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新“韩”路护江队:优化狮头鹅养殖,增乡村振兴底气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 作者:新“韩”路护江队

在潮汕地区,狮头鹅作为一种特色美食出现在各家各户的餐桌上,有“无鹅不成宴”的说法;如今的狮头鹅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文化象征,更是带动潮汕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产业之一。7月12日,新“韩”路护江队的成员们先后走访了潮鹏生态养殖有限公司、鸿图狮头鹅养殖有限公司以及郊外狮头鹅养殖农户,深入了解狮头鹅产业发展现状,为推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积极献言献策。

走访潮鹏公司

上午,队员们来到汕头市澄海区潮鹏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还未进入就听见此起彼伏的响亮的鹅叫声,“眠沙卧水自成群”的狮头鹅格外吸引眼球,一入眼的是一群群狮头鹅在露天的饲养地里精神饱满地活动着。队员们跟随公司负责人陈岳鹏先生从孵化环节开始了解狮头鹅的养殖,在鹅苗孵化车间里,地上整齐地放置着几箱又大又圆的鹅蛋,另一边才刚刚孵化出来两个小时的小鹅苗们已经顶着蓬松柔软的鹅毛对着队员们探头探脑。车间里最显眼的是两边有序地排列着的智能化孵化箱间,孵化室内维持空调恒温、全自动化先进孵化设备,全天候翻蛋,定时喷淋,模拟着天然适宜的孵化环境,由专门的机器精准把控着,降低了人工成本,减少了人工判断的误差。

上面这些专业化的精准管理,主要依靠潮鹏公司2020年购入的相关的智慧养殖设备。队员们观察到每个鹅舍的外都布置了相关的5G传感器,上面的各种数值不断跳动着,陈岳鹏先生告诉队员们这是养殖环境监测自动传感器,风速、采光、温度、湿度、氧气含量等数据通过5G网络将养殖环境监测信号实时传送至澄海狮头鹅5G智慧养殖平台。同时鹅舍内还设有360度全景摄像头,借助5G技术不用进到棚内也可以实时监控鹅舍情况。潮鹏利用智慧养殖技术,实现了正、反季节繁殖并存,保持了高达百分之八十的出苗率。

“你们看我这里虽然养鹅,但是没有闻到难闻的气味,”陈岳鹏先生边带我们参观鱼塘边自信地说道。潮鹏公司充分利用立体空间的养殖方式,“鹅——鹅粪——牧草——鹅和鱼”种养结合。陈岳鹏专门设置牧草场地种植外地引进的新品种优质牧草作为鹅和鱼的绿色饲料,再将难处理的鹅粪作为牧草肥料,形成一个简单的生物质循环圈。陈岳鹏先生带着队员参观并亲自解释养殖场里的水循环原理,大鹅们怡然自得地踱步,围着红色食盆进食,在水边喝水或水面上凫水;鱼塘的水面清澈,还有工作人员在里面定期清理鹅粪。从养殖场布局上看水循环,孵化间外主要有五个占地60亩的水面鱼池和鹅舍,种满绿色纯天然牧草的牧草场以及沿边韩江支流的补水引渠。养殖场的用水补给主要来源于地下水以及韩江支流补给,水流通过在高低错落的各个水塘之间以至整个园区各个功能区域之间互通,沉淀过滤,电泵回流,实现养殖场内部的水循环利用。这种立体空间养殖方式,做到了避免污染韩江水源,保证鹅舍整洁卫生,同时也贯彻了绿色环保、循环利用的生态理念。

最后,我们一行人又专门采访了陈岳鹏先生并与其合影留念,了解到潮鹏未来要规划构建以狮头鹅文化为主题,集养殖、旅游、休闲、餐饮、培训基地为一体的狮头鹅文化产业园,深化产业链条,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

走访鸿图公司

狮头鹅产业在澄海地区遍地开花,上到龙头企业,下到小农户,几乎随处可以见到狮头鹅的养殖户。为了深入了解整个产业链的情况,队员们下午又走访鸿图狮头鹅养殖有限公司,公司的负责人林秋喜先生非常热情地接待队员们,招呼大家一边喝茶,一边耐心地为大家讲解狮头鹅产业的相关事宜。从产蛋出苗到种鹅肉鹅饲养的区别,再到反季节繁殖技术的成熟运用,在林先生绘声绘色的描述下,队员们仿佛能看到一幕幕场景呈现在眼前。

值得一提的是,林先生讲述道,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商销售在狮头鹅产业发展中发挥的影响逐日扩大,未来,这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林先生本人也致力于探索运用此途径扩大狮头鹅的销售渠道,促进整个狮头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走访农户

林先生本人与当地农户联系紧密,在他的介绍下,队员们沿着江河来到了郊外。广袤的田野被一条河流贯穿成两半,沿着河岸行进,映入眼帘的是狮头鹅们在河中昂首挺胸悠闲地游来游去,宛若巡视领地一般。河岸两侧散落着许多家养殖狮头鹅的农户,队员们深入其中与他们进行交流,了解澄海地区农户们对狮头鹅养殖行业最真实的想法及最殷切的需求。

经过一天的深入探访,队员们对澄海狮头鹅产业的发展现状有了大致全面的了解。近几年汕头市也大力响应国家的号召,发布各项优惠政策促进整个狮头鹅产业发展,未来,在政策支持,企业牵头的带动下,有望将狮头鹅推向全世界,帮助养殖户拓宽销售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71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法”韵南国伴古迹:武大学子赴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韵北国护古迹:武大学子赴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护遗迹传薪火:武大学子赴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韵江城护古迹:武大学子探寻革命文物保护新途纪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山东省多市开展社会实践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湖南省茶陵县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保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这个春夏真的很可爱
来这个小学支教已经两个月了,我主打英语口语。英语口语课程进行的非常顺利,我教的是三年级学生的口语,上口语课的时候,学生们给我的惊喜很大,我原本以为三年级的学生口语根本就不行,结果陆客的时候使用…
这个春夏很可爱
来这个小学支教已经两个月了,我主打英语口语。英语口语课程进行的非常顺利,我教的是三年级学生的口语,上口语课的时候,学生们给我的惊喜很大,我原本以为三年级的学生口语根本就不行,结果陆客的时候使用…
新乡学院学子三下乡:探寻历久弥新的文化遗产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这首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歌已陪伴着一代代人走过一个又一个的春夏秋冬。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推进,它却渐渐地不被人们需要,可是在我看来,它集诗歌之美、古人之智…
尚书堂离别
尚书堂离别今天,天空阳光明媚,万里无云。但这么好的天气却衬托不出我们悲伤的心情,我们的心情非常的低沉,压抑。因为今天是整个三下乡的尾声了,也就是三下乡的最后一天,也要离开在十天当中充满回忆的地…
助力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致力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乡见未来”实践队】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人才的支撑,乡村振兴只能是一句空话。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就是要让更多人才愿意来、留得…
江苏学子三下乡:追群先烈足迹,踏上红色土地
中国青年网靖江7月6日电(通讯员薛嘉怡陈傲张娇玥)为了深化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2022年7月6日,徐州工程学院“薪火相传”暑期实践团队来到了位于江苏省靖江市的弯腰沟红色文化基地,开始了本…
尚书堂欢乐时光
尚书堂欢乐时光今天是星期一,我们举行了升旗仪式,同时也举行了趣味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升旗仪式庄严而肃穆,大家一起奏唱国歌,同学们敬礼,老师们行注目礼。升旗仪式结束后,便拉开了趣味运动会开幕式的序…
文化先行,精神致富
文化先行,精神致富曲阜师范大学【“乡见未来”实践队】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独一无二的印记,更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七千年文脉延绵不绝,一百载奋斗生生不息。精神是我们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力量,更…
非遗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推动力
非遗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推动力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乡见未来”实践队】虎年,虎虎生威。今年是虎年,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布老虎,成为了热销产品,它的可爱与新奇吸引了一群又一群的人去购买,它以一种…
重师学子三下乡:教育关爱服务团向着石柱出发
2022年8月,由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志愿者组成的暑期三下乡教育关爱服务团在学院朱静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石柱土家族青少年民族文化中心,进行了为期7天的大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8位初教院学生…