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脱贫才是真脱贫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乡见未来”实践队】
常言道,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精神脱贫远远比物质脱贫来的困难。为了解乡村的精神脱贫状况,2022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乡见未来”实践队“分队在孙泽玮老师的指导下,采访调查了部分农村家庭,并对村支部对村支委书记进行了采访,最后进行讨论总结。
在采访之前,队员们事先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发现精神贫困通常表现为听天由命、消极无为,安于现状、好逸恶劳,不求更好、只求温饱,老守田园、安土重迁,小农本位、重农轻商,“等、靠、要”思想严重 。“精神致贫”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不讲卫生导致疾病缠身,最终因病致贫;二是缺乏自立自强精神,坐等政府救济,对过穷日子心甘情愿甚至心安理得。
实践过程中,队员首先对村支部书记进行采访。通过采访,我们发现精神扶贫绝非一朝一夕之事。简而言之,一要实行观念扶贫。引导农民树立自力更生、不怕困难、艰苦创业的思想和勇气。二要重视和加强贫困地区教育。只要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文化氛围,让孩子们走出去,形成榜样模范作用,后面的路就会好走很多。三要抓好党建促扶贫。“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要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要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且群众信得过的干部到贫困村工作,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同时,加强就业培训、医疗、农村文化等社会事业,让贫困群众增加更多技能,有更多的保障。三管齐下,才能从根上解决问题。
随后,队员又走访了一些农村家庭,并向他们普及了精神脱贫的有关概念,他们都表示愿意主动实现从根上的脱贫,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
实践的最后,队员们整理了当天的采访记录,认真讨论了精神脱贫的重要性。只有解决好精神层面的问题,就会真正激发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就会激发出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被动救济为主动脱贫,提升自主脱贫能力,从而根本实现乡村振兴。
人生如屋,信仰如柱。扶贫也是一样,物质生活的贫困需要帮扶,精神扶贫更不能忽视。精神失守就会缺“钙”,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得了“软骨病”即便再多的人帮扶,也难扶得起。唯有从思想上让村民们硬起来,才能彻底解决脱贫问题,实现乡村长久发展。
撰稿人:赵君桦
队伍名称:“乡见未来”社会实践队
指导教师:孙泽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21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