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工大学子三下乡:用传承书写青春,用热爱编织未来

来源: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 作者:侯雯静

2022年7月5日,湖北工业大学青佑之光志愿服务团赴广水“图灵之爱•编织未来”启智助学实践队来到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开展“图灵社区”公益项目,并在广水市蔡河镇小河小学开设为期20天的“图灵之爱•编织未来”的暑期夏令营活动。

传承志愿初心,奉献青春力量

湖北工业大学“青佑之光”志愿服务团成立于2010年,以“引领青年服务基层”为使命,旨在深入引导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青年学子对“中国梦”的认知、理解和实践。团队足迹遍布湖北、贵州、广西、安徽、青海等9省,累计建立了33个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基地,帮扶留守儿童约9000余名,志愿服务时间逾30000小时。

近5年来,团队对标省级本禹服务队建设标准,从思想引领、组织体系、服务内容、阵地建设和项目实施等几方面推进团队建设。2022年暑期,青佑之光志愿服务团再次来到广水,继续建设图灵社区。多年来,青佑之光志愿服务团一直将湖北广水作为图灵社区项目计划的实施基地,从建设到发展,从2010年到2022年,图灵社区经过了一代代志愿者的建设,志愿精神一直在青佑队员中代代传承。

据悉,赴广水暑期社会实践队共16人,其中连队长共五人都是去年参加过暑期实践的队员。队员张少龙说到: “去年的支教生活给我带来了很多,孩子们给我带来的温暖和支教生活给我带来的锻炼都让我十分难忘。今年我还想继续践行这份志愿精神。”今年第一次来到广水的队员王睿说到:“曾经我也被志愿者帮助过很多,我想传承这份志愿精神,传递爱,收获爱。”

2018年赴广水暑期实践队在小河中心小学开展了墙绘中国”为主题的“为爱上色”教室墙绘活动。他们留下的美好保留至今,仍然在给如今的孩子们带去了美丽的学习环境。2019年的实践队队员带领孩子们一起创作“庆祝祖国70周年华诞”黑板报,继续传承这份多彩的志愿之心。

图灵系列课程最开始只有两门,而经过这几年的传承和发展,已经从儿童编程、摄影等为数不多的几门课变成以图灵编程为主导,如美术、地理、书法等兴趣课程为辅的丰富多图灵系列兴趣课程。

“我们去的时候,小亮才四岁半,他奶奶为了让他来青佑,说他六岁。”这是在广水队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推文发布后,一位曾经的支教队员向后台发送的私信。时隔四年,小亮再次出现在了队员的镜头里。每年招生时,很早就有家长来学校门口守着。这样的夏令营在小河小学已经成了一件约定俗成的事情,每年夏天可爱的孩子们都盼着队员们的到来。每一代队员都在传承着这份志愿精神,在孩子们的童年里留下了连绵不断的爱。队员们将青春力量奉献在广水,用志愿初心给孩子们带去爱和温暖。

传承红色基因,重温红色记忆

在图灵系列课程中,李雨晴队员给孩子们带来了“我的祖国我的家”,给孩子们讲述了港澳回归的故事,给孩子们放映了《那年那兔那些事》动画片。《那年那兔那些事》将现代史重大历史事件以卡通形象呈现,风格诙谐幽默。孩子们在课堂上对动画片的形式十分感兴趣,都看的特别认真。有的孩子在看到人物第二次出现时,就会兴奋地喊出这个人物的名字。

时逢建团百年,引导青少年学生深入地了解党和团的历史,领悟党的精神,切实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7月12日早上8点整,开展了“童心向团、传承百年”升旗仪式。队长刘成毅领着队员在孩子面前重温入团誓词,学生代表黄晓萱面站在红旗下面向队员和同学们说:“今年是建团100周年,我们更要时刻谨记先辈们的光辉奋斗历程,在弘扬五四爱国精神的同时,珍惜现在的美好,讲文明懂礼貌,勤奋学习,健康生活,不负少年、不负祖国,为建设祖国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当地的小朋友们热情高昂地参与升旗仪式。

7月22日,举行了成果汇报演出。孩子们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展现出的自信阳光、青春活力和欢乐氛围,深深打动着在场的观众。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重温红色经典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歌唱红色歌曲,让孩子们追寻红色记忆,感悟红色精神,让红色的种子在孩子们们心中发芽。

传承非遗文化,感受扎染魅力

扎染是中国传统的手工印染工艺。

在图灵系列课程中,队员侯雯静为孩子们带来了扎染课程。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染色方法,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课上,侯老师介绍了扎染工艺的来历背景、制作手法、艺术造诣等非物质文化知识。侯老师还在课上给孩子们展示了她自己制作的扎染作品,以实例讲解了扎染的基础式样。讲解结束后,侯老师带着孩子们进行了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扎染。这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深深吸引着孩子们,孩子们都非常积极地参与到实践中来。大家根据侯老师讲解的知识,加上个人独具匠心的构思,将白手帕进行折叠、捆扎,再进行染色、冲洗,一幅幅扎染手工作品应运而生收获颇多。孩子们亲自捆扎、染色、晾晒作品,体验了扎染这门传统工艺,深刻地感受到了扎染作为非遗文化的魅力。

课堂结束以后,孩子们纷纷举着自己的作品向老师们展示自己的作品,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余莉雅同学和侯老师说:“我希望以后还可以学习到这样的课程!”传统文化如同一壶茶,香气四溢,但是只有亲自细细品味,才能体味到其中真正的曼妙。

“扎染,是非遗文化里永不褪色的工艺,让非遗文化传统技艺走进孩子们的课堂,希望能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对非遗文化热爱的种子,我也可以为传承非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队员侯雯静说,“希望在我和更多的队员的努力下,这项流传千余年的传统工艺能够一代代更好地传承下去。”

传承融入创新,方能行稳致远

此次暑期实践活动,队员们将传承和创新相结合,既传承了图灵社区的优势课程—“图灵编程”,以及“古今生活面面观”“我的祖国我的家”等传统课程,还进行了项目创新,拓展了图灵系列课程,新增了“手语未来”“小水滴大世界”等课程,队伍还进一步完善了“图灵社区”项目建设,开展了“图灵之爱•编织未来”励志少年夏令营实践活动,聚焦当地网瘾少年,提供各项帮扶服务,为当地青少年儿童不仅带来了兴趣课程等各种活动,还带来了关爱和陪伴。在课堂上,一年比一年的兴趣课程更加丰富,在课堂下,队员们陪伴孩子们玩闹、成长。在“古今中外面面观”课堂上,喜欢历史的孩子总问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队员细心的解答让孩子又增添了一些对历史的热爱。在课间,细心的队员关注那些内向的孩子,他们在队员的关怀下变得愿意和其他孩子们玩耍。

无论是志愿服务活动,还是非遗传统文化,传承都是发展的根基。要想让发展历久弥新,还需要在承继前人初心的基础上,融入创新的精神,在此次活动中开展扎染课堂,融入了非遗文化的元素。“我们会继续努力,站在新的起点,结合新的发展需求,充分挖掘志愿服务活动的价值。”此次赴广水的实践队队长说到,“传承是发展的根基,而唯有守正创新才能行稳致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49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95 推普实践团寒假实践总结

(本站讯)2025年1月12日至1月26日,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95推普实践团怀揣着传播普通话的热忱,踏上了一段跨越多地的推普之旅。他们围绕“推普广传,四海同音”的主题,深入山东…… 张继洋 刘壮 马浩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精神领航普通话普及新征程

(本站讯)山东理工大学95推普实践团队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文化传承与推广的号召,创新实践形式,将红色精神宣讲与普通话推广深度融合。在当今时代,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不仅是促进各地…… 张继洋 陈思羽 林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95推普实践团(刘壮)查看全文 >>

深入调研汉服文化,非遗传承助力乡村振兴

(本站讯)1月21日-1月23日,95推普实践团成员分别前往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探寻苗银文化和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了解汉服文化,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非遗魅力,挖掘其背后的传承密码…… 张继洋 龙思涵 谭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95推普实践团(刘壮)查看全文 >>

七彩课堂趣味教学助力儿童普通话提升工程

(本站讯)普通话,作为中华民族共通的语言,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对于沟通内外、促进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为积极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强化青少年语言能力的政策导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 张继洋 王嘉怡 宿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95推普实践团(刘壮)查看全文 >>

95推普实践团深入实践教学,齐心协力共助语言共融

(本站讯)为了积极响应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国民语言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时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我…… 张继洋 龙思涵 苏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95推普实践团查看全文 >>

95推普实践团跨省份调研,洞察普通话推广现状与挑战

(本站讯)1月13日至1月14日,95推普实践团在山东、湖南、海南等地区陆续展开了普通话使用情况调研。在当今时代,随着商品的大规模流通和信息的广泛交流,各地方言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日益加深…… 张继洋 王嘉怡 张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95推普实践团查看全文 >>

95推普实践团线上出征,助力普通话推广新征程

(本站讯)1月12日,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95推普实践团通过线上会议举行寒假社会实践出征仪式。本次活动以“推普广传,四海同音”为主题,积极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政策号召,旨…… 张继洋 陈思羽 马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95推普实践团查看全文 >>

推普朗诵,实践指导—山东理工大学 95推普实践团在实践地进行推普教学和朗

6月27日-6月28日,我实践团成员根据普通话使用情况的调研结果,讨论并决定在实践地开展普通话教学和相关朗诵指导,帮助实践地村民们学习普通话,从基层做起推广普通话。推普朗诵指导活动之…… 文学院新闻部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乡村红绿协同发展调研:为乡村振兴铺就创新之路

乡村红绿协同发展调研:为乡村振兴铺就创新之路2025年,广西师范大学一支聚焦乡村振兴的调研团队,深入广西乡村,开展了一项…

95 推普实践团寒假实践总结

(本站讯)2025年1月12日至1月26日,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95推普实践团怀揣着传播普通话的热忱,踏上了一段跨越多地的…

拳拳爱国情,寸寸景观显

2025年1月,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友谊关,开展为期八天的社会实践调研。调研既深入友谊关…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积极走进社区,助力阳光成长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积极走进社区,助力阳光成长为充分利用大学生志愿者的力量,丰富社区儿童假期生活、提升其道德…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点亮陕北安塞腰鼓非遗传承之路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点亮陕北安塞腰鼓非遗传承之路为深入了解安塞腰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探索其在新时…

最新发布

土地流转新方法探索
土地流转新方法探索中国青年网蚌埠6月17日电(通讯员刘双双夏汪婷)近日,安徽财经大学“麦当劳冲冲冲小队”9名成员(刘双双夏汪婷邓甜甜尚阳阳周小诺程宇傅宇欣高腾倪梓涵),指导老师:宁倩倩吴友群,走进…
机械学院机电中德201实践团参与社区防疫工作
8月4日,机械工程学院机电中德201实践团徐人杰在“2022‘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指导下,在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城南社区参加了社会实践。一个星期的社区社会实践虽然短暂,但他仍受益匪浅。面对社区的工作…
青青苍木,始于关爱 ——河海大学启明支教团赴河南省商丘市调研实践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教育发展,围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河南睢县启明支教调研实践团于2022年7月13日前往睢县白楼小学开展为期半月的支教活动,让学生们度过一个有意义…
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河海大学:启明支教调研实践团——青青苍木,始于关爱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教育发展,围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河南睢县启明支教调研实践团于2022年7月13日前往河南省商丘市睢县白楼小学开展为期半月的支教活动,让学生们度…
河海大学:扬帆支教调研实践团赴河南商丘开展暑期支教实践活动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教育发展,围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河南睢县扬帆支教调研实践团于2022年7月13日前往河南省商丘市睢县马楼小学开展为期半月的支教活动,丰富学生们…
情暖夕阳,融爱入巢
2022年6月30日至7月30日有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美术学院2101班发起的“情暖夕照,融爱入巢”实践活动调研团队在浙江丽水.绍兴,湖州,杭州,江苏宿迁,南京,徐州,河北邯郸等省市各地开展线上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助力乡村教育,为教育赋能
助力乡村教育,为教育赋能。我们此次支教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解云上慧支教,了解乡村教育现状,了解线上线下智慧支教项目,发扬用互联网助力乡村教育的精神,从本质上讲,是真心促进教育发展的的一种有效措施。…
贵大电工院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探寻转折之城,赓续红色血脉”—遵义会议会址篇
7月13日,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贵州省遵义市,开展了为期一天的“悟习总书记访贵州讲话,探寻转折之城,赓续红色血脉”实践活动。此次活动…
读《边城》有悟
一部作品之所以被奉为经典,必然具有内涵的丰富性、实质的创造性、时空的跨越性,以及可读的无限性这四点共性。创作于--九三三年的小说《边城》,开创了对湘西地区特有风土人情的描绘先河,连同沈从文一系列…
播洒希望之种,谱写支教新篇章 ——河海学子赴河南商丘开展支教活动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教育发展,河南睢县扬帆支教调研实践团于7月13日前往河南省商丘市睢县马楼小学开展了为期半月的线下支教和线上调研活动。7月14日,实践团到达马楼小学,在校长的带领下熟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