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财政部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至今,各少数民族村寨积极寻求特色发展模式,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文化经济、文化产业等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文化产业发展过分依赖社会融资、产业链停滞不前的问题。协调和规划好村寨的发展可以极大推动少数民族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传承。 为了探寻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助力乡村振兴,7月20日,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黔渝携手,共探民乡”暑期实践队来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侗寨,围绕“特色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普及知识产权”的主题,开展为期5天的调研活动。 图1为肇兴侗寨特色木质建筑 田茂艳 摄 侗族手艺有传承,农业合作社促发展 “黔渝携手,共探民乡”暑期实践队根据事先拟好的访谈提纲针对当地村民、商户、中小企业负责人以及村委会干部进行访谈。受访者陆勇妹为蓝靛染省级传承人,从小接触靛染工艺,2012年左右成立“侗品源”合作社,这也是侗寨内最大的合作社。平时会做手工艺品进行售卖,还会到乡下去收购村民的手工艺品进行售卖。合作社会根据不同人群安排不同工作(织布、染布、绣花、种草药),每年能收大概收百幅到千幅左右。此举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展现出侗族的年轻人积极的带领着村民开拓致富新途径,形成了较完善的文化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图2为侗族手艺人正在制作民族服饰 涂佳雨 摄 特色模式振侗寨,立足教育推法制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肇兴侗寨近几年的民族特色旅游发展情况以及少数民族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团队王林鑫、田雨、张健维、杨月垚四名成员来到肇兴村村委会,与陆主任进行访谈,陆主任向队员详细介绍了肇兴侗寨近几年的旅游发展状况:从景区设立以来寨子就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到2018年侗寨成为春晚的分会场,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发展的顶峰,但是好景不长,随后而来的疫情又使当地的旅游发展陷入瓶颈。但村寨近些年也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模式——“传统工艺体验馆+手艺合作社”,这种形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能传承好民族工艺,特色旅游协同“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取得了良好成效,村寨风貌与村民生活都得到改善。 谈及民族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陆主任表示:“法制相对落后是当前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寨中村民对知识产权相关知识缺少基本的了解,大多数村民对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认识仅停留在做生意上,只有极少数人在从事民族品牌的工作;县、乡政府联合村委会也做过相关宣传,但都收效甚微,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村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特别是大多数上了年纪的人难以理解,部分年轻人对此也缺失关注。”值得一提的是,村寨法官工作站的相继设立,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知识产权宣传和普及的可能性。陆主任继续表示:“现在所采取的依旧是以保护传承好民族手艺为主,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鼓励和引导更多的村民打造民族品牌,但是,要想解决好村民法律意识这个问题,根本还是得落在教育上,未来相关工作任重道远。” 图3为团队成员王林鑫、田雨在村委会对村委会主任进行访谈 杨月垚 摄 普及知识产权,我们在路上 “黔渝携手,共探民乡”暑期实践队经访谈了解到,侗寨内的村民大多文化水平较低,以务农为主业,对知识产权的认识较为薄弱。团队成员制作了知识产权宣传传单,在为村民发放的同时向他们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引导侗族文化产业发展。“相较于工业化,传统手艺更多的作用体现在民族传承上,意义不同。比起保护知识产权,更希望能将侗族手艺宣传到世界。”当地村民曾对我们介绍说。 图4为团队成员杜心语正在为当地村民普及知识产权知识 田茂艳 摄 从群众来,还应回到群众中去。 “黔渝携手,共探民乡”暑期实践团队成员在多方走访基本了解居民和商户对于民族“版权”的认识后,选择再次回到当地村民中进行宣传普及少数民族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知识。团队成员们向村民耐心讲解侗族大歌、侗戏、侗绣、侗族乐器、侗寨鼓楼花桥等属于侗族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一代又一代侗寨村民群体作为这些作品的创造者应当共同享有其著作权,在传承好的同时,也要保护好它的独创性与民族性,对于那些不正当利用和损害侗寨同胞的利益的行为要坚决抵制。 为了让侗寨村民更加形象地认识了解知识产权,团队成员悉心向其一一列举相关案例,例如:有人将侗寨的大歌舞蹈等表演拍摄制成光盘等自行售卖营利、有的人非侗族却打着“侗药”的牌子开办制药企业、有的非民族的酒楼饭店利用少数民族表演招徕客人……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举例和解释,在侗寨村民间取得积极回应,纷纷表示未来会多多关注民族“版权”的内容,也会考虑尝试打造属于自己的民族品牌。 图5为团队成员杨月垚正在对当地商户宣传知识产权知识 田雨 摄 高校合作共聚力,少年盈风齐奔趣 在实践途中南京财经大学“黔渝携手,共探民乡”暑期实践队与贵州理工学院三下乡暑期实践队偶遇联合,丰富实践访谈内容。针对实践调研中出现的问题、访谈内容等进行深入的经验交流分享。贵理工实践团队重点在侗绣、蜡染等宣传工作上,为南财“黔渝携手,共探民乡”暑期实践队提供了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外宣的资源与平台。而南财“黔渝携手,共探民乡”暑期实践队则着重整体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并提供知识产权的普及工作,向贵理工实践队提供了非遗手工艺视频资料。在本次高校合作中,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与贵州理工学院实践队互帮互助,双方充分发挥合作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丰富了本次暑期实践的内涵,促进了高校间的友好交流,发挥更强大的青年力量。 图6为本暑期实践队与贵州理工学院“三下乡“团队合作联动、分享经验 通讯员 王林鑫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06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同学们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引导同学们铭记历史,深切缅怀为国家和人民英勇献身的先烈,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文法学院于4月6日在学院楼B-207成功举……
沈冬玲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纪律意识,3月27日,文法学院第三党支部在学院楼1-A208召开支部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
张之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为深入落实高质量人才培养要求,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师范生教师职业素养,强化与实习学校的合作,共谋共建教育高质量发展,4月9日文法学院常务副院长罗艳娟,王海燕老师,张阳老……
梁盼盼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清明时节,追思绵长。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铭记英烈事迹、赓续精神血脉,4月6日,文法学院举办“云端寄哀思,线上祭英烈”主题视频征集活动。自活动启动以来,同学……
户煜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文法学院新媒体中心于4月7日中午在北校区树人楼211教室召开2024-2025学年第六次例会,各部门部长及各部门干事参加此次会议。会上,各部门干事依次汇报了近期工作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
冯云会 户煜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文法学院学生会于4月8日中午在北校区启智楼229教室召开2024-2025学年第十次例会。本次例会由文法学院学生会主席彭金龙主持,学生会主席团、各部部长及各部干事参加此次会议。会议伊始,文法学……
李佳艺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为传播文明祭祀理念,弘扬时代新风,文法学院于4月7日在北校区树人楼大厅举办了以“牧野新风,移风易俗”为主题的清明节展板宣传活动。此次展板以独特的设计传递了文明新风的理念。展板以……
王诗音 户煜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帮助学生在运动中释放压力、舒缓情绪,和悦·心语辅导员工作室将举办“羽你同行,悦动心灵”羽毛球趣味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活动主题“羽你同行,悦动心……
贺胜男、任冠运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