作以及在发生分歧的时候寻找合适方式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也让我体会到了团队协作一致的重要性。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红土情缘”社会实践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40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儿童对清明节的认识,增强儿童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4月3日,文学院2024级1班志愿者小队于中通幼儿园开展“清明移风易俗,启迪幼小心灵”社区实践活动……
刘伊蕊 黄柳云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2025年“春启华章·星耀聊大”学生表彰典礼。下午两点,在激昂的……
俞颖 李如玉 唐嘉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现当代青年风采,传递青春正能量,3月30日,文心读书会、文礼思辩协会于西校区3#a116举办“声生万象,诵启新章”团支部朗诵活动。活动中,同学们以青春为题,或激扬……
郭瑞晗 邢璞轩 王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儿童对汉字的浓厚兴趣,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3月27日,文学院2024级1班志愿服务队于中通幼儿园开展“探秘文字源头,点亮萌童慧光”社区实践活动。……
刘伊蕊 韩会鑫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耕诗词文化沃土,深化校园文明建设,提升学生审美素养,3月16日至27日,文学院九歌文学社于线上举办“春日诗歌”征集活动。此次活动以春日为主题,引领着参赛者们以春日为笔,传递生命……
梁雨晗 俞颖 李文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移”出新风尚,“易”出新气象。为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3月29日至4月1日,文学院联动东昌府区多个社区开展移风易俗社区实践系列活动,在助推移风易俗的工作中坚持外在“塑形”与……
李如玉 黄柳云 陈祥莹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2024年3月5日是全国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5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弘扬雷锋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文学院开展雷锋月主题系列活动,引导青年学子投身于志愿服……
俞颖 唐嘉振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工作部署,搭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桥梁,为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3月26日至28日,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于东恩,团委书记石勇,辅导员胡明洋、徐……
刘伊蕊 李文娇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