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近日,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讲好景宁故事,共寻振兴之路”暑期社会实践团赴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开展“传承畲乡非遗,助力景宁振兴”主题实践活动,旨在深度挖掘景宁畲族非遗,使景宁利用自身文化优势讲好属于自己的振兴故事,进一步推动畲乡的乡村振兴进程。
巧手绣生活,非遗展风采
畲族刺绣是畲族民间工艺美术之一,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畲族最具特色的手工艺之一,承载着畲族独特的文化印记。畲族妇女喜欢在衣裳的领上、袖口、衣襟边和围裙上刺绣一些花鸟和几何纹样,这些图案花纹不仅富有独特的民族风格,而且配色绚丽、花样新颖。然而由于历史原因,畲族刺绣技艺如今正濒临失传。
近日,团队成员来到景宁市畲族自治县凤舞银针畲绣文化体验基地开展“巧手绣生活,非遗展风采”实践活动,寻访畲绣非遗传承人夏安静老师。
据畲绣非遗传承人夏老师介绍,畲绣一开始用于畲族服装,但是由于制作畲族服装工程量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近年来,夏老师致力于将一些畲绣元素应用到畲族文创产品中,“畲绣元素文创+”的模式不仅起到了传承畲族文化的作用,而且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景宁当地的经济发展。在畲绣非遗传承人夏老师的讲解下,团队成员对畲绣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在参观了一系列精美的畲绣文创产品后,团队成员跃跃欲试,在夏老师的指导下,体验了畲绣工艺,感受了畲绣文化的独特魅力。夏老师先是简单介绍了滚针和斜缠针两种针法,随后团队成员将其应用在手帕的装饰上,完成了一个精美的畲绣作品。在体验畲绣工艺的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了学习畲绣这门非遗的不易。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畲绣传承人精湛的手艺离不开她长时间的学习与实操,这更加激励作为服装人的我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勤加练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活动最后,团队成员对畲绣传承人夏安静老师进行了简单的采访。在采访中,夏老师指出,成立工作室的初衷是为喜爱畲绣的人提供学习平台;畲绣文化形成的文创产业能够促进景宁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畲绣工艺已经断代,在研究早期作品过程中充满挑战;而且学习刺绣耗时耗力,前期投入时间久,收益低,很少有人能够长期坚持,因而畲绣的传承力度十分有限,畲绣非遗的影响力依然不够。夏老师表示,作为非遗传承人她经常去学校、社区开办畲绣相关的活动,目的就是将畲绣这个非遗传播出去,她希望未来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学习畲绣,提升打造畲绣的知名度,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延续畲族文明。
在畲族传统工艺逐渐遗失的今天,非遗的传承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让畲绣传统技艺“见人、见物、见生活”,与文创产品的结合更是使畲绣非遗焕发新的生机。让非遗为乡村旅游赋能,开发打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非遗+乡村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为景宁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在本次“巧手绣生活,非遗展风采”社会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通过对话非遗传承人、切身体验非遗工艺,感受到了畲绣的独特魅力,并计划未来在服装设计中应用畲绣元素,用新时代大学生自己的方式担负起非遗传承的重大责任,为景宁畲族自治县的振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畲服展魅力,文创促振兴
畲族服饰作为畲族文化中的一道靓丽风景,寄托着畲族人民的精神信仰和文化自信。2008年,畲族服饰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近日,团队成员来到丽水市景宁畲依缘民族服饰馆开展“畲服展魅力,文创促振兴”实践活动,采访了畲族服饰非遗传承人陈卫娟女士,亲身体会了畲族服饰的魅力,同时也了解了畲族服饰非遗在传承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并为此提出如何利用畲族文创产品促进畲族服饰非遗的传承,从而进一步推动景宁乡村振兴进程。
景宁畲依缘民族服饰馆是一家专门从事畲族服饰定制的民族服饰馆,队员们刚踏入馆内便感到一股浓郁的畲族之风扑面而来。馆内展示的服装上点缀着极具特色的畲族花纹图案,镶嵌着色彩鲜明的彩带,展现了畲族服饰的魅力。
在参观过后,团队成员对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畲族服饰颇感兴趣,迫不及待地在传承人陈女士的带领下换上了畲族服装,亲身体验了畲族的凤凰装,深深地感受到了畲族服饰中所蕴含的的民族之美。
与摆满了畲族服饰的外屋相连的,是一间小型的成衣工坊。其中囊括了打版、手工缝制、机器绘图刺绣等数道工序,实践成员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深入了解到了畲族服装的制作流程及成衣工艺,也找到了一些与自己服装专业课相通的地方。
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之中,实践成员有幸采访到了省级畲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卫娟女士,并且了解到她在从事畲服行业的这二十余载,一直奉行着文化传承、客户至上、诚信经营、技艺创新的理念,为发扬畲族文化、助力景宁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畲族是一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一个民族。”谈到畲族文化愈发被人淡忘与畲族非遗濒临失传的窘境,陈卫娟女士的语气也变得低落。但正是这样的境况,使她萌生了创办畲依缘民族服饰馆的想法,“畲族服饰上能够直观地体现出我们畲族的一些文化,所以我就想在通过我们自己的服装把畲族文化给传扬出去。”
陈卫娟女士创立的畲依缘民族服饰馆不仅能提供畲服定制,还推出了具有畲族特色的文创产品。热爱畲族工艺品的她,将代表畲族信仰的凤凰图腾与畲族特色的刺绣互相结合,将民族元素与时尚元素充分融合,制作出具有畲族特色的手提包,通过推出文创产品带动景宁经济发展。
陈卫娟女士认为,畲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在政府的帮助下,畲族文化有了更多的宣传平台,传承人们也有了更多参观学习的机会。然而,畲族非遗传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仍然充满着艰难坎坷。在采访中,陈卫娟女士也提到,由于畲族服饰的民族韵味强烈,受众群体的范围较为狭窄,因此,怎样使畲族服饰走向市场、面向全国,成为了目前畲族服饰传承与发展道路上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
本次实践活动对团队成员来说意义非凡,不仅感受到了畲族服饰的魅力,也了解到了畲服传承与创新性发展的不易。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景宁能进一步更好地利用畲族文化优势打造民族文创产业,在乡村振兴中探索属于景宁畲族自己的振兴之路!
五彩织畲乡 非遗助振兴
畲族彩带编织技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彩带作为畲族传统的手工艺织品,既是美化衣着的装饰物,又是用作腰带、背带等的生活实用品,同时也是畲族青年男女定情定亲和驱邪祝福的吉祥物。
近日,团队成员来到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畲寨东弄开展“五彩织畲乡,非遗助振兴”实践活动,拜访了畲族彩带编织手艺人雷桂契老师,并切身体验了畲族彩带这一项非遗项目。
在和雷老师的交谈中,她提到学习彩带编制技艺是每个畲族姑娘十岁左右必学的技艺。彩带以丝线编织为主,也有用棉纱或苎麻编织的。织彩带没有特制的织带机,屋内屋外乃至山野都可编织。在雷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参观了畲绣馆内织好的彩带、围裙等实物。
当提及畲族彩带编制技艺传承现状时,雷老师的脸上黯淡了,她表示政府对畲族彩带这一项非遗传承的确有支持,会号召掌握这种非遗技艺的绣娘走入校园,开设相关非遗技艺学习课程;但是政府在这一方面的支持很小,受资金、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真正投入实践的传承项目很少很少。为此,团队成员向雷老师提问是否能将这种畲族彩带用于现代服饰,雷老师摇摇头说道,这种手工编织的彩带很硬,就算制成服装也不会受到消费者青睐,不过采用机器编织的话,可以做到细软透气。
坐在凳上编织,丝线的一端抵靠在柱子上,另一端系在腰间,这是传统的屋内编织法。在雷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团队成员轮流亲身体验了彩带编织,大致掌握了最简单的平铺织法。
同时,团队成员还无意了解到,雷桂契老师除了掌握彩带编织技艺以外还是景宁畲族自治县的民歌非遗传承人,在雷老师悠扬的山歌演唱声中,团队成员对非遗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传承是非遗保护的命脉,政府应当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资金政策支持,鼓励非遗传承人创业,实现“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抓手。
在此次社会实践中,团队成员表示作为青年大学生,应当拓宽思路,多学习了解逐渐流失的非遗技艺,将产学研融合,挖掘非遗背后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非遗、走进非遗,并通过实际行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一抹绿曲香两山促共富
畲乡绿曲酒是畲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使用纯天然无污染原料酿制而成的,有着自然的色泽及芬芳的香味,是畲族人民的养生之宝。据古书记载,绿曲酒开始酿造于唐永泰二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当时绿曲酒生产在景宁山区,自身的生产水平较低,再加上工艺复杂等各种原因使得绿曲酒在传承中历尽沧桑,几经失传。
近日,团队成员来到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大均乡开展“一抹绿曲香,两山促共富”实践活动,拜访了畲乡绿曲酒非遗传承人周仁建先生,了解了畲乡绿曲酒的历史渊源,也得知了如今疫情反复下绿曲酒的发展困境。为此,在疫情时代旅游业不景气的现实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宣传畲族非遗文化是值得深刻思考的,同时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少数人先富从而带动多数人后富的致富理念,将大大推动景宁的乡村振兴进程,使景宁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振兴共富之路。
在绿曲酒传承人周先生的介绍下,团队成员了解到绿曲酒采用深山多种植物和山区有机大米,利用山泉水、绿曲、糯米经过多道古法工序酿制而成,具有类似冰酒和清酒的口感,富含天然的有效活性营养成分。为了让团队成员对绿曲酒的口感有切身的体会,传承人周先生十分热情地拿出绿曲酒,诚邀团队成员进行品尝,团队成员深深感受到了非遗绿曲酒的的独特魅力。
随后,团队成员对绿曲酒非遗传承人周先生进行了采访,聆听了他精心打造非遗绿曲酒民族品牌背后的创业故事。周先生谈道,绿曲酒虽然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但是由于它的工艺极其复杂,没有人愿意以传统的方法制作,而为了更好地挖掘畲乡当地的文化,大均乡成立的两山发展有限公司突破了种种困难,还原制作了这款绿曲酒;而绿曲酒之所以重新生产制造离不开如今生态环境的改善,也依托于畲乡不断发展的旅游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是我们市委书记提出的一个理念。”周先生的脸上开始露出了笑容,他提到正是为了落实这个理念,才推出了绿曲酒这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产品价值转换。而当被问及在创业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时,周先生的表情开始变得凝重,他表示最大的打击就是疫情反复,尤其是今年上半年离得很近,而如今绿曲酒目前只是限于在线下品尝,由于还没有合适的包装设计无法进行线上销售,这就使绿曲酒在疫情反复的现况下步履维艰。因此,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如何让绿曲酒在疫情时代仍能发挥其产品价值是亟待解决的。
在采访的过程中,作为乡村振兴模范生的周先生一直强调成立两山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挖掘当地文化,是怀着情怀才用心去做畲乡绿曲酒这个产品,而之所以自己努力创业是因为想积累一定的创业经验,并将自己的致富之道分享给更多的村民,鼓励村民利用畲乡特色文化积极创业,通过贯彻先富带后富的理念实现全乡人民共同富裕,进一步促进大均乡的经济发展。
本次社会实践中,团队成员对畲乡绿曲酒的发展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在疫情不断反复的如今,未来应该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直播带货,减小疫情对绿曲酒产业发展的冲击,进一步扩大畲乡绿曲酒的知名度,并借此为畲乡绿曲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更好地贯彻先富带后富的致富理念,让景宁凭借自身优势走好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三生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12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