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5日,浙江理工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联合会进入浙江省杭州市云滨社区开展“潮起‘心’传,非遗焕新生”的“寻味非遗”活动,应用非遗蓝染工艺、剪窗花等活动,使小朋友们在接受非遗文化之美的熏陶过程中,舒缓身心,发展美育。
活动恰逢二十四节气之一——小暑,主持人从“小暑”引入话题,为小朋友们播放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片,观看后主持人带领小朋友分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认识及感想,还和小朋友们做了非遗文化接龙小游戏。小朋友们纷纷积极参与,转动自己的小脑瓜辨认什么是物质文化遗产,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这个小游戏,让小朋友们了解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有助于保护传统文化,传承杭州文化。
接下来小朋友们还参与了蓝染工艺和剪纸艺术。主持人先为小朋友播放了蓝染教学视频,同时我们志愿者们在一旁协助,在欢乐的气氛中,小朋友开始了人生中的初体验——蓝染。有几位小朋友非常有创造力,他们通过在染布中放入不同形状的木牌,染出不同花纹的布。因为蓝染要浸泡十五分钟,所以我们进行了剪纸活动。小朋友们学着我们剪纸,剪出了许多不同的花样。小兔子,小青蛙,窗花,爱心心连心……剪纸环节结束后,我们拿出了蓝染布,最后每个小朋友都收获了独一无二的蓝染和剪纸。
在本次浙江理工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联合会暑期社会实践团与云滨社区共同举办的“暑起‘心’传,非遗焕新生”活动,通过寓教于乐宣传蓝染工艺和中国剪纸工艺,既增强了孩子和社区工作人员的体验感和文化自信,又使活动更具教育意义,推进非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并通过美育使青少年和社区工作人员徜徉艺术海洋。
办公室 郑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50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