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覃凯莉 胡涵睿)7月23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赴湖北省襄阳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襄阳市龙王镇闫营村,参与闫营村村委会举办的关于凤凰咀遗址的座谈会。本次座谈会参会成员有襄阳市龙王镇闫营村支部书记闫大堂,武汉大学凤凰咀遗址考古队带队老师、博士单思伟以及全体团队成员。
会上武汉大学带队老师单思伟就凤凰咀遗址的发现、时间推演、发掘过程以及文物出土情况向成员们进行介绍。凤凰咀遗址是鄂西北南阳盆地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等级最高的中心聚落遗迹,也是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武大考古队通过对城墙土质的勘测,推测出凤凰咀遗址主体年代属于屈家岭文化至石家河文化,距今4300年至5000年。自遗址发现开始,国家进行更改国道、圈地等一系列保护措施,避免对遗址造成损坏。单思伟老师表示,目前出土文物主要有有石斧、石铲、陶器、纺纶等,对研究襄樊地区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随后,闫营村闫大堂书记向成员们介绍村委会在保护凤凰咀遗址与乡村振兴两方面做出的工作。近年来,闫书记带领村民配合国家和市政府的保护措施工作,积极向考古人员提供帮助,给村民们创造了更多劳动岗位,并借此机会积极建设美丽乡村,申报省级凤凰咀遗址公园。据悉,闫营村已于2021成功入选中国美丽乡村。省级凤凰咀遗址公园建成后不仅用于武汉大学田野考古方向的教学和研究,还将再现远古村落村貌及远古人类生活习俗,让历史“活”起来。
团队队长胡涵睿表示:“闫书记不仅考虑到配合凤凰咀考古工作,而且借此助力百姓致富,带动周边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各地在乡村振兴途中应因地制宜,走出属于自己的致富之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68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