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淄博7月16日电(通讯员 王一骁)为继承弘扬传统文化,探索非遗传承发展方向,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暑假社会实践团队“ichem-惟石能言队”队员王一骁前往淄博市高青县拜访市级非遗核雕传承人崔传芳先生,了解核雕工艺的相关知识,感悟核雕作品背后蕴藏的深厚文化。
在正式拜访崔传芳先生前,实践队员王一骁对本地的核雕工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了解。高青县高城镇作为核雕艺术传承地,艺人以桃核为原料,充分利用果核的形状、麻纹、质地,随形就赋,精心布局,运用浮雕、镂雕、圆雕等多种手法进行创作。崔传芳先生作为当地远近闻名的核雕艺术传承人,他潜心研究核雕艺术五十多年,期间创作了许多极具艺术价值、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核雕工艺品,吸引了省内外众多收藏家慕名而来。
图为崔传芳先生的核雕艺术作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一骁 供图
通过对崔传芳先生的采访,实践队员王一骁对核雕艺术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当和崔传芳先生谈及核雕时,他的脸上满是骄傲,这小小的核雕几乎贯穿了这位老人的一生。桃核,在一般眼里,是品尝鲜果后的弃物,可这一枚枚小小的果核到了崔传芳老先生的手上,就会化腐朽为神奇,方寸之间,神品妙现,成为人见人爱的艺术品。从十几岁开始学艺,到如今已到六十七岁的高龄,崔先生始终没有放弃核雕这门手艺。其实,崔先生“吃上”核雕这门手艺的红利是近些年核雕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才开始的。可想而知,在这一枚枚小小的核雕曾经不为人所知的时候,崔先生的生活过的并不轻松。当实践队员王一骁问到他有没有想过放弃时,崔先生说他也曾想过放弃,但如果他不做了,这门技艺可能就会渐渐的消失在这世上了,所以他选择了坚持,用他的肩膀坚定地扛起核雕艺术传承的担子,努力将其做好做大,将核雕艺术真正的推广出去。
崔传芳先生的工作室极为朴素,一张方桌,一堆桃核,一盒刀具,这就是崔老先生平时制作核雕的地方。当实践队员王一骁走进工作室时,崔老先生还有些不好意思的说自己这里比较乱,平时没有时间收拾。而这恰恰可以看出崔先生平时是在一心一意的扑在核雕艺术上。通过和崔先生的交谈中也可以感受到,他并不指望靠核雕谋取利益,他只想让核雕被更多的人认识,能更好的传承下去。
图为崔传芳先生的核雕工作室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一骁 供图
随后,实践队员王一骁向崔传芳老先生了解目前核雕发展的现状。崔老先生谈到,核雕艺术历史悠久,工艺奇巧,寓意吉祥,不仅便于盘玩佩戴,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自从核雕入选市级非遗以后,政府对核雕工艺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政府每年都会拨款对非遗传承人进行经济补助,另一方面,政府积极为他们提高各种平台和机会,宣传当地特色非遗文化。但提到对向下一代的传承时,崔老先生显得有些着急,他认为现在的年轻人都过于浮躁,没有安安稳稳学习一门手艺的心,更多的是为了赚钱去学一门手艺。他也曾教过不少学生,可是没有一个学生能让他满意,很多学生都是在想着今天学好手艺,明天就能赚钱,这与他潜心研究核雕五十年的作风是完全背道而驰的。所以,崔老先生对于选择传承人这方面有些着急与无奈,他也不想自己研究了这么多年的手艺,在自己的手中失传,崔老先生认为在核雕艺术的传承方面,自己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
小小的果核,在崔传芳先生的手中,变成了叹为观止的艺术精品,在老先生的刻刀下,这门古老的民间工艺再次焕发出熠熠光彩。崔老先生常常会说:不能远行,亦不能离开钢筋混泥土森林,但若能有几枚自己喜欢的核雕佳作于办公桌或书房,工作间隙观想遐思,亦不失为一种理想精神意境的欢喜感受。从这位朴素老人的身上,看到的是对核雕艺术挚爱。正是有了这样一批又一批兢兢业业做手艺的传承人,中华的传统文化才能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图为崔传芳先生为实践队员介绍核雕相关知识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一骁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37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