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社会实践是出于调查城市近郊区宅基地利用程度与转型为目的而出发的一场旅行,一场乡间的旅行。作为出生在城市里的孩子,回顾过往在我的童年中所见的是城市变迁,是一座座楼房的建立,一片片空地的开发,有些变成商场、有些变成公司、有些变得我再也认不清那里原来是什么地方。城市变化日新月异,一座小城市况且如此,那些发展中的大城市便更是不敢想象。但,中国不是单单由城市组成的,还有一个部分,叫“乡村”。
常年的城市生活让我第一次进入调研地时感到无比的诧异,一些在我看来习以为常的事情,在我国广大的乡村地区仍然未能普及,中国经历了改革换代的阵痛,坚持了脱贫攻坚的战役,我们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但中国地域之大,幅员之广,人民之密,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未曾拥有的,在这样的条件下,总是有小部分人民没有体会到国家发展给他们带来的福利,或者,更准确地来说,是不能更大程度上的进步。一个鲜活的例子就是:厕所。作为2018年我国的重点改革之一,农村的旱厕早已应该是成为历史中的建筑,但调研村仍然还是存在,虽然经过走访大部分村民家中都已经使用上水厕,但这一单独情况正是反映出我国改革之难,和下一步坚持改革深化的原因。
本次调研的主题其实简单点就是“房子”,是农民的房子。自从我国改革土地制度以来,土地就是国家所有,人民所用了,但日益增长的人口和无法变动的土地规模之间的矛盾却是越来越大,增人增不增地的理论愈发重视。而那些拥有“房子”的农民也在问问题,他们在问“我的房子为什么跟城市不一样呢”,通过我们的走访,在当地其实大部分的农民是有经商的意愿的,但却苦于没有道路,无法成功。一个村里成立了农家乐,但几百户的村子里实际弄上这个产业的也不过几户而已,是企业的问题吗?他们为什么不签下所有意愿人呢?因为人家也要盈利;是村干部的问题吗?他们为什么不多说服村民呢?因为他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是农民自己的问题吗?他们为什么不把家搞干净一点好让人家来投资?很简单,因为“穷”。在这个问题它由多个方面组成,自然不能由一个方面解决,任何一方的努力都是极大成本的支撑下换回的微小成果。
“中国分成两个部分,一份是城里,一份是乡下”。村里的时光好像天然就比城里慢了半拍,不仅仅体现在生活,更在生产。调研走访正值夏季,天气很热,但不同于城市远望里的高楼大厦,乡间的目光只有水稻和作物,那些在秋季会成熟的东西。乡村的生活应该是慢下来的,因为他是让人们还能感受到中国千百年的生活状态的地方,但乡村的发展不应该是慢下来的,无论生长在什么地方,都应该能够享受到中国发展所带来的红利。这也正是我们调研的初心,正是中国万千学者的目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79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