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公共管理学院赴泸溪县“三下乡”调研队前往泸溪县文化旅游广电局开展暑期实践活动。文化旅游局副局长王学文先生,杨进联络员,专家姚本奎先生热情接待了团队成员,随后与团队成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就乡村振兴与非遗传承问题进行了分享与探讨。
不谋全局,哪谋技艺发展。在脱贫攻坚已完成的当下,迈入乡村振兴的新节奏。“我们希望能有一种‘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族职责,形成合力’的保护原则,‘政府助道’不可或缺”专家姚本奎老先生说道。作为非遗传承的老一辈人,也是民俗文化爱好者,姚老先生曾下乡数年抢救著书,著有《苗族数纱》、《踏虎凿花》等书。并与专家组合力收集一千余件绣品。独特的苗族挑花技艺,在当地又被称为“数纱 ”,多采用口传相授的方式,姚老先生认为这些精美的绣品寄托了老一辈人的情感,信仰与美感交织,体现了苗族人的自豪。
二十八项非遗,泸溪有四。文化的特殊性和地理环境息息相关,泸溪县环绕江河,少数民族聚居在此,形成多元文化,同时湘西铺市是水运总码头,汇南北精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方孕育出了众多瑰丽的非遗文化。然而在疫情冲击的大背景下,文化生态发生剧烈变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市场更加多变。在市场追求经济效益的现在,对于文化传承价值高却不适应市场的非遗技艺来说,如何赋予文化以生命,保住民族的文化基因,仍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据了解,当今摆在非遗传承前的几座大山:壁垒问题,如何消解和当代人的“距离感”;技术问题,技艺要求高而大师级水平少,怎样的传承方式能满足当今文化传承需求。值得一提的是,非遗的传承不止是单纯绣技的传承,更是新时代下综合能力与个人品质的培养,“匠心”的传承,以手绣心,方得真章。
在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上,非遗传承无疑是乡村振兴打出的一张重要“名片”。针对团队成员提出非遗传承与发展是否是遵循 “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的原则这一问题,杨进联络员与姚老先生告诉团队成员们,他们认为创造与发展应当先守住传承的底线,“学术性”、“本真性”和“美化生活”这三大性质不可丢。在此保证原真性的基础上谋发展,才是可行之道。
受制于地形环境与经济状况,湘西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六零后”和“六一后”众多。所谓“六零后”,是指高岁数老人,而“六一后”则是年岁较小的留守儿童。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非遗传承的缺乏。究其根本,拔除“穷根”,解决教育问题,处理好空心村和打工潮迫在眉睫,王局长指出。”只有医保、教育和住房问题都得到真正解决,我们才能真正迎来文化的春天。“杨进联络员补充道。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非遗文化传承难的问题,当地政府多年来也采取了有力措施来改善解决。当地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政策的落地实施,其中凿花工艺更是进入已久。当地思源小学设立了专门的凿花班来向学生普及凿花工艺,助力非遗传承。
文化的背后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反映。如何赋予时光以生命,而不是赋予生命以时光,是对历经千年的非遗文化传承永恒的命题。经过此次座谈会,本团队成员对于非遗文化的现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于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也有了更深的思考。在未来,担当复兴大任,还看吾辈新人,擎先辈火炬。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53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