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北学子三下乡:传承非遗,不遗余力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 作者:“拾遗”志愿服务

中国青年网黄冈6月25日电(通讯员 谷嘉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之一,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当今科技不断进步,加之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原本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着猛烈的冲击。为进一步保护非遗文化,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特赴黄冈,开展为期七天的学习宣纸烙画活动,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纸烙画”的无穷魅力,同时也为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宣纸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亦称“火针刺绣”,简而言之、是用烙铁为代笔、高温代墨,巧妙利用碳化原理在宣纸上进行创作,愿其称之为中国传统艺术珍品。其没有西方的画作用线大胆、没有斑斓的色彩,却巧妙运用中国画独特的勾、勒、点、染等手法,烫画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而这其中既保存着传统民族风格,又表现出西方的严谨写实效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带给人以古朴典雅的艺术享受。

此次有幸到访黄冈市黄州区向宣纸烙画传承人之一的胡友恒大师学习与传承“宣纸烙画”技艺。“宣纸烙画”代表性传承人胡友恒,自幼热爱艺术,在深受疾病折磨、事业不顺时仍坚持进行宣纸烙画相关宣传。在近四十年的时间中,他坚持从事宣纸烙画相关活动,将传承与创新作为其毕生的追求,后期着手创立个人工作室,为喜爱宣纸烙画的年轻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宣纸烙画不仅是这踏火起舞的‘绣’美画卷,更是给这单薄纸张上赋予了厚重的艺术感。这宣纸烙画啊,就是需要你们这样的才子们来了解她、走进她,把她带到更远更广的地方。你们来了,这里也热闹了许多,看到你们就想到我自己,也希望你们可以多用用你们年轻人的方式来将宣纸烙画更好的传承下去。”胡友恒老师亲切的对“拾遗”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说到。

6月16日下午,志愿队来到胡友恒老师的个人工作室。胡友恒老师带领大家参观“宣纸烙画”相关作品、并介绍其作品背后的故事以及当时的创作灵感。团队成员们在休息期间,积极讨论与询问老师是如何在宣纸上进行画作的烙制;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独自一人、沉下心来进行创作;也对其详细制作过程充满极大的好奇。

在这小小的工作室中挂满了老师的作品,而每一件作品都记录了不同时期老师自己的心境、同时也承载了自己满满的回忆。栩栩如生的小老虎、挺拔伟岸的毛主席、风光秀丽的赤壁……无一不吸引着志愿服务队的每一位成员。

6月17日上午,志愿队成员们在胡友恒老师的个人工作室正式接受相关内容的学习。老师首先由浅入深、深入剖析孕育宣纸烙画的这片文化厚土、讲述黄州的深厚文化底蕴,以及与苏东坡的不解之缘;其次以其独特视角为同学们揭开宣纸烙画的神秘面纱。也正是有了这些不可多得的文化底蕴,以及多方的共同努力,最终宣纸烙画在黄州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壮大。

在简单了解宣纸烙画的前世后,成员们开启了对于她的今生探索。老师简单示范如何利用烙笔在薄薄的宣纸上进行创作,伴随那一阵阵焦香与青烟缓缓飘起,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神与一声声惊叹,都是成员们被这神奇的技艺所折服的见证。后来,老师向成员们介绍后续该如何进行宣纸烙画的具体步骤,也为成员们亲自动手体验非遗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于胡友恒老师个人工作室短暂的参观与学习,“拾遗”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对“宣纸烙画”从一开始的陌生到现在逐渐熟知与了解。“宣纸烙画”不单单是一种非物质文化的技艺,更是五千年来传统文化血脉的延续、每一代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创作出自己心中的宣纸烙画。同学们在胡友恒老师的感染下、对于宣纸烙画也有了更多的兴趣与好奇。

老师也曾多次表示:“宣纸烙画是我们民间文化的具体内容之一,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们认识与了解宣纸烙画、走进宣纸烙画,更希望能够带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拾遗”志愿服务队同学们在感受文化的同时,也将在今后学习生活中体验烙画、接过文化传承的接力棒、积极发挥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走进、并爱上非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19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春伴夕阳,共谱爱乐章

关爱老人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成员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为了传递温暖与关爱,展现青年担当,增强同学们的奉献意识和道德素养,特意开展此次活动。2025年3月30日,池州学院机电工…… 陈小燕 查看全文 >>

忆改革峥嵘,逐时代新潮——改革开放纪念日

忆改革峥嵘,逐时代新潮——改革开放纪念日为了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弘扬改革精神,激发人们逐梦新时代的热情,激发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他们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特…… 陈小燕 池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走访调研下基层,防疫关头显担当
为核实并深化对宁德市居民疫情中生活的了解与总结,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建筑学院)“亿衣医疫”团队福建宁德分队通讯员林志锐深入社区,深入居民家中进行走访。由于疫情形式严峻,“亿衣医疫”团队分为十…
怀匠心,执烙笔,点染一幅“水墨图”
中国青年网黄冈7月20日电(通讯员谷嘉越)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更甚至于进一步的发展。为更好的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转型升级——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赴鲁探红政队
激活土地要素,发展规模经济,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着力优化资源配置,将分散的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统一经营支配,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南庄村拥有较多流转土地,全部升级改造再利用,每亩收…
安徽学子三下乡:忆往昔革命,寻红色记忆
中国大学生网合肥7月26号电(通迅员水京洲)2022年7月26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实践队员为牢记革命先烈做出的牺牲,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实践队员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渡江战役纪念馆展开参观解革命历史的活动…
深入学习红安绣活,用心感受非遗魅力
为深入传承中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大学生学习、保护、传承中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6月2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在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红安绣活传习所中完成了制作红安绣活…
华中农业大学学子赴十八洞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十八洞村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史学习成果,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继续把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引向深入。近日,由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级学生党员组成的实践团队协同辅导员徐冠…
湖北学子三下乡:学红安绣活,传非遗文化
为深入感受红安绣活魅力,传承非遗文化,6月1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赴往黄冈市红安县太平桥镇红安绣活传习所,向红安绣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寿仙老师学习红安绣活。当天,刘珊…
“阳光总在风雨后,疫情中小微企业经历的坎坎坷坷”-------电脑城的生存与发展
疫情期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调研报受到疫情的影响,企业的复工延期,销售经营暂停,收入和现金流中断,却仍要支付房租、工资、利息等刚性支出,而延期复工和居家隔离,更是对一些上门安装或修理服务带来…
以新兴青年之力,燃全民抗疫之风
为了更好地宣传防疫知识,提高全民抗疫意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于疫情防控的关注和了解,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建筑学院)“亿衣医疫”社会实践团队广东惠州分队成员伍家旺前往当地南城社区开展关于疫情防…
百年征程 筑基铸魂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团委【寻团探史队】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回顾百年征程,我们党这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要想讲好党的故事,就要先了解党的历史。为了深入了解我们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