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暑假社会实践—— 开启一场洗涤心灵的红色之旅

来源: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 作者:第八片未名海

镌刻历史记忆的博物馆,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走访博物馆,是赓续红色记忆,是传承红色基因,亦是开启红色之旅。

2022年7月18日以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青春之声”——党史宣讲团跟随红色印记,分别前往多家博物馆寻访历史深处的根脉,在领略优秀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激发宣讲团的爱国情怀。

一、寻访武安博物馆革命史陈列馆

进入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铜质浮雕墙,这面浮雕墙贯穿武安六大文化脉系,即新石器时代的磁山文化、战汉时期的冶铁文化、明清时期的商帮文化以及近现代的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和戏曲文化,凸显武安各时期的代表文化元素。宣讲团将着重参观它的革命史陈列馆,感受红色的信仰,体悟革命的热血。

在这所陈列馆内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描绘9500多名农民子弟兵跟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场面的浮雕墙,我们可以看到武安儿女奋勇杀敌、保卫家乡、争取自由的坚毅与信念,他们舍生忘死的精神激励着我们。

随后,我们参观了相关会议画面,了解到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首脑机关曾两度驻扎武安,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的革命家也曾生活战斗在这里,并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边区土地会议、南征会议和华北财经会议,改变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武安作为太行山根据地重要的经济门户,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此开展相关会议,将最大程度的辐射到其他解放区,对整个解放区起着以一通百的作用。

二、寻访衡水市博物馆

在博物馆我们主要参观了“红色血脉·信念传承”——衡水红色文化展厅。在这里,我们向大家讲述了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成立的故事,带领大家一同回顾那段红色记忆,深入了解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的历程,学习革命先辈们的红色精神。

党旗前,我们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庄严宣誓。从红色的党旗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代代共产党人为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事业而东奔西走,呕心沥血,战死沙场。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党旗前喊出的铁骨铮铮的誓言,不是一句口号,是一个共产党员用一生来坚守的理想和信念。

博物馆内的展品是沉默的,但却重现着革命先烈们的过去,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从枪支、炮弹等战争中遗留下的文物,到一个小笔记本,甚至一枚印章都有着丰富的过去。从这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壁画,一篇篇文章中,我们感悟到革命先烈们的故事,为他们坚韧不屈、无所畏惧的精神深深触动着。

参观完博物馆,我们对前辈们的革命历程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更加钦佩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正是因为有他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日的国泰民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还未实现,我们身为最具革命力量的青年人定将传好革命的接力棒!

三、寻访承德博物馆

我们来到承德县文化中心,在引导员的带领下乘坐电梯来到了四楼博物馆。一进门我们就看到了展板陈列室,这里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徽·党旗·党章专题展,我们在展板上观看入党誓词专题展时,我们不禁举起右手,庄严而又郑重地重温入党誓词。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先驱慷慨悲歌,为风雨飘摇的中华大地争得一缕曙光。

毛主席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我们来到了孙凤林个人画展,孙凤林,一位生长在农村却在学雷锋做好事的路上走了半个多世纪的老人。我们为认不全字的小朋友一一解读孙凤林老人的善举,希望小朋友能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筑牢信仰的根基。

每一次参观都是穿越时空的“历史触摸”,进入“文化殿堂”的精神洗礼。博物馆像一部详细的历史文化书,它记载着中国的历史是伟大,生生不息,奋斗不止的。在所有的展品中,宣讲员感受最深的是铜镜。在中国古代,铜镜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而今,铜镜早已远离了现代人的生活,我们只能在博物馆中,透过它的器型和纹饰,感受不同的岁月痕迹。

博物馆见证了历史辉煌,流传了文明火种。通过本次实地追寻红色记忆,让我们感受到今天伟大祖国的来之不易,体会到红色基因强大的生命力。作为青年,我们要勇于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担当,踏着先烈们的足迹,赓续革命精神,厚植爱国情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06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在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共同守护美好家园。此次实践活动…… 邱飞扬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心系云上,遨游知识海洋
为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开展全国大学生三下乡活动,2022年七月份,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云上慧”志愿服务团队开启了新一轮的三下乡支教活动。由于疫情原因,团队采取的是线上支教模式,由130名志愿者对…
下乡支教行,课间趣味多
下乡支教行,课间趣味多为响应国家鼓励广大青年投身三下乡的号召,近日,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飞跃鹰隼”社会实践队前往湛江市遂溪县杨柑镇布政村布政小学开展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布政村布政小学的时…
【暑期“三下乡”】赴宿州历史文化宣讲会
为弘扬宿州文化,滁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赴宿州市文化宣传小分队于2022暑期与中移铁通宿州分公司对接,联合开展了关于当地文化宣传工作在本次宿州历史文化宣讲暑期实践活动中,前期小组组内商讨,做好…
苦尽磨难,终会花开
为了调研疫情对于小商户的影响,深入了解疫情期间小商户的营业方式,7月2日到7月10日期间,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亿心医疫”团队银川分队成员吴凡走进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步行街的店铺,采访…
南京学子深入侗寨开展实践调研
自2009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财政部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至今,各少数民族村寨积极寻求特色发展模式,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文化经济、文化产业等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文化产业发展…
青科大学子三下乡:“情系梨城”,让库尔勒香梨走出库尔勒
库尔勒香梨在汉唐时期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印度,被誉为“西域圣果”。清西征将领张曜的幕僚萧雄在《新疆杂述诗》中赞扬库尔勒香梨“果树成林万颗垂,瑶池分种最相宜;焉耆城外梨千树,不让哀家独擅奇”。…
夏日志愿行,乘风踏归途
如今已是七月的尾巴,夏日的炙热没有一丝退减之意。不知不觉,我跟随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星野志愿服务队”来到鄂州已是16天,而我即将结束这段值得细细品味的支教时光,踏上归途。坐在火车上,我翻开回忆录,…
河南工业大学三下乡——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
为深入了解疫情对郑州市实体经济的冲击与影响,切身感受疫情之下实体经济经营百姓们的从业生活,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建筑学院)“亿衣医疫”暑期实践团队郑州分队成员陈勇康走入街道中的餐馆饭店进行随机…
忆往昔峥嵘岁月,悟时代使命担当
忆往昔峥嵘岁月,悟时代使命担当为深入感受老一辈的革命精神、学真悟透爱国主义精神,自7月8日起,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实践团赶赴湖北武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为期一周的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暑期实践活…
夏日寻师意,无悔志愿行
7月,不知不觉中我已跟随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星野志愿服务队”来到鄂州这座小城市,开展了近一周的“希望家园”暑期支教活动。在这一周中,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我们与孩子一同学习,一同成长,时间不经意间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