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深入学习红安绣活,用心感受非遗魅力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 作者:“拾遗”志愿服务

为深入传承中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大学生学习、保护、传承中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6月2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在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红安绣活传习所中完成了制作红安绣活的课程活动。

为了更好进行实践活动,在正式开始课程学习之前,“拾遗”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通过线上资料查找和线下参观学习等方式对“红安绣活”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红安绣活”即红安民间传统刺绣活动的简称,是在地处中原的红安山乡流传千载的一项民俗活动。红安县历来就有“黄安(今红安)无女不绣花”之说。据传“红安绣活”始于汉代,其按照表现技法可以分为丝绣、绒绣两种,其中丝绣居多,绒绣少见。“红安绣活”绣品品种多样,有鞋、帽、枕、兜、衣边、鞋垫、门帘、帐沿等种类,其中以连袜绣花鞋垫为代表,直到现在,许多红安人民所使用的鞋、帽、枕、兜等物品都是“红安绣活”的作品。本次的课程学习由“红安绣活”代表性传承人刘寿仙老师的女儿刘珊老师主讲,刘珊老师有着年轻人的新潮,所设计的图案更加的俏皮活泼,配色大胆,图案抽象,向成员们所教授的课程内容也紧贴时代潮流,鼓励成员们将现代元素添加到所绣制作品中,随性而不随意的完成各自的绣活作品。

本次课程学习中,“拾遗”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亲自设计图案,从构图到绘画,再到绣制,都亲自完成,有的成员绣制花束;有的成员绣制自己喜欢的动漫人物;有的成员在自己的作品中绣上自己所祝福之人的姓名,成员们将自己美好的祝愿和感情融入所绣制的作品中,熟练运用老师所教授地直平针,斜平针,打籽针等基础针法,顺利的完成了作品的制作。

在同学们绣制各自作品的同时,刘珊老师从“红安绣活”的艺术特色、艺术特征、主要价值三个方面来让成员们细细品评“红安绣活”所饱含的韵味,向成员们深层次的介绍“红安绣活”,刘珊老师说道:“‘红安绣活’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红安绣活’所饱含的寓意、构图、配色、运针技法无不体现出红安山乡民间艺术的特色。‘红安绣活’主要保护价值体现在它的艺术价值、民俗、人文方面的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中。”

“红安绣活”的针法灵巧多变,表现手法大胆夸张,作品具有较强的立体感,为广大乡村民众传情达意的重要媒介。红安人民把红安绣活作为愉悦身心、显示才能的平台;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语言;其作品是馈赠情人的信物、致亲人的礼品。课程中,通过“红安绣活”传承人刘珊老师绘声绘色的介绍,成员们学习到了“红安绣活”的针法、运用、特征、寓意等知识,同时,成员们也积极的向刘珊老师请教学习,在老师的传教和自己的亲身体验下逐渐感受所学习到的“红安绣活”的情感和针法,一针一线地描绘着属于成员们自己的“红安绣活”,将成员们自己的心意和感情寄予作品中,表达出来。在本次的参观学习中,拾遗志愿服务队的广周静同学感慨道:“经过这两天的学习,我深刻的感受到了红安绣活的无限魅力,自己动手绣制了自己设计的图案,学习到了众多绣活知识,非常的有满足感,希望以后也有更多学习非遗知识的机会。”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多年来一直引导,鼓励学生尽自己的一份力传承发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来,“拾遗”志愿服务队也将继续进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传承活动,持续关注各地非遗项目,让更多人了解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19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电气学院学子返家乡之回访母校,展望未来

时间:2025年2月21日8:37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作者:孙玉锋本次返高中宣传大学活动旨在向母校的高中生介绍我们的大学,提升他们对本校的认知与兴趣。活动于近日在庐江二…… 白岳松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电院学子返家乡之“回访母校,展望未来”

本次返高中宣传大学活动旨在向母校的高中生介绍我们的大学,提升他们对本校的认知与兴趣。活动于近日在庐江二中举行,通过宣讲、互动问答等形式,我们成功地向高中生们展示了大学的特色…… 孙玉锋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电气学子返家乡之张飞板面:一碗面条,千年传奇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的载体。张飞板面,这道以三国名将张飞命名的面食,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白岳松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怀匠心,执烙笔,点染一幅“水墨图”
中国青年网黄冈7月20日电(通讯员谷嘉越)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更甚至于进一步的发展。为更好的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转型升级——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赴鲁探红政队
激活土地要素,发展规模经济,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着力优化资源配置,将分散的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统一经营支配,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南庄村拥有较多流转土地,全部升级改造再利用,每亩收…
安徽学子三下乡:忆往昔革命,寻红色记忆
中国大学生网合肥7月26号电(通迅员水京洲)2022年7月26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实践队员为牢记革命先烈做出的牺牲,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实践队员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渡江战役纪念馆展开参观解革命历史的活动…
湖北学子三下乡:传承非遗,不遗余力
中国青年网黄冈6月25日电(通讯员谷嘉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之一,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当今科技不断进步,加之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原本丰富多彩…
华中农业大学学子赴十八洞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十八洞村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史学习成果,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继续把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引向深入。近日,由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级学生党员组成的实践团队协同辅导员徐冠…
湖北学子三下乡:学红安绣活,传非遗文化
为深入感受红安绣活魅力,传承非遗文化,6月1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赴往黄冈市红安县太平桥镇红安绣活传习所,向红安绣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寿仙老师学习红安绣活。当天,刘珊…
“阳光总在风雨后,疫情中小微企业经历的坎坎坷坷”-------电脑城的生存与发展
疫情期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调研报受到疫情的影响,企业的复工延期,销售经营暂停,收入和现金流中断,却仍要支付房租、工资、利息等刚性支出,而延期复工和居家隔离,更是对一些上门安装或修理服务带来…
以新兴青年之力,燃全民抗疫之风
为了更好地宣传防疫知识,提高全民抗疫意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于疫情防控的关注和了解,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建筑学院)“亿衣医疫”社会实践团队广东惠州分队成员伍家旺前往当地南城社区开展关于疫情防…
百年征程 筑基铸魂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团委【寻团探史队】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回顾百年征程,我们党这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要想讲好党的故事,就要先了解党的历史。为了深入了解我们党的…
湖北学子三下乡:参观红安县文化馆,领略非遗文化魅力
为了深入感受红安县非遗文化魅力,探寻红安文化厚蕴。2022年6月22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前往黄冈市红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参观调研。本次的调研学习,在馆内人员的带领下顺利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